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初學者如何學習python?如何快速從Python小白到初級Python工程師?
- 2、Python自學可以嗎?
- 3、Python教程:第19篇 邏輯運算符
- 4、python 爬蟲自學要多久
- 5、學習Python需要多長時間?
- 6、python如何求2020年第19周起止日期: 2020年第19周(5月4日-5月10日)?
初學者如何學習python?如何快速從Python小白到初級Python工程師?
制定目標
我的學習歷程:我想免費學習Python,因此我必須養成每天的學習習慣(每天4個小時),甚至要利用我的周末。我的總體規劃是設定目標並追逐目標。我為7個星期設定了7個目標!
第1周
我的第一周目標-(Python基礎知識)作為初學者,我們的第一周目標應該是-熟悉Python基礎知識,例如變量,條件,列表,循環,函數。(好奇並探索您可以使用Python進行的操作)。由於我想免費學習python,所以我開始在互聯網上進行挖掘,幸運的是發現了一個Python備忘單,對我有很大幫助。
第2周
第二周目標-(提高我的編碼能力)解決100多個編碼問題。反向字符串,迴文,GCD,合併排序數組,If-then-else語句,循環,函數和python軟件包問題。“越努力,您就會成為更好的開發者”
第3周
第三周目標-(了解數據結構和算法),提升您的技能和知識,並學習基礎知識,例如堆棧,隊列,元組,樹,字典,鏈接列表,搜索(線性和二進制搜索),遞歸函數(階乘,斐波那契數列),排序(氣泡排序,選擇排序)和時間複雜度(線性,二次和常數)。
第4周
第四(探索Python庫)Python之所以在開發人員中如此受歡迎,是因為其令人讚歎的庫可供用戶使用。您可以使用的一些最常見的庫是Numpy,Scipy,Scikit-learn,Theano,TensorFlow,Keras,PyTorch和Pandas。
OpenCV是計算機視覺庫,可為您提供圖像處理功能!很酷吧?
SimpleCV,另一個CV庫,本質上是OpenCV的子集,但學習曲線要低得多。
我發現個驚人的博客約有56個Python庫。
PyGame,一個遊戲開發庫,可讓您製作出色的遊戲。
第5周
第五周目標-(學習Python框架)您必須學習至少3個流行的框架。閱讀框架文檔,在B站上找到視頻教程。必須以Numpy,Django,pandas和Scrapy開頭。
Django-一個Web應用程序框架。從這裡您可以學習Django。
Flask(Python Microframework),另一種流行的Web應用程序框架,更加紮實(因此更加靈活)的Web應用程序開發方法
第6周
第六周目標-(從事Python項目)這是最重要的。在這裡,您必須測試並應用您的知識。在第6周,您要做的就是至少處理3個python項目。我知乎分享了我以前的答案,您將在這裡獲得一些適合初學者和中級學習者的出色python項目:使用Python構建的一些出色項目?
第7周
第七周目標-(Python面試練習)恭喜!現在,您擁有在全球任何一家技術公司中申請任何軟件工程工作所需的資源。現在,練習您的軟技能,並儘可能練習面試問題。
Python自學可以嗎?
一周或者一個月。
如果完全靠自己自學,又是從零基礎開始學習Python的情況下,按照每個人的學習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我認為大致上需要半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當然了,Python學習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如果有其他編程語言經驗,入門Python還是非常快的,花1-2個月左右的時間學完基礎,就可以自己編寫一些小的程序練練手了,5-6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上手做項目了。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一些零基礎的初學者想要利用兩個月的時間掌握好Python是不太可能的,學習完Python後想要應聘相對應的工作崗位,即便是選擇最快的學習方式也是很難實現的,無法快速實現就業。
Python教程:第19篇 邏輯運算符
我們在高一時學習過命題的邏輯運算:與、或、非,在計算機科學中,其運算規則也是類似的(基本原理相同,但操作數與返回結果有所不同),Python也不例外。
在Python中,與用and、或用or、非用not表示。邏輯運算符一般用於操作返回值為bool類型的表達式,以表達式的值True(真)和False(假)為例。其運算規則總覽如下: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Python中,雖然邏輯運算符的操作數一般是運算結果為邏輯值的表達式,但也可以是運算結果為數值、字符串、元組、列表、集合、字典等類型的表達式。返回值也不一定是邏輯(bool)類型。而有些教程錯誤地稱只能操作bool類型的表達式以及始終返回bool類型。
我們可以用兩個not查看某種數據等價的邏輯值,下面是一些常見數據類型的等價規則:
一、數值除了0視為False,其餘數值(包括小數、負數、複數)均視為True:
二、字符串除了空字符串視為False外,其餘均視為True(包括空格、製表、換行、回車等空白符,也包括字符串’False’):
三、對於元組、列表、集合、字典也是如此,空的視為False,非空的均視為True,即使其中只有一個值為False或0的數據:
有一種情況容易產生誤解,就是使用小括號將False包圍起來,這其實也是表示bool值,而不是元組,元組是使用小括號包圍的數據列表,但是如果只有一個成員,數據後面要加一個逗號,正如上述示例中所示那樣,下面的示例顯示了小括號包圍的False的數據類型:
四、對於一個類也是如此,非空類視為True(註:無法創建什麼都不包含的空類):
五、None視為False:
總結一下就是: 數值0、空字符串、空元組、空列表、空集合、空字典以及None,均視為邏輯值False,其餘均視為True。
需要注意的是,邏輯運算符的返回值不一定是bool類型。
了解了非bool類型的操作數等價的邏輯值之後,還需要了解邏輯運算符的完全運算規則,才能得知具體會返回什麼值。
and為邏輯與(也稱邏輯且),其使用語法如下:
表達式A and 表達式B
其中操作數表達式A和表達式B一般均為邏輯值。但也可以是數值、字符串、元組、列表、集合、字典、對象等類型。
其運算通用規則為: 如果 表達式A 的運算結果等價於False,返回其運算結果,不再計算表達式B。否則返回 表達式B 的運算結果。
對於最常用的兩個操作數均為邏輯值的情況,只有當兩個操作數均為True的情況下為True,其餘情況均為False,以下是所有四種可能情況的運行示例:
其中兩個操作數也都可以是非邏輯值。
