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近期電腦各部件都短缺,熱門一些的筆記本經常會有缺貨現象,需要蹲點搶購等等。所以這次的筆記本推薦原則是——簡單省心。盡量優選,型號少而精,基本上都是各價位各類型較好的選擇。
選購指南
還是以簡單省心的原則,最快速的幫大家理清選購思路和需要注意的點。
首先,確定自己要輕薄本還是遊戲本,同時根據選擇的分類確定預算。
輕薄本就是注重便攜,續航較高,側重日常辦公,遊戲方面可以玩主流網遊例如LOL之類的,大型3D就不行了。工作類軟件CAD、PS、PR等,輕量級操作沒有問題,但如果是工作強度較大,比如多軌4K視頻剪輯就會比較吃力。主流價位在4000-6000元,5000元附近就已經可以買到很好的了。
遊戲本主要就是犧牲了便攜,優勢是可以配性能更強的獨立顯卡,可以玩大型遊戲和更複雜的圖像類工作,當然由於功耗高續航肯定會差很多,基本就是插電使用。遊戲本的主流價位相對較高,入門級的也要5000元以上,配置較好獨顯的款式普遍在7000元以上。
確認需求和預算後,主要注意幾個方面。當然了,如果看到這裡,感覺信息已經夠多了,直接跳過這裡看下面的推薦即可,推薦中的產品都是經過我的篩選,配置均衡,各方面都是達到及格線之上的,具體信息也都有標明。
CPU和顯卡要看具體型號,不能只看i5、i7這樣的前綴,後綴不同會差很多,比如幾年前的i7可能會比現在的i5還弱很多。同時還需要注意下功率,尤其是對於遊戲本來說,130W的3060比90W的3070要強,如果懶得查的話,還是那句話,直接看推薦就好了,推薦中的都是性能散熱表現不錯的。
屏幕,辦公的話16:10顯示內容會更多一些,14寸以上,2K分辨率還是挺有用的。目前基本都是高色域的所以不用太在意,玩FPS遊戲的話,盡量選擇高刷新率。
內存16G雙通道是底線,而對於intel的XE集顯輕薄本來說,內存頻率對集顯影響的影響較大,盡量選4266的。
硬盤方面,現在各家用的硬盤普遍還可以,推薦中的都是沒問題的,如果自己選擇推薦外的話還是要查閱一下。
接口,2A1C和2C1A是基礎的,A口太少甚至沒有的話要看是否接受後期配擴展塢。
電池主要是輕薄本需要注意一下,電池大續航就會相對好些。遊戲本的電池容量相對不重要,因為功耗很高,所謂80Wh就是80W能工作1小時的電量,現在遊戲本功率都很高,續航可想而知。
輕薄度看個人是否要求經常攜帶,對重量的敏感程度怎樣。輕薄本來說,15mm/1.3kg以下就算還可以了,當然也有更輕薄的,不過性能就會相對更保守些了,價格也會更貴。
為了精簡,以上信息也只是挑重要方面簡要說了下,希望對大家的購機思路有所幫助。之後我也會出更詳細的筆記本購買教程。好了,接下來是正式的筆記本推薦。
筆記本推薦
注①:電腦品牌很少有獨特的軟件生態,大廠的品控售後也都差不多,所以本推薦大多數時候只看產品不看品牌。因此會有一些品牌出現頻率很高,一些品牌完全沒有出現的情況。如果就是要某個品牌但沒有推薦的話,可以留言提問或根據推薦配置自行選擇。
注②:目前筆記本電腦的價格波動很大,基本上是兩種情況:1、首發價降幾百元,過了首發期後恢復原價,沒有大型活動的時候就只能以較貴的價格購買。2、缺貨嚴重,第三方加價。前者的話,畢竟是恢復常規售價,感覺也值得考慮,也可以等優惠;後者被黃牛加價就不建議了。
輕薄本
輕薄本目前相對好買一些,部分款式可能沒法隨時買到,但是多留意一下開售時間,不算太難搶。目前輕薄本主流尺寸為14英寸,所以推薦較多是14英寸的。最省心的方式,就是確定需要的尺寸和預算,在以下推薦里選擇即可。

酷睿版和銳龍板均可。
酷睿版優點,集顯性能好,Type-C口支持雷電4。
銳龍版優點,CPU多核性能強。
如果只是日常辦公娛樂,沒有特殊要求的話,完全可以哪個有貨,哪個便宜就買哪個。
YOGA 14s其實和Pro14基本上一樣,就是屏幕從2.2K,60Hz升級到了2.8K,90Hz,並且從霧面屏變成了鏡面屏,但是要貴了400-500元。個人感覺還是Pro14的性價比要高,如果能和Pro14相差300元內,YOGA14s也是很推薦購買的。
Pro13主要是沒有更新,而且現在看有些偏厚了,並且鍵盤手感也略差,所以在和Pro14尺寸差不多,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更推薦Pro14一些。

選這個本主要的理由就是便宜,並且各方面也都沒有太大的短板,可以算是4000價位很均衡的配置了。就是注意一下叫Air14這個名字的電腦,版本比較多,經常容易有縮水版混雜,比如8G內存版和低色域屏等,容易被坑,最好看準配置。
如果需要更大尺寸,Air15也可以選擇,除了尺寸和電池容量外基本相同。

