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14.5正式版中的一項新功能,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針對iPhone 11系列的電池壽命,更新到iOS14.5之後,將進行重新校準。這個功能引起了很大範圍的討論,有人歡喜有人愁。
也許安卓用戶都很難理解,手機電池損耗只是個小問題,為什麼唯獨iPhone用戶,對電池壽命這麼關注?事情是這樣的,在iOS10.2.1版本中,蘋果悄悄引進了一個全新的機制:降頻。如果電池壽命低於80%,系統會對手機性能進行降頻。

從圖中可以看出,降頻後,單核性能下降了40%左右,多核性能下降了45%左右。很多人對這個數據缺少概念,簡而言之就是A9變成了A8,A14變成了A12,旗艦手機變成了千元機,影響非常大。
注意,蘋果對舊手機降頻之前,並沒有通知消費者,事情曝光後又說是為了保護電池,不得已而為之。正因為“降頻門”事件帶來的陰影,時刻關注電池壽命,已經變成了果粉的本能。後來蘋果在口誅筆伐之下,關閉了降頻機制,並且公開了電池壽命數據,這才平息了消費者的怒火。

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鋰電池有充放壽命,這已經是智能手機的常識。真正讓iPhone用戶頭疼的問題,是蘋果官方的維修費用太不合理。以iPhone X為例,這已經是3年前的手機了,換電池的費用居然高達519元,比國產安卓手機貴將近5倍,性價比極低。
當然,如果我們去第三方維修,可能150元不到就能搞定,雖然質量不比原裝好,但也是勉強能用的。不過從A12機型開始,蘋果開始全面封殺第三方維修。如果你通過第三方更換了電池,那麼iOS系統里就會提示“電池非原廠配件”,並且電池健康數據也不予顯示。

是不是原裝電池其實不重要,鋰電池也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只要多多觀察第三方品牌的口碑,總能分辨出來靠不靠譜。但是蘋果以加密芯片為由,刻意隱藏了第三方電池的壽命,這就是擺在檯面上的陽謀——從心理學上來說,未知,就意味着恐懼。
我發起了一個投票,採訪iPhone用戶當電池壽命低於80%的時候,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結果很有意思,只有16%的消費者選擇蘋果官方維修,84%的消費者要麼選擇第三方,要麼選擇直接賣掉,要麼選擇“失憶”,要麼選擇換安卓手機。

明明A12以上機型都封殺了第三方電池,為什麼很多人都不捨得花519元換蘋果原裝?原因很簡單:性價比太低。和99元就能換電池的同行比起來,蘋果的售後價格可以說是“智商稅”。
庫克曾經在一次年報中提到過,更換電池費用的降低,直接影響了iPhone業務的利潤。以前iPhone的電池更換費用本來是369元,但是從iPhone X之後的全面屏手機,換電池費用漲到了519元,這個價格都能買一支apple pencil了,絕對超過大多數人的預期。

總而言之,投票結果的樣本可能很小,但是也提供了一個思路。從這個投票結果來看,蘋果的策略是成功的,只有極少數人才會選擇蘋果官方電池,再苟延殘喘2年。
而大多數人只能找不靠譜的第三方維修,或者是直接更換手機——別管他們這次選擇換安卓還是換iPhone,只要你用過iPhone一段時間,換成安卓手機會有很強的落差感,最終還是會回來。只要能逼你換機,蘋果的售後策略就成功了。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96360.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