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雲數據生成三維模型

點雲是指點集合,每個點包含一組空間坐標,可以用於描述三維空間中的物體表面。

一、點雲數據獲取

要生成三維模型首先需要獲取點雲數據。點雲數據可以從激光雷達、攝像頭、機器人等設備中獲取。

點雲數據通常為XYZ格式,也就是每個點包含x、y、z三個坐標值。此外還有RGB格式,即每個點還包含紅、綠、藍三個顏色值。

我們可以使用PCL(Point Cloud Library)庫來處理點雲數據。以下是獲取點雲數據示例代碼:


#include <pcl/io/pcd_io.h>
#include <pcl/point_types.h>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 cloud;

  //從文件讀入點雲數據
  pcl::PCDReader reader;
  reader.read ("cloud.pcd", cloud);

  //顯示點雲數據
  for (size_t i = 0; i < cloud.points.size (); ++i)
    std::cout << "    " << cloud.points[i].x
              << " "    << cloud.points[i].y
              << " "    << cloud.points[i].z << std::endl;

  return (0);
}

二、點雲配准

點雲數據獲取後,由於來自不同視角或不同時間,點雲數據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位移和旋轉關係,因此需要進行點雲配准,即將多組點雲數據配准到同一坐標系中。

可以使用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算法進行點雲配准。ICP算法的流程為:

  1. 選擇一個初始位姿
  2. 根據當前位姿,將待配準點雲變換到參考點雲坐標系中
  3. 計算變換後的待配準點雲與參考點雲之間的距離,得到點雲間距離之和
  4. 根據點雲間距離之和,更新位姿
  5. 重複2~4步驟,直到達到收斂條件為止

以下是使用PCL庫實現點雲配準的示例代碼:


#include <pcl/point_types.h>
#include <pcl/registration/icp.h>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 cloud_in, cloud_out;

  //獲取待配準點雲數據
  pcl::io::loadPCDFile ("cloud_in.pcd", cloud_in);

  //獲取參考點雲數據
  pcl::io::loadPCDFile ("cloud_out.pcd", cloud_out);

  //創建ICP對象
  pcl::IterativeClosestPoint<pcl::PointXYZ, pcl::PointXYZ> icp;
  icp.setInputCloud(cloud_in);
  icp.setInputTarget(cloud_out);

  //運行ICP算法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 Final;
  icp.align(Final);

  //輸出變換矩陣及變換後的點雲數據
  std::cout << icp.getFinalTransformation() << std::endl;
  std::cout << Final << std::endl;

  return (0);
}

三、三維模型生成

點雲配准完成後,可以根據點雲數據生成三維模型。可以使用多種方法進行三維模型生成,如體素網格化、法向量估計以及曲面重建等。

以下是使用PCL庫中的貪心三角化算法(GreedyProjectionTriangulation)進行三維模型生成的示例代碼:


#include <pcl/point_types.h>
#include <pcl/surface/greedy_projection_triangles.h>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pcl::PointCloud<pcl::PointXYZ> cloud;

  //獲取點雲數據
  pcl::io::loadPCDFile ("cloud.pcd", cloud);

  //創建貪心三角化算法對象
  pcl::GreedyProjectionTriangulation<pcl::PointXYZ> gp3;
  gp3.setInputCloud(cloud);
  gp3.setSearchRadius(0.025);
  gp3.setMu(2.5);
  gp3.setMaximumNearestNeighbors(100);
  gp3.setMaximumSurfaceAngle(M_PI/4); // 45 degrees
  gp3.setMinimumAngle(M_PI/18); // 10 degrees
  gp3.setMaximumAngle(2*M_PI/3); // 120 degrees
  gp3.setNormalConsistency(false);

  //執行三角化計算
  pcl::PolygonMesh triangles;
  gp3.reconstruct(triangles);

  //保存結果
  pcl::io::savePLYFile("mesh.ply", triangles);

  return (0);
}

四、三維模型可視化

三維模型生成後,可以使用各種軟件對模型進行三維可視化。例如,可以使用VTK(Visualization Toolkit)庫對三維模型進行可視化。

以下是使用VTK庫進行三維模型可視化的示例代碼:


#include <vtkAutoInit.h>
VTK_MODULE_INIT(vtkRenderingOpenGL2)
VTK_MODULE_INIT(vtkInteractionStyle)