主要優勢點是在低價位有獨立顯卡,相比小新Air14,主要是屏幕分辨率的提升,並且多了一個USB-C口。

主要特色是性價比和屏幕,並且有獨顯版可以選擇,性能散熱在同體積里相對平庸。
14英寸版用的是上代的CPU,屏幕沒有高刷屏,價格便宜500左右,也可以考慮。另外這個本用的3200的內存,如果選擇集顯版,性能會有影響。

因為品牌售後的問題一般不太喜歡推薦機械革命之類的品牌,但這機器配置上確實特彆強,還非常輕薄,不足之處就是內存沒有用4266的。

華碩這款A豆13主要是在賣外觀,輕薄度也很好,性能表現也尚可,但性價比比較一般。另外14寸版雖然名字一樣,但是配置相差較多,不太推薦。
關於華為的輕薄本,比如Matebook13,14,其實機器本身素質還不錯,但是一是CPU沒有用最新版的,二是加價現象太嚴重,並且同價位還有更好的競品。如果使用華為手機,需求多屏協同功能的話,可以考慮官方原價購買,加價購買就不推薦了。
獨特定位

特別點在於芯片是與手機相同的ARM架構以及使用macOS系統,與Windows生態差距較大,所以更推薦蘋果老用戶和對mac有一定了解的用戶使用。現階段還有較多的軟件沒有適配,選購前最好大致了解一下。

在13英寸的機身里塞入了R7和1650,並且尺寸控制不錯,還可以翻轉,算是很獨特的設計,便攜,翻轉觸屏和性能都兼顧到了。還有一個很特別的點是可以外接搭載3080顯卡的擴展塢,不過價格要1w3……

在輕薄與遊戲性能之間取了一個平衡點,主要特色是輕薄本外觀,16寸大屏,還是同價位遊戲本都沒有的2K+120Hz,同時還有1650的顯卡並且性能釋放出色,十分適合對“全能本”有需求的用戶。當然了,也擺脫不了物理規律,尺寸較大,和輕薄本相比也還是比較重的。
集顯版的性價比也同樣很高,只是個人感覺有些浪費這麼大的機身空間,喜歡16寸大屏又不需要獨顯的話,也可以買。但是Intel版的由於顯卡還是MX450,相對來說就有些沒意思了,售價也並不便宜,不推薦。
遊戲本
對電腦稍微有些了解的小夥伴都會知道,現在的遊戲本實在是太難買了,主要原因就是顯卡。受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價格影響,現在顯卡的價格已經比正常價格翻了兩到三倍,越是性能好的顯卡貴的越多。
所以其實說實話,現階段的遊戲本購買指南是沒啥意義的,因為反正都買不到,而且價格也可以說是完全沒參考價值。所以我這裡只能給大家列出幾個,假設在正常情況下,比較值得推薦的型號,大家隨意看一下就好,萬一突然形勢好轉,或者偶爾有那麼幾個僅有的搶購名額,可以參考一下,如果覺得浪費時間,就直接跳過吧,目前這個情況基本上可以認為是天災了,這個誰也沒法控制。

R7000屬於入門級遊戲本中性能散熱和各方面配置都做得很好的了,美中不足是屏幕沒有高刷新率。現在沒有新款,所以只推薦價格最低的低配款,沒必要上R7或者1650Ti。
今年拯救者系列的三個新款,性能散熱都做得十分出色。其中最推薦R9000P,相較於R7000P,主要是屏幕有了較大升級,價格高得不多,可以算是一步到位的選擇了。R9000X更多是增加了些錦上添花的配置,比如RGB燈光,金屬質感更強,機身更薄等,價格要貴不少,對1T硬盤有剛需的話可以考慮。如果對屏幕高分辨率不是很在意,並且可以比較好買到的話,R7000P也是不錯的。
當然了,還是要說明,由於缺貨的原因,目前這幾款還都是“虛空神機”,但是也不太推薦這時候花冤枉錢去加價很多購買或者買2060的舊款,大環境就是這樣,只能多留心多試試了。從圖中也可以看出,遊戲本的價格梯度差距較大,如果預算較低的話,也可以等等月底可能上市的3050顯卡的新款,但同樣大概率不好買到。

性能釋放很好,能達到130W的顯卡功率,除了沒有獨顯直連之外,沒什麼問題,正常售價會比拯救者稍高,但它是ROG……

主要特點就是,便宜。可以算是價格最低的3060筆記本了。其他方面,例如硬盤和網卡規格較低,機身也相對傻黑厚一些,如果高於7000買,就不太推薦了。

性價比非常高,硬件堆得也很足,顯卡功率可以達到130W,屏幕規格也不錯。品牌售後相對差一些,更適合對電腦有一定了解,追求性價比的用戶選擇。

性價比較高,有32+1T的存儲組合,屏幕不錯,還是性能釋放很好的3070顯卡。
蛟龍7和鈦鉭Plus基本一樣,只是CPU換成了4800H,也是可以的。
總結

從推薦中大家可以發現,很多品牌的產品線和命名方式十分複雜,還有看着名字差不多其實配置差很多的,所以大家選購時還請仔細注意具體型號和配置。
本推薦主要選擇各價位和各分類較有代表性的產品,也會有配置差不多但是沒提到的,比如和小新Air系列比較接近的ThinkBook系列,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配置自行選擇。不過還是那句話,型號配置很亂,自己要多加註意,想簡單省心的話看推薦就好。
平時最後都會說一句,“希望對大家的購機內容有所幫助”,基於目前遊戲本的情況,希望大家都可以順利搶到心儀的產品吧……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98640.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