智能手機的功能已經非常豐富,不論是娛樂還是辦公,很多人都會在智能手機上完成以往需要在電腦端完成的事情,不過電腦並沒有被智能手機完全取代,畢竟有些工作還是離不開電腦的,當下多數人都在使用輕便的筆記本電腦,台式機可能只有對硬件配置非常高的用戶才會使用,當然還有另外一個用戶群體,那就是喜歡自己DIY的用戶。

拋開一些複雜的操作,即便是單純的資源存儲,硬盤相較智能手機端的存儲會更讓人放心,但現在多數台式電腦默認只安裝了一塊顧及效率的固態硬盤,想要增加存儲空間的話,用戶可以在後續自行加裝硬盤。

從基本的分類來看,硬盤主要分為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前者在讀寫效率方面有限,因此一些經常使用的軟件程序等內容並不適合放在機械硬盤上,後者正好彌補機械硬盤的不足,但最大的問題是成本相較機械硬盤更高,同時在存儲的穩定性方面遜色於機械硬盤,因此選擇機械硬盤還是固態硬盤,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而定。

羽度非凡目前在使用的電腦同樣也是台式主機,在最初組裝的時候僅安裝了一塊320GB的七彩虹固態硬盤,如今隨着需要存放的資源越來越多,在雙11前夕便開始考慮加裝一塊硬盤,因為加裝硬盤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儲存一些資料,所以我選擇了一塊機械硬盤,如果你和我的目的一樣,在機械硬盤的選擇方面,我強烈推薦一塊“神級硬盤”——東芝P300,一方面是這款硬盤綜合表現不錯,另一方面性價比十足

東芝P300硬盤提供1TB、2TB、3TB和4TB的存儲空間版本,我選擇了中規中矩的2TB版本,接著說到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硬盤安裝,我將整個安裝步驟分為了7步,供各位有需求的朋友參考。
①拆下主機箱,取出硬盤托架,目前多數主機箱都提供了抽屜卡扣式的硬盤托架,對於硬盤的穩定性起到一定保護作用,安裝兩側卡扣即可輕鬆取出。(百年不拆一次,忽略塵土)

②將機械硬盤安裝到硬盤托架上,有印刷電路板的一側朝向硬盤托架卡扣一端,注意手盡量不要觸碰印刷電路板。


③機械硬盤的運行需要藉助電力,因此需要接入電源線。通常主機電源會接出多個電源線接口,隨便選擇一個接口,插入機械硬盤印刷電路板一側較寬的接口,由於接口內部是L形芯,因此插入時注意查看接口的正反方向。



④機械硬盤當然還需要傳輸數據,因此還需要接入一根數據線,不過並不是所有硬盤都會附送數據線,如果你的硬盤並沒有附帶數據線,就需要單獨去配備一根數據線,將數據線插入硬盤電源線接口旁邊稍窄的接口上,數據線接口內芯同樣是L形,因此也要注意接口的正反方向。


⑤將機械硬盤固定在硬盤托架並接入電源線、數據線之後,把硬盤托架重新放回主機箱內。

⑥硬盤的數據來源於主板,因此硬盤數據線的另一端要插入主板對應接口,一般主板會有多個SATA數據接口,在接口旁邊會標註SATA1、SATA2……,序號越小,優先級越高,但如果硬盤數量並不多的話,隨便插入哪個接口都可以。

⑦至此機械硬盤的硬件端安裝完成,接下來要做的是在軟件系統中完成機械硬盤的格式初始化和分區。以Windows10系統為例,在“此電腦”右鍵菜單中選擇“管理”,找到“磁盤管理”之後,系統將會自動彈出“格式初始化”窗口,確認之後等待自動完成初始化,然後在新的硬盤“未分配”部分點擊鼠標右鍵,選擇“新建簡單卷”,設置每個分區的大小後完成硬盤分區。

整個過程其實還是非常簡單的,如果是“土豪”選擇加裝固態硬盤,整個流程與加裝機械硬盤的步驟大同小異。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01179.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