當第1個操作數結果等價於False時,比如False、0、None、空字符串、空元組、空列表、空集合、空字典等,整個邏輯表達式返回第1個操作數,注意,返回的是操作數的原始值,而不是等價值False,下面是運行示例(None表示什麼也沒有,所以沒有輸出。set()返回空集合):
當第1個操作數等價於True時(非數值0、非空字符串等都等價於True),則不管第2個表達式的返回值是什麼,都將返回第2個值,當然這時第2個表達式不能有語法錯誤:
or為邏輯或,其使用格式如下:
表達式A or 表達式B
其中操作數表達式A和表達式B與and中的操作數含義相同。
其運算通用規則為: 如果 表達式A 的運算結果等價於True,返回其運算結果,不再計算表達式B。否則返回 表達式B 的運算結果。 其與and的區別在於,or當表達式A為True則返回表達式A,and當其為False時返回表達式A。
以上面and的示例為模板,可以看到,or與and的返回值正好相反。
與and類似,當表達式A相當於True時,表達式B也不會計算:
下面是常見的兩個操作數均為邏輯值的情況,or運算符的四種可能情況的運行示例(除非兩個值都是False時返回False,其餘情況返回True):
not為邏輯非,其使用格式如下:
not 表達式
其運算規則為: 當 表達式 的運算結果為False、0、None、空字符串、空元組、空列表、空集合、空字典時,返回True。其餘情況均返回False。
下面是一些不同數據類型的運算示例:
與and和or不同的是,not的返回值始終是bool類型,即只有True和False兩種可能的取值。
所以,可以使用not not 表達式來查看一個非邏輯值是等價True還是False,正如上文非邏輯操作數等價的邏輯值中所示的那樣。
當然,not最常用的用法還是逆轉邏輯值,下面是兩種可能情況的運行示例:
邏輯運算符優先級notandor。
下面的示例證明and先於or運算:
下面的示例證明not先於or運算:
下面的示例證明not先於and運算:
另外,所有的邏輯運算符都比元組逗號分隔符的優先級要高,以and為例,比如下面是一個元組:
下面的例子中:
先計算了3 and 4,然後再組合成了元組,相當於:
而不是:
not與or的優先級也比其要高,下面是示例:
所以雖然元組有時可以省略小括號,但在與邏輯運算符運算時,元組請始終使用小括號。
這篇文章的整理與編寫花費了我近十小時時間,從上午寫到晚上。是我目前最具匠心的文章,如果說以前我的文章只適合初學者,偶爾超水平發揮才適合中級學者,那麼這篇文章我感覺對高水平人員也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就我目前所知,我所寫的教程,在全網找不到第二個比它更優秀的了,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稱,不同讀者可能也有不同的際遇,我能做的只是做好自己。
所以,如果你覺得此文不錯,可以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同學、同事、同鄉,世界很大也很小,很多東西,初見只能依靠緣分。而再見就需要你的主動了,緣分天註定,努力亦可改變命運。
Python教程:第11篇 變量賦值
Python教程:第17篇 比較運算符
Python教程:第18篇 算術運算符
python 爬蟲自學要多久
一周或者一個月。
如果完全靠自己自學,又是從零基礎開始學習Python的情況下,按照每個人的學習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我認為大致上需要半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當然了,Python學習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如果有其他編程語言經驗,入門Python還是非常快的,花1-2個月左右的時間學完基礎,就可以自己編寫一些小的程序練練手了,5-6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上手做項目了。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一些零基礎的初學者想要利用兩個月的時間掌握好Python是不太可能的,學習完Python後想要應聘相對應的工作崗位,即便是選擇最快的學習方式也是很難實現的,無法快速實現就業。
學習Python需要多長時間?
一周或者一個月。
如果完全靠自己自學,又是從零基礎開始學習Python的情況下,按照每個人的學習和理解能力的不同,我認為大致上需要半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
當然了,Python學習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如果有其他編程語言經驗,入門Python還是非常快的,花1-2個月左右的時間學完基礎,就可以自己編寫一些小的程序練練手了,5-6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上手做項目了。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一些零基礎的初學者想要利用兩個月的時間掌握好Python是不太可能的,學習完Python後想要應聘相對應的工作崗位,即便是選擇最快的學習方式也是很難實現的,無法快速實現就業。
python如何求2020年第19周起止日期: 2020年第19周(5月4日-5月10日)?
import datetime
first_day=datetime,datetime(2020,1,1)。
print(first_day,weekday())#返回日期是星期幾,[0,6],0表示星期一,返回了2,表示星期三,2020的第一周只有5天。
foriinrange(0,7):end_day=datetime。timedelta(days=17*7+5+i)#當i=0,2020年1月1日到18周的最後一天共多少天。
data=datetime。datetime,strftime(first_day+end_day,”%Y-%m-%d”)#first_day也算一天。
面向對象:
Python既支持面向過程的編程也支持面向對象的編程。在“面向過程”的語言中,程序是由過程或僅僅是可重用代碼的函數構建起來的。在“面向對象”的語言中,程序是由數據和功能組合而成的對象構建起來的。
Python支持重載運算符和動態類型。相對於Lisp這種傳統的函數式編程語言,Python對函數式設計只提供了有限的支持。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9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