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golang channel原理

本文目錄一覽:

這可能是最全的golang的”==”比較規則了吧

大家經常用”==”來比較兩個變量是否相等。但是golang中的”==”有很多細節的地方,跟php是不一樣的。很多時候不能直接用”==”來比較,編譯器會直接報錯。

golang中基本類型的比較規則和複合類型的不一致,先介紹下golang的變量類型:

golang中的基本類型

比較的兩個變量類型必須相等。而且,golang沒有隱式類型轉換,比較的兩個變量必須類型完全一樣,類型別名也不行。如果要比較,先做類型轉換再比較。

複合類型是逐個字段,逐個元素比較的。需要注意的是, array 或者struct中每個元素必須要是可比較的,如果某個array的元素 or struct的成員不能比較(比如是後面介紹的slice,map等),則此複合類型也不能比較。

逐個成員比較類型和值。每個對應成員的比較遵循基本類型變量的比較規則。

但是如果struct中有不可比較的成員類型時:

可以看到,struct中有slice這種不可比較的成員時,整個struct都不能做比較,即使沒有對slice那個成員賦值(slice默認值為nil)

slice和map的比較規則比較奇怪,我們先說普通的變量引用類型val和channel的比較規則。

引用類型變量存儲的是某個變量的內存地址。所以引用類型變量的比較,判斷的是這兩個引用類型存儲的是不是同一個變量。

上面看起來比較廢話,但是得理解引用類型的含義。不然對判斷規則還是不清楚。

slice類型不可比較,只能與零值nil做比較。

關於slice類型不可比較的原因,後面會專門寫文章做討論。

map類型和slice一樣,不能比較,只能與nil做比較。

接口類型的變量,包含該接口變量存儲的值和值的類型兩部分組成,分別稱為接口的動態類型和動態值。 只有動態類型和動態值都相同時,兩個接口變量才相同:

而且接口的動態類型必須要是可比較的,如果不能比較(比如slice,map),則運行時會報panic。因為編譯器在編譯時無法獲取接口的動態類型,所以編譯能通過,但是運行時直接panic:

golang的func作為一等公民,也是一種類型,而且不可比較

上面說過,map和slice是不可比較類型,但是有沒有特殊的方法來對slice和map做比較呢,有

reflect.DeepEqual函數可以用來比較兩個任意類型的變量

對map類型做比較:

對slice類型做比較:

對struct類型做比較:

可以發現,只要變量的類型和值相同的話,reflect.DeepEqual比較的結果就為true

直接看用例:

結果為:

1, golang的類型再定義和類型別名

2,golang的slice和map為什麼不可以比較

1,

2,

3,

GoLang中的切片擴容機制

[5]int 是數組,而 []int 是切片。二者看起來相似,實則是根本上不同的數據結構。

切片的數據結構中,包含一個指向數組的指針 array ,當前長度 len ,以及最大容量 cap 。在使用 make([]int, len) 創建切片時,實際上還有第三個可選參數 cap ,也即 make([]int, len, cap) 。在不聲明 cap 的情況下,默認 cap=len 。當切片長度沒有超過容量時,對切片新增數據,不會改變 array 指針的值。

當對切片進行 append 操作,導致長度超出容量時,就會創建新的數組,這會導致和原有切片的分離。在下例中

由於 a 的長度超出了容量,所以切片 a 指向了一個增長後的新數組,而 b 仍然指向原來的老數組。所以之後對 a 進行的操作,對 b 不會產生影響。

試比較

本例中, a 的容量為6,因此在 append 後並未超出容量,所以 array 指針沒有改變。因此,對 a 進行的操作,對 b 同樣產生了影響。

下面看看用 a := []int{} 這種方式來創建切片會是什麼情況。

可以看到,空切片的容量為0,但後面向切片中添加元素時,並不是每次切片的容量都發生了變化。這是因為,如果增大容量,也即需要創建新數組,這時還需要將原數組中的所有元素複製到新數組中,開銷很大,所以GoLang設計了一套擴容機制,以減少需要創建新數組的次數。但這導致無法很直接地判斷 append 時是否創建了新數組。

如果一次添加多個元素,容量又會怎樣變化呢?試比較下面兩個例子:

那麼,是不是說,當向一個空切片中插入 2n-1 個元素時,容量就會被設置為 2n 呢?我們來試試其他的數據類型。

可以看到,根據切片對應數據類型的不同,容量增長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區別。相關的源碼包括: src/runtime/msize.go , src/runtime/mksizeclasses.go 等。

