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紅書創始人瞿芳有點“忙”。4月14日,瞿芳上榜《中國企業家》雜誌發布的“商界木蘭”榜,兩天後,#小紅書現9.5萬篇煙草軟文#的話題空降微博熱搜。
根據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的《2018年互聯網煙草營銷數據監測報告》,煙草營銷信息在中國互聯網平台上仍然大量存在,小紅書更是被媒體直接點名。4月16日之前,在小紅書APP搜索關鍵詞“煙”或“女煙”,會出現滿屏的煙草營銷文章。被媒體曝光後,小紅書於當日晚下架所有有關煙草的“種草文”。
“種草”一詞最早流行於美妝論壇與社區,買東西前上小紅書瀏覽“種草筆記”已經成為當下很多年輕人的購物習慣。從素人心得到明星入駐“帶貨”,小紅書“種草筆記”斬獲不少女性用戶,甚至有人感慨:“愛上一片草原,就怕兜里沒錢。”
而如今,這片草原里摻進不少帶毒的“假草”。

只是換了個“馬甲”
“2018年1月至6月共抓取煙草广告和促銷相關信息51892條,煙草新聞7289條,煙民討論47304條。”這是《2018年互聯網煙草營銷數據監測報告》中的數據。
此外,監測還發現,一些主要面對女性的導購分享平台上存在大量煙草營銷信息。女性和青少年群體正在成為煙草營銷信息的主要傳播對象。與傳統廣告形式相比,互聯網平台上的煙草營銷信息更多使用軟性植入的方式,有更強的隱蔽性。
除了隱蔽性,這些煙草广告還打着情懷牌並宣揚偽科學信息。4月16日之前,小紅書的煙草“煙霧彈”一直在平台公開存在着,“情懷”也是其慣用的手法。
“看過《春志明與春嬌》的都知道,他倆抽煙認識的,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當時香港禁煙,香煙價格都要上調,那一晚志明一家一家地買光了綠好彩……”文章和電影產生關聯後,用戶就會有幾分代入感,至少會好奇一下。
在小紅書上,搜索香煙排名第一的種草筆記是一款39元的電子煙,“就像口紅一樣追求不同色號,喜歡吃糖什麼口味都要……我入了四個味道……荔枝味真的是甜甜少女本甜了……”幾百字的筆記,極致地挑動人們的購物慾。這篇筆記在被刪除之前,有1730人點贊,1780人標星,111人留言。
在小紅書上,關於電子煙的專題有2656篇筆記,累計491.6萬次瀏覽。電子煙之外,平台上也有多篇傳統煙草的推薦文章,在一篇“適合女生抽的煙系列”的推薦文中,首頁圖片上擺放至少上百種傳統煙草。
2015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22條明確規定:“禁止在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戶外發布煙草广告。禁止向未成年人發送任何形式的煙草广告。”但這些都未能阻止小紅書平台的煙草軟文不斷滋生。
事發後,小紅書回復稱,他們反對任何形式傳播煙草,並在第一時間核查所有信息,下架所有提及煙草的筆記。本刊記者隨後登錄平台後發現,雖然搜索“煙”“女煙”等關鍵詞後顯示“沒有找到相關內容”,但將關鍵詞換成“不含焦油”及“霧化能量棒”後,前者出現了649篇筆記,筆記包含電子煙筆記和傳統煙,後者出現92篇筆記,基本以電子煙為主。煙草軟文換了個馬甲,小日子仍然過得滋潤。

