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TID主從複製原理
GTID主從複製(Global Transaction ID Replication)是MySQL 5.6版本後引入的新複製功能,用於全局唯一標識每個事務。在之前的複製方式中,使用文件名和位置號(file name and position number)標識一個事務,但這種方式可能會導致數據不一致問題。GTID能夠解決不同服務器的複製位置不一致的問題, 可以保證數據在任意服務器之間的完整性。
當我們開啟GTID主從複製時,主庫的每個事務都會生成一個全局ID,並寫入二進制日誌中。從庫通過讀取這個日誌,獲取主庫的全局ID所對應的事務,從而進行複製。
二、GTID主從複製shell腳本
在Linux下的shell腳本中,可以通過mysql命令行工具來實現GTID主從複製的相關操作。以下是示例代碼:
# 開啟GTID主從複製 mysql -uroot -p -e "STOP SLAVE;CHANGE MASTER TO MASTER_AUTO_POSITION=1;START SLAVE;" # 關閉GTID主從複製 mysql -uroot -p -e "STOP SLAVE;CHANGE MASTER TO MASTER_AUTO_POSITION=0;START SLAVE;" # 查看GTID主從複製狀態 mysql -uroot -p -e "SHOW SLAVE STATUS\G"
三、GTID主從複製配置
在MySQL的配置文件中,需要加入以下內容來開啟GTID主從複製:
# 開啟GTID主從複製 gtid_mode=ON enforce_gtid_consistency=true log_slave_updates=true binlog_format=ROW
主從庫都需要添加以上配置,其中log_slave_updates參數是為了讓從庫也能生成GTID。
四、GTID主從複製加入新從庫
需要在新的從庫上執行以下語句,加入GTID主從複製:
# 停止從庫 STOP SLAVE; # 清除從庫原有的日誌和位置信息 RESET SLAVE; # 配置GTID主從複製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主庫IP', MASTER_USER='slave_user', MASTER_PASSWORD='password', MASTER_AUTO_POSITION=1; # 啟動從庫 START SLAVE;
五、MySQL主從複製
MySQL主從複製是指在MySQL數據庫中,將一個主庫的數據複製到一個或多個從庫中,以達到數據備份、讀寫分離等目的。GTID主從複製則是MySQL主從複製的新特性,用來解決數據不一致的問題。
六、主從複製原理
MySQL的主從複製是通過讀取主服務器二進制日誌來實現的。主服務器將所有寫操作都寫入二進制日誌中,從服務器通過讀取主服務器的二進制日誌並回放這些寫操作,從而達到與主服務器數據同步的目的。
七、redis主從複製
Redis中的主從複製與MySQL中的類似,主服務器會將寫操作寫入內存中的“內存日誌”,從服務器定期連接主服務器,將主服務器的“內存日誌”複製到從服務器的內存中,從而達到數據同步的目的。
八、基於GTID的主從複製
基於GTID的主從複製是MySQL 5.6版本後引入的新特性。與傳統主從複製方式不同的是,基於GTID的主從複製使用全局唯一的ID標識每個事務,從而能夠避免因不同複製位置導致的數據衝突問題。
在MySQL中開啟基於GTID的主從複製也非常簡單,只需要在MySQL配置文件中添加以下參數:
# 開啟基於GTID的主從複製 gtid_mode=ON enforce_gtid_consistency=true
上述配置和GTID主從複製中的相同。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9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