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來自Canva可畫
京東物流最近在香港正式掛牌上市,作為快遞行業的知名玩家,京東物流的上市引得多方關注。現在回顧一下京東物流上市的歷程,2021年2月16日京東物流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4月29日京東物流獲批IPO申請,5月28日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2618.HK”。
自帶資源
京東物流是京東集團在2007年創建的物流業務,創立初衷是為了滿足京東電商平台的快遞物流需求。2012年正式建立京東物流公司,2017年成立京東物流集團,開始逐步承接外部訂單。
與一般的快遞公司相比,京東物流在創建時就賦予了它不同於一般物流公司的特性存在。一般快遞公司都是承接第三方客戶的物流外包服務,比如三通一達承接淘寶、極兔承接拼多多等,而京東物流從出場就自帶京東商城這個大平台。
另外,京東物流建立了自己的六大物流網絡,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最後一公里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網絡和跨境網絡,物流網絡覆蓋十分全面。
在全國範圍里,京東物流還建立了多個倉儲,多達900多個。在對於顧客需求的“快”方面,京東物流發揮了自身倉儲的優勢,“以倉代運”。京東物流根據大數據分析各地用戶購物習慣,提前備貨,一旦消費者下單,立即在距離配送地最近的倉儲進行發貨,極大節約了配送時間。
總之,相對於其他物流公司,京東物流背靠京東這座大山,資源一騎絕塵。同時京東物流也以自己的特性和優勢給客戶留下了京東物流又快又好的印象,營收情況向好。但京東物流重投入的模式,也決定其前期較難盈利。
虧損難辦
在京東物流上市之前的招股書披露,京東物流收入連續三年逐年上漲,從2018年的378.73億元和2019年的498.48億元,逐步上漲到2020年的733.75億元,營收能力顯著提高。
但是,京東物流的營業成本卻居高不下。招股書披露的2020年京東物流的營業成本為670.81億元,其中外包成本最多,員工福利開支次之。其中,員工福利開支為260.61億元,占營業成本比重35.5%;外包成本為260.87億元,占營業成本比重35.6%。
因為之前京東物流更多的是自己僱傭員工,相對於其他物流公司來說較少使用外包服務,而且京東物流給員工繳納的五險一金基數較高,所以一度員工福利開支很高。
隨着京東物流在發展過程中負擔加重,逐漸開始降低員工的五險一金的繳納基數。2019年京東物流發微博稱,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依法合規對員工的公積金繳存比例進行調整。但是隨着員工人數的增加,這項措施的效果就被抵消了,員工福利開支依舊很高。
對於外包成本,由於京東物流業務拓展和下沉,在綜合運輸網絡中除了自營運輸團隊外,還會外包第三方運輸服務供應商車隊以彌補京東物流運輸幹線網絡的不足。另外還有來自快遞公司和其他服務供應商的分揀、配送等外包勞務費,因此外包成本也在逐年升高。
所以隨着員工福利開支和外包成本的增加,京東物流的營業成本是不可能下降的,而且還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從2018年的367.93億元升高到2020年的670.81億元。
因此一直以來,嚴重虧損的問題也一直伴隨着京東物流。從招股書中披露,從2018年至2020年期間,京東物流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分別虧損28億元、22億元和40億元,虧損一直擴大。
由於物流行業勞動力需求大、資金投入多的特性,所以京東物流也很難在短期內解決虧損的問題。
對標順豐
雖然京東物流虧損,但是京東物流上市後市場估值還是很可觀的,僅次於順豐。儘管京東物流更多的是要在物流方面走出自己的道路,但是一片紅海的物流行業里,京東物流很難不與與它業務相似的順豐進行比對。
劉強東曾預言最後只有兩家快遞能活下來,一家是順豐,一家是京東。一方面是劉強東對京東物流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他對順豐的認可。
在業務上,京東物流和順豐的主營業務範圍也十分相似,都涉及快遞、快運、冷鏈、供應鏈等方面的業務,因此在物流市場上的兩家的競爭還是很激烈的。
但在物流模式上,京東物流和順豐的還是不一致的,京東物流更加註重倉儲,順豐則更加註重物流幹線網絡。
截止2020年,在地面運輸上,順豐擁有5.6萬輛自營加外包的運輸車輛,10.5萬輛收派件車輛,而京東物流自營車隊車輛和其他車輛僅為7500輛;順豐開通高鐵極速達產品流向451個,而京東物流和鐵路總公司合作使用250條鐵路幹線。
在航空運輸上,順豐擁有61架自營飛機和14架外包飛機,散裝航線數達2027條,航班總數4.94萬次;京東物流則有260條航空貨運路線。
在倉儲方面,順豐難敵京東物流,順豐擁有電商倉庫154座,食品冷庫62座,醫藥倉庫12座;而京東物流倉儲為900多個,遠超順豐。
因為京東物流在物流幹線網絡的短板,所以如果京東物流想要從順豐手裡搶“生意”也是不容易的。不僅是順豐,和順豐物流模式相同的四通一達也是不容易的。
根據36氪報道,規模不大的中小型電商商家一般多選擇從廠家發貨的模式,而在這種模式下,京東物流弱於幹線的短板使得京東物流的單件價格高於四通一達。
所以在物流市場上,不僅順豐是京東物流的對標競爭對手,其他的物流公司也是群虎環伺。
尋突破
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根據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連續幾年陷入資不抵債的窘境,2018年至2020年京東物流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03.22%、105.21%、105.29%。一旦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超過100%,則說明企業已經沒有凈資產了,2020年京東物流的凈資產為-28.94億元,企業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態。
而且據公開信息顯示,自從2018年京東物流獲得A輪融資25億美元融資外,京東物流沒有再獲得過融資。
另外截止2020年,京東物流的現金凈額還是處於負數的階段,現金流量凈額為-23.02億元。儘管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數,但是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產生的流量凈額依舊為負數,分別為-87.71億元和-37.77億元。
可以看出京東物流的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並不能覆蓋投資和融資產生的現金流虧損情況,而且京東物流是一個“重資產”的企業,在固定資產上的花費是不會少的,相應的投資活動的現金支出也不會減少。
所以上市是京東物流可以獨立於京東建立融資渠道的一個途徑,上市募集到的資金將可能會有利於改善京東物流的財務狀況。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幾乎物流行業的頭部公司都紛紛完成了上市這一步驟,都試圖搶佔外部市場。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2021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結構分析》,目前國際/港澳台的快遞業務量在整個快遞業務量中佔比僅有2.2%,外部快遞市場還有很大的競爭空間。
所以,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促使京東快遞選擇上市。同時上市也意味着京東物流對外部市場在釋放信號,或許可以獲得外部市場的資源,提高競爭力。
但是面對多家上市物流公司,京東物流上市能否實現突破還是未可知的。上市只是一個新的出發點,上市之後京東物流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94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