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編程語言中,循環結構可以讓程序重複執行指定代碼塊。Python提供了兩種循環結構:while循環和for循環。其中,while循環需要通過判斷條件是否為True來決定是否繼續執行循環,直到條件為False。本文主要介紹Python中的while循環。
一、while循環語法
while循環的語法格式如下:
while 判斷條件:
執行語句...
每次循環都會先判斷判斷條件是否為True,如果為True,則執行循環體中的代碼,並返回到while語句的開頭,繼續判斷條件是否為True。如果條件為False,則跳出循環,執行下一條語句。
二、while循環實例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while循環實例,可以輸出1到5的數字:
i = 1
while i <= 5:
print(i)
i = i + 1
上述代碼中,定義變量i為1,然後通過while循環,每次輸出i的值,並將i加1,直到i大於5時,while循環結束。
三、while循環應用
1. 計算1到100之和
下面是一個計算1到100之和的程序:
i = 1
sum = 0
while i <= 100:
sum = sum + i
i = i + 1
print("1到100之和為:", sum)
上述代碼中,定義變量i為1、sum為0,然後通過while循環,每次將i加到sum中,並將i加1,直到i大於100時,while循環結束。最後輸出sum的值,即1到100之和。
2. 猜數遊戲
下面是一個猜數遊戲的程序:
import random
number = random.randint(1, 100)
guess = 0
count = 0
while guess != number:
count = count + 1
guess = int(input("請輸入你猜的數字:"))
if guess > number:
print("你猜的數字大了!")
elif guess < number:
print("你猜的數字小了!")
else:
print("恭喜你,猜對了!你猜了", count, "次。")
上述代碼中,先導入random模塊,使用randint函數生成1到100之間的隨機數number。然後通過while循環,每次讓用戶輸入猜測的數字guess,並判斷guess與number的大小關係。如果guess大於number,輸出“你猜的數字大了!”;如果guess小於number,輸出“你猜的數字小了!”;如果guess等於number,輸出“恭喜你,猜對了!你猜了n次。”。
四、總結
Python的循環結構是非常重要的程序設計概念。while循環是Python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循環結構,可以讓程序重複執行指定的代碼塊,直到條件變為False。在實際編程中,常用於遍歷列表等數據類型,或者較為複雜的控制流程。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0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