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在mysql里怎樣自定義函數,如何調用和執行
- 2、怎樣在C++中調用MYSQL數據庫中的數據
- 3、MySQL中窗口函數的使用
- 4、hibernate怎麼調用mysql中的year,month,concat等函數
在mysql里怎樣自定義函數,如何調用和執行
create function 函數名稱(參數列表)
reurns 返回值類型
函數體
執行的方法很簡單:
加載
** create function 函數名稱 returns {string|real|integer}
** soname 你定義的動態庫位置
釋放!
** drop function 函數名稱
怎樣在C++中調用MYSQL數據庫中的數據
1、用CAPI連接MySQL數據庫有兩個步驟:
1)初始化一個連接句柄
2)建立連接
所用到的函數如下:
MYSQL *mysql_init(MYSQL *connection); // 初始化連接句柄
//成功返回MySQL結構指針,失敗返回NULL
MYSQL *mysql_real_connect(MYSQL *connection,
const char *server_host,
const char *sql_user_name,
const char *sql_password,
const char *db_name,
unsigned int port_number,
const char *unix_socket_name,
unsigned int flags); //建立連接
//成功返回MySQL結構指針,失敗返回NULL
以下是完整實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fstream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mysql/mysql.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ysql_err_function(MYSQL * connection);
int main()
{
//freopen(“input.txt”,”r”,stdin);
MYSQL * connection;
connection = mysql_init(NULL);
if (!connection)
{
cout “mysql_init failed!” endl;
exit(-1);
}
if (!mysql_real_connect(connection,”localhost”,”root”,”123456″,”test”,0,NULL,0))
{
cout “Connection To MySQL failed!” endl;
mysql_err_function(connection);
}
cout “Connection To MySQL Server is Success…” endl;
string str;
getline(cin,str);
int res = 0;
int affected_count = 0;
while (str != “close” str != “” !res)
{
res = mysql_query(connection,str.c_str());
affected_count += mysql_affected_rows(connection);
if (res)
{
if (mysql_errno(connection))
{
cout “Error ” mysql_errno(connection) ” : “
mysql_error(connection) ‘\n’ endl;
break;
}
}
getline(cin,str);
}
cout “Have affected ” affected_count ” rows!” endl;
mysql_close(connection);
cout “Connection To MySQL Server is closed…” endl;
return 0;
}
void mysql_err_function(MYSQL * connection)
{
if (mysql_errno(connection))
{
cout “Error ” mysql_errno(connection) ” : “
mysql_error(connection) endl;
exit(-1);
}
}
MySQL中窗口函數的使用
MySQL的窗口函數最主要作用是對數據進行分組操作(可以進行分組排序,求TopN,移動平均,聚合計算等),也就是相當於說在當前的詳細級別視圖裡,對更低級別的數據進行計算呈現(可以與Tableau的表計算函數進行對比學習),比如說目前的表格是全國數據,但是要對不同省份的數據進行分組計算,這個時候使用窗口函數就會很方便。
在MySQL中,窗口函數要在8.0版本之後才能使用,如果是低版本的話,只能使用設置變量的方式完成以上內容的實現,設置變量在邏輯上會比窗口函數更加難以理解和使用,使用窗口函數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
在很多SQL的教程中,說到窗口函數的時候,都只是說窗口函數的排序優勢而已,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其用處遠遠不止這些。
以下為窗口函數的情況:
hibernate怎麼調用mysql中的year,month,concat等函數
year(), month(), concat() 是 mysql 特有的函數,其他數據庫也有對應的函數,而 hibernate 存在的意義就是屏蔽這些數據庫特有的東西,這樣的話:
如果數據庫的 datetime/date 之類的字段並沒有和 Java 的 Date 或 Calender 屬性進行映射的話,無論你使用 HQL 還是Criteria 都無法實現對日期的操作,因為 HQL 和 Criteria 都是基於對象的查詢方式。
基於對象的查詢,如下,先做映射
@Entity
@Table(name=”PREFERRED_CUSTOMER”)
public PCustomer {
@Column(name = “EXPIRATION_DATE”)
@Temporal(TemporalType.DATE)
protected java.util.Date expirationDate; // only day, month, year
}
可以使用 HQL 這麼查詢:
ListPCustomer list = session
.createQuery(“from PCustomer pc where pc.expirationDate = :edate”)
.setParameter(“edate”, new java.util.Date(), TemporalType.DATE)
.list();
hibernate 屏蔽了數據庫特有的東西,是為了方便移植,但有的老項目較多地使用了數據庫特有的東西,如MSSQL 的 T-SQL,這時,就需要使用 hibernate 對 SQL 的原生支持,Session 提供了 createSQLQuery() 這樣的方法,此時的 hibernate 就相當於一個簡單的 mapper,只提供對象關係映射,當然,一旦你在代碼中使用了對 SQL 的原生支持,移植性就不好了。
此種方式可以使用你所說的 MySQL 函數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9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