我們再看看切片初始非空的情形。

可以看到,與剛剛向空切片添加5個int的情況一致,向有3個int的切片中添加2個int,容量增長為6。

需要注意的是, append 對切片擴容時,如果容量超過了一定範圍,處理策略又會有所不同。可以看看下面這個例子。

具體為什麼會是這樣的變化過程,還需要從 源碼 中尋找答案。下面是 src/runtime/slice.go 中的 growslice 函數中的核心部分。

GoLang中的切片擴容機制,與切片的數據類型、原本切片的容量、所需要的容量都有關係,比較複雜。對於常見數據類型,在元素數量較少時,大致可以認為擴容是按照翻倍進行的。但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

golang如何創建目錄

golang中關於目錄與文件名等操作都在os這個包中,具體的創建目錄都是通過Mkdir和MkdirAll這2個函數來實現的,這兩個函數用法一致

os.Mkdir(dirName string, perm FileMode)

dirName即要創建的目錄(文件夾路徑),可以是絕對路徑,也可以是相對路徑(相對於GOPATH)

perm表示創建的目錄的權限,如0777(讀r權限值為4,寫權限w值為2,執行權限x值為1)

如:我要在/data/program/goapp這個目錄下創建一個golang這個子目錄,示例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os”

   “fmt”

)

func main() {

   err := os.Mkdir(“/data/program/goapp/golang”, 0666)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

}

註:Mkdir和MkdirAll的區別

Mkdir創建目錄,它的父級目錄必須是存在的,不然創建會失敗

MkdirAll可以遞歸創建目錄,即只要根目錄存在即可,如下:

err := os.MkdirAll(“/data/program/goapp/golang/test/hello”, 0766)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

本例中:/data/program/goapp是已經存在的目錄,而子目錄golang/test/hello是不存在,此時要使用MkdirAll來創建

golang中的傳值或傳引用

按數據類別有以下幾種數據類型:

按存儲方式也有兩大類數據類型:

值類型:變量直接存儲值。值類型的數據存儲在棧內存空間中,棧在函數調f返回後,內存會被釋放。

引用類型:變量存儲的是一個地址,這個地址存儲最終的值。引用數據類型的數據存儲在堆內存空間中,通過 GC 回收。

函數調用時申明的基礎類型均為值傳遞,如int,string,數組等,數據傳入函數後會重新copy一份,函數內的修改不會影響外面的變量,外部變量的修改也不會影響函數類的變量。

func main () {

myvar := [ 4 ] string {” test0 “, ” test1 “, ” test3 “, ” test4 “}

go Test (myvar)

for i := 1 ; i

基礎知識 – Golang 中的格式化輸入輸出

【格式化輸出】

// 格式化輸出:將 arg 列表中的 arg 轉換為字符串輸出

// 使用動詞 v 格式化 arg 列表,非字符串元素之間添加空格

Print(arg列表)

// 使用動詞 v 格式化 arg 列表,所有元素之間添加空格,結尾添加換行符

Println(arg列表)

// 使用格式字符串格式化 arg 列表

Printf(格式字符串, arg列表)

// Print 類函數會返回已處理的 arg 數量和遇到的錯誤信息。

【格式字符串】

格式字符串由普通字符和佔位符組成,例如:

“abc%+ #8.3[3]vdef”

其中 abc 和 def 是普通字符,其它部分是佔位符,佔位符以 % 開頭(註:%% 將被轉義為一個普通的 % 符號,這個不算開頭),以動詞結尾,格式如下:

%[旗標][寬度][.精度][arg索引]動詞

方括號中的內容可以省略。

【旗標】

旗標有以下幾種:

空格:對於數值類型的正數,保留一個空白的符號位(其它用法在動詞部分說明)。

0 :用 0 進行寬度填充而不用空格,對於數值類型,符號將被移到所有 0 的前面。

其中 “0” 和 “-” 不能同時使用,優先使用 “-” 而忽略 “0”。

【寬度和精度】

“寬度”和“精度”都可以寫成以下三種形式:

數值 | * | arg索引*

其中“數值”表示使用指定的數值作為寬度值或精度值,“ ”表示使用當前正在處理的 arg 的值作為寬度值或精度值,如果這樣的話,要格式化的 arg 將自動跳轉到下一個。“arg索引 ”表示使用指定 arg 的值作為寬度值或精度值,如果這樣的話,要格式化的 arg 將自動跳轉到指定 arg 的下一個。