#小紅書代寫50元一篇#
小紅書的創始人瞿芳,一直倡導幫助大家“找到全世界的好東西”。在初創期,小紅書的定位是海外購物分享社區以及電商購物平台。如今,小紅書的Slogan已經換成“標記我的生活”,直呼要做一個UGC內容分享社區。
近日,瞿芳曾公開表示,相對於頭部的平台而言,小紅書的內容生產機制更多是自下而上。“小紅書UGC(即用戶原創內容)在筆記總量的佔比達到97%。基於公共場所的自由意見交換,更能激勵用戶在社區的沉澱,也就更能建立用戶對於社區的信任。”
不過,這些內容是否真為用戶的自由意見交換,卻並不能保證。今年的3月14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一天,小紅書便以#小紅書代寫50元一篇#的話題上了熱搜。本刊記者採訪了幾位小紅書忠實用戶,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對這種類似於廣告的“種草筆記”早已心知肚明。有人甚至說,“現在都是在小紅書打廣告啊,商業化是必經之路,要不怎麼賺錢。”
本刊記者同一名自稱負責小紅書推廣業務的工作人員溝通後,被告知只要有產品圖便可直接對接文案,價格按照“種草筆記”的質量來定,區間是120元至150元一篇。該工作人員稱,他們的推廣業務包含:小紅書搜索詞排名置頂、小紅書採集用戶私信、真人點贊評論收藏、小紅書搜索詞下拉詞以及小紅書引流技術收徒等。
小紅書採集用戶私信這一業務,可以篩選全平台數據。“你需要的客戶類型都可以挖出來,打招呼等對方回復,確認是活躍用戶後推送廣告,0.5元一條,以圖片的形式展示,3000條起發。”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護膚品為例,代寫之後在平台以關鍵詞“補水”“美白”“抗衰”搜索排名前4位,價格是4500元。
針對小紅書的種草筆記代寫產業鏈,小紅書官方微博曾發布聲明回應,2019年1至3月,小紅書反作弊技術團隊處理涉及黑產賬號138萬個,作弊賬號38萬,作弊筆記121萬篇。小紅書正在不斷搭建更先進的反作弊系統,以更完備的技術+更合理的社區規則捍衛社區生態。
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上述負責小紅書推廣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3.15之後,風聲確實緊了很多,但依然可以刷數據,“3.15小紅書上熱搜,抓了一批我們刷數據的工作室,現在是白天接單深夜刷”。
刷數據的結果就是用戶很難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真實“種草筆記”,只會感覺眼前是滿屏的廣告。擁有一萬粉絲的小紅書用戶王肉肉告訴本刊記者,“廣告越來越多,以前玩小紅書單純是想分享一些好東西給志同道合的人,現在不怎麼發東西了,因為首頁上都是廣告,別人不會看到我的內容。”

“套路”筆記和智商稅
誕生於2013年的小紅書,經歷6年的飛速狂奔,成長為一方領域的獨角獸後,漸漸地變味了。
2018年,小紅書完成3億美元的D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騰訊、真格基金等多家機構參投,估值已經超過30億美元。小紅書的一系列數據都很耀眼:截至2019年3月,小紅書用戶數已突破2.2億,日均筆記曝光30億次。小紅書用戶們很多都表示,“種草筆記”就像煙草一樣,會讓人“上癮”。
瞿芳在最近一次分享上提到,小紅書到今天仍能保持高速增長的核心競爭力,是因為小紅書一直把“人”作為社區運營的核心。
不過,瞿芳提到的“人”已經從曾經的素人變成了明星。2017年4月,明星林允率先轉型在小紅書成為美妝時尚博主,直播如何畫眉,展示染髮失敗的素顏照,記錄泡腳心得,搖身一變成了接地氣的鄰家女孩。隨後,范冰冰高調入駐小紅書,創下千萬粉絲的紀?錄。
截至2018年6月,小紅書上經過身份驗證的大小明星超過150位。明星的入駐,讓小紅書爆紅,迅速收穫很多用戶,也收穫更多的廣告。
在王肉肉看來,小紅書廣告越來越多,應該是從一些明星入駐後開始,“我們很想看明星平常用什麼東西,但90%都是廣告,代表人物是范冰冰和林允”。她也會時常收到小紅書筆記優化等業務推廣的私信。
經常使用小紅書的陸明也告訴本刊,她會經常在平台搜索鞋子、包包及穿搭美妝,“我會看完去淘寶買,不會直接在小紅書上買,因為之前看新聞說有假貨”。最近,她發現小紅書上的廣告實在太多,“有些種草文點進去發現就這一篇文章,這個人沒有其他分享,所以碰到這種根本不會買他們說的東?西”。
陸明還發現平台上一些大V一條視頻走天下的現象,“同一條視頻,小紅書上發,抖音上發,快手上也發”。她也吐槽了明星們的“種草文”好多是廣告,“本來以為拉近了和明星的距離,但是很多情況下只是換了個方法看他們的廣告”。
在小紅書,除了廣告泛濫、違規,還充斥不少假貨。在媒體報道中,有用戶購買了假口紅、包裝極其簡單的名牌腰帶,他們同小紅書平台溝通後,都遇到退貨難的問題。
本刊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搜索到,2019年剛過去的幾個月里,小紅書APP的運營者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經收到6張罰單,其中罰款處理4起,警告處理2起。2月20日當天,小紅書甚至連收兩張罰單:違反廣告法發布虛假廣告,罰款3萬元;對消費者提出理賠要求等,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公司被罰款3萬元。
有觀點指出,對於像小紅書這樣主打真人UGC的平台來說,如果平台標榜的真人UGC都是商家們的付費廣告,虛假種草成為常態,那麼小紅書賴以生存的根基就受到嚴重的挑戰,種草筆記也就會漸漸淪為“套路”筆記和智商稅。這樣的小紅書,還值得大家“種草”嗎?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99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