#include <vtkSmartPointer.h>
#include <vtkPLYReader.h>
#include <vtkPolyDataMapper.h>
#include <vtkActor.h>
#include <vtkRenderer.h>
#include <vtkRenderWindow.h>
#include <vtkRenderWindowInteractor.h>

int main(int, char *[])
{
  // 讀入PLY文件
  vtkSmartPointer<vtkPLYReader> reader =
    vtkSmartPointer<vtkPLYReader>::New();
  reader->SetFileName("mesh.ply");

  // 映射可視化
  vtkSmartPointer<vtkPolyDataMapper> mapper =
    vtkSmartPointer<vtkPolyDataMapper>::New();
  mapper->SetInputConnection(reader->GetOutputPort());

  // 設置Actor
  vtkSmartPointer<vtkActor> actor =
    vtkSmartPointer<vtkActor>::New();
  actor->SetMapper(mapper);

  // 添加渲染器和Actor
  vtkSmartPointer<vtkRenderer> renderer =
    vtkSmartPointer<vtkRenderer>::New();
  renderer->AddActor(actor);

  // 處理窗口並交互
  vtkSmartPointer<vtkRenderWindow> renderWindow =
    vtkSmartPointer<vtkRenderWindow>::New();
  renderWindow->AddRenderer(renderer);
  renderWindow->SetSize(640, 480);
  vtkSmartPointer<vtkRenderWindowInteractor> renderWindowInteractor =
    vtkSmartPointer<vtkRenderWindowInteractor>::New();
  renderWindowInteractor->SetRenderWindow(renderWindow);
  renderWindowInteractor->Start();

  return EXIT_SUCCESS;
}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9402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26 13:15
下一篇 2024-12-26 13:15

相關推薦

  • TensorFlow Serving Java:實現開發全功能的模型服務

    TensorFlow Serving Java是作為TensorFlow Serving的Java API,可以輕鬆地將基於TensorFlow模型的服務集成到Java應用程序中。…

    編程 2025-04-29
  • Python讀取CSV數據畫散點圖

    本文將從以下方面詳細闡述Python讀取CSV文件並畫出散點圖的方法: 一、CSV文件介紹 CSV(Comma-Separated Values)即逗號分隔值,是一種存儲表格數據的…

    編程 2025-04-29
  • Python中讀入csv文件數據的方法用法介紹

    csv是一種常見的數據格式,通常用於存儲小型數據集。Python作為一種廣泛流行的編程語言,內置了許多操作csv文件的庫。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介紹Python讀入csv文件的方法。…

    編程 2025-04-29
  • Python訓練模型後如何投入應用

    Python已成為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領域中熱門的編程語言之一,在訓練完模型後如何將其投入應用中,是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將從多個方面為大家詳細闡述。 一、模型持久化 在應用中使用訓練好…

    編程 2025-04-29
  • 如何用Python統計列表中各數據的方差和標準差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闡述如何使用Python統計列表中各數據的方差和標準差, 並給出詳細的代碼示例。 一、什麼是方差和標準差 方差是衡量數據變異程度的統計指標,它是每個數據值和該數據值…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多線程讀取數據

    本文將詳細介紹多線程讀取數據在Python中的實現方法以及相關知識點。 一、線程和多線程 線程是操作系統調度的最小單位。單線程程序只有一個線程,按照程序從上到下的順序逐行執行。而多…

    編程 2025-04-29
  • Python爬取公交數據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闡述python爬取公交數據的方法: 一、準備工作 1、安裝相關庫 import requests from bs4 import BeautifulSou…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兩張表數據匹配

    本篇文章將詳細闡述如何使用Python將兩張表格中的數據匹配。以下是具體的解決方法。 一、數據匹配的概念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常常需要對多組數據進行比對和匹配。在數據量較小的情況下…

    編程 2025-04-29
  • Python數據標準差標準化

    本文將為大家詳細講述Python中的數據標準差標準化,以及涉及到的相關知識。 一、什麼是數據標準差標準化 數據標準差標準化是數據處理中的一種方法,通過對數據進行標準差標準化可以將不…

    編程 2025-04-29
  • 如何使用Python讀取CSV數據

    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等領域,CSV文件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文件格式。Python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編程語言,也提供了方便易用的CSV讀取庫。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Python讀取…

    編程 2025-04-29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