寬度值:用於設置最小寬度。

精度值:對於浮點型,用於控制小數位數,對於字符串或字節數組,用於控制字符數量(不是字節數量)。

對於浮點型而言,動詞 g/G 的精度值比較特殊,在適當的情況下,g/G 會設置總有效數字,而不是小數位數。

【arg 索引】

“arg索引”由中括號和 arg 序號組成(就像上面示例中的 [3]),用於指定當前要處理的 arg 的序號,序號從 1 開始:

‘[‘ + arg序號 + ‘]’

【動詞】

“動詞”不能省略,不同的數據類型支持的動詞不一樣。

[通用動詞]

v:默認格式,不同類型的默認格式如下:

布爾型:t

整 型:d

浮點型:g

複數型:g

字符串:s

通 道:p

指 針:p

無符號整型:x

T:輸出 arg 的類型而不是值(使用 Go 語法格式)。

[布爾型]

t:輸出 true 或 false 字符串。

[整型]

b/o/d:輸出 2/8/10 進制格式

x/X :輸出 16 進制格式(小寫/大寫)

c :輸出數值所表示的 Unicode 字符

q :輸出數值所表示的 Unicode 字符(帶單引號)。對於無法顯示的字符,將輸出其轉義字符。

U :輸出 Unicode 碼點(例如 U+1234,等同於字符串 “U+%04X” 的顯示結果)

對於 o/x/X:

如果使用 “#” 旗標,則會添加前導 0 或 0x。

對於 U:

如果使用 “#” 旗標,則會在 Unicode 碼點後面添加相應的 ‘字符’(前提是該字符必須可顯示)

[浮點型和複數型]

b :科學計數法(以 2 為底)

e/E:科學計數法(以 10 為底,小寫 e/大寫 E)

f/F:普通小數格式(兩者無區別)

g/G:大指數(指數 = 6)使用 %e/%E,其它情況使用 %f/%F

[字符串或字節切片]

s :普通字符串

q :雙引號引起來的 Go 語法字符串

x/X:十六進制編碼(小寫/大寫,以字節為元素進行編碼,而不是字符)

對於 q:

如果使用了 “+” 旗標,則將所有非 ASCII 字符都進行轉義處理。

如果使用了 “#” 旗標,則輸出反引號引起來的字符串(前提是

字符串中不包含任何製表符以外的控制字符,否則忽略 # 旗標)

對於 x/X:

如果使用了 ” ” 旗標,則在每個元素之間添加空格。

如果使用了 “#” 旗標,則在十六進制格式之前添加 0x 前綴。

[指針類型]

p :帶 0x 前綴的十六進制地址值。

[符合類型]

複合類型將使用不同的格式輸出,格式如下:

結 構 體:{字段1 字段2 …}

數組或切片:[元素0 元素1 …]

映 射:map[鍵1:值1 鍵2:值2 …]

指向符合元素的指針:{}, [], map[]

複合類型本身沒有動詞,動詞將應用到複合類型的元素上。

結構體可以使用 “+v” 同時輸出字段名。

【注意】

1、如果 arg 是一個反射值,則該 arg 將被它所持有的具體值所取代。

2、如果 arg 實現了 Formatter 接口,將調用它的 Format 方法完成格式化。

3、如果 v 動詞使用了 # 旗標(%#v),並且 arg 實現了 GoStringer 接口,將調用它的 GoString 方法完成格式化。

如果格式化操作指定了字符串相關的動詞(比如 %s、%q、%v、%x、%X),接下來的兩條規則將適用:

4。如果 arg 實現了 error 接口,將調用它的 Error 方法完成格式化。

5。如果 arg 實現了 string 接口,將調用它的 String 方法完成格式化。

在實現格式化相關接口的時候,要避免無限遞歸的情況,比如:

type X string

func (x X) String() string {

return Sprintf(“%s”, x)

}

在格式化之前,要先轉換數據類型,這樣就可以避免無限遞歸:

func (x X) String() string {

return Sprintf(“%s”, string(x))

}

無限遞歸也可能發生在自引用數據類型上面,比如一個切片的元素引用了切片自身。這種情況比較罕見,比如:

a := make([]interface{}, 1)

a[0] = a

fmt.Println(a)

【格式化輸入】

// 格式化輸入:從輸入端讀取字符串(以空白分隔的值的序列),

// 並解析為具體的值存入相應的 arg 中,arg 必須是變量地址。

// 字符串中的連續空白視為單個空白,換行符根據不同情況處理。

// \r\n 被當做 \n 處理。

// 以動詞 v 解析字符串,換行視為空白

Scan(arg列表)

// 以動詞 v 解析字符串,換行結束解析

Scanln(arg列表)

// 根據格式字符串中指定的格式解析字符串

// 格式字符串中的換行符必須和輸入端的換行符相匹配。

Scanf(格式字符串, arg列表)

// Scan 類函數會返回已處理的 arg 數量和遇到的錯誤信息。

【格式字符串】

格式字符串類似於 Printf 中的格式字符串,但下面的動詞和旗標例外:

p :無效

T :無效

e/E/f/F/g/G:功能相同,都是掃描浮點數或複數

s/v :對字符串而言,掃描一個被空白分隔的子串

對於整型 arg 而言,v 動詞可以掃描帶有前導 0 或 0x 的八進制或十六進制數值。

寬度被用來指定最大掃描寬度(不會跨越空格),精度不被支持。

如果 arg 實現了 Scanner 接口,將調用它的 Scan 方法掃描相應數據。只有基礎類型和實現了 Scanner 接口的類型可以使用 Scan 類方法進行掃描。

【注意】

連續調用 FScan 可能會丟失數據,因為 FScan 中使用了 UnreadRune 對讀取的數據進行撤銷,而參數 io.Reader 只有 Read 方法,不支持撤銷。比如: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9606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27 12:57
下一篇 2024-12-27 12:57

相關推薦

  • Harris角點檢測算法原理與實現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Harris角點檢測算法進行詳細的闡述,包括算法原理、實現步驟、代碼實現等。 一、Harris角點檢測算法原理 Harris角點檢測算法是一種經典的計算機視覺算法…

    編程 2025-04-29
  • 使用Golang調用Python

    在現代軟件開發中,多種編程語言的協作是相當普遍的。其中一種使用場景是Golang調用Python,這使得在使用Python庫的同時,可以利用Golang的高性能和強大並發能力。這篇…

    編程 2025-04-29
  • 瘦臉算法 Python 原理與實現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瘦臉算法 Python 實現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該算法的意義、流程、代碼實現、優化等內容。 一、算法意義 隨着科技的發展,瘦臉算法已經成為了人們修圖中不可缺少…

    編程 2025-04-29
  • 神經網絡BP算法原理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神經網絡BP算法原理進行詳細闡述,並給出完整的代碼示例。 一、BP算法簡介 BP算法是一種常用的神經網絡訓練算法,其全稱為反向傳播算法。B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過正…

    編程 2025-04-29
  • 使用Golang創建黑色背景圖片的方法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介紹使用Golang創建黑色背景圖片的方法。 一、安裝必要的代碼庫和工具 在開始創建黑色背景圖片之前,我們需要先安裝必要的代碼庫和工具: go get -u git…

    編程 2025-04-29
  • GloVe詞向量:從原理到應用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GloVe詞向量進行詳細的闡述,包括其原理、優缺點、應用以及代碼實現。如果你對詞向量感興趣,那麼這篇文章將會是一次很好的學習體驗。 一、原理 GloVe(Glob…

    編程 2025-04-27
  • 編譯原理語法分析思維導圖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闡述編譯原理語法分析思維導圖: 一、語法分析介紹 1.1 語法分析的定義 語法分析是編譯器中將輸入的字符流轉換成抽象語法樹的一個過程。該過程的目的是確保輸入…

    編程 2025-04-27
  • Python字典底層原理用法介紹

    本文將以Python字典底層原理為中心,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字典是Python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非常強大的功能,掌握其底層原理對於學習和使用Python將是非常有幫助的。 一…

    編程 2025-04-25
  • Grep 精準匹配:探究匹配原理和常見應用

    一、什麼是 Grep 精準匹配 Grep 是一款在 Linux 系統下常用的文本搜索和處理工具,精準匹配是它最常用的一個功能。Grep 精準匹配是指在一個文本文件中查找與指定模式完…

    編程 2025-04-25
  • 深入探討馮諾依曼原理

    一、原理概述 馮諾依曼原理,又稱“存儲程序控制原理”,是指計算機的程序和數據都存儲在同一個存儲器中,並且通過一個統一的總線來傳輸數據。這個原理的提出,是計算機科學發展中的重大進展,…

    編程 2025-04-25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