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靈魂的工程師,在與學生傳播知識啟發教育的同時,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快節奏的時代,應該遵循更加實效的學習和工作方式。
我問過同事,有什麼好的軟件可以讓備課寫教案方便又充分,讓學生記錄知識便捷又高效。
同事給我推薦了:幕布、Ulysses 還有 Effie, 這三款筆記應用。
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記錄筆記是職業本能。
數字時代下,筆記應用把碎片時間也可以統籌起來加以利用,讓彌足珍貴的時間有了更加充分地考慮周期,讓記憶有了持續,讓工作有了連貫的狀態。
對於教師來說,多作筆記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調動對方的學習積極性,讓知識的傳播減少遺漏,讓輔導答疑有一個精鍊易懂的解釋。
以此,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工作是為了達到目標完成目的。
一名教師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是要注重方向性的。那麼這三款軟件哪一個才能更有效地輔助工作呢?

幕布:
這款應用在學生間很流行。
自從東尼·博贊創造了思維導圖這一記錄方式,思維導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風靡全球。
幕布延續了思維導圖的風格,提出了極簡大綱筆記、結構化筆記的記錄方式。
幕布提出的口號是:管理你的大腦。
這句話引起了我的興趣。大腦思維是沒有具象化的,如何管理?
筆記相當於人類大腦的移動存儲。
我們會在一個個文件夾下,建立相應的文檔存儲內容。
但是結構化代表的是什麼呢?結構化只有一層層的文件夾。
如果僅僅記錄:7:00 吃飯 11:00 點睡覺這樣簡單的事情,結構化確實足夠了。
首先我們要看清大腦,大腦是憊懶的。
自然界中大腦更多應用於自身的條件反射。
人類進化中,學習對於大腦來說是個很牽強很附加的行為,大腦本身不願意去記憶複雜的內容。所以學習不能懈怠。
學習是不斷積累的,如果一段時間過後,面對一層層的文件夾,你還能記清當初記錄的內容嗎?
結構化本質就是遺漏性很強的記錄方式。
從古到今,文字的記錄是要求一定的格式的,但這種格式不是結構化的一張圖或一句句沒有銜接的話。
通順的語言才有助於加強記憶。
學習是一件很複雜很耐人尋味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把學習簡化甚至結構化。

Ulysses :
Ulysses 是一款寫作軟件(中文名:尤利西斯)。他結合了 MarkDown 語言。
他專註高效,界面簡潔,提倡無干擾寫作,無干擾對於課堂記錄來說是難得的條件。
Ulysses 適合書寫編輯,繼承了 Word 的功能,甚至做得更好。
支持語法檢查,不過對於複雜的中文來說,語法檢查形同雞肋,這點倒是不必介懷。
相對於大多數文字編輯工具來說,Ulysses 確實是引以為傲的產品。

但是目前 Ulysses 只適用於蘋果系的電腦以及移動設備 iMac /iOS /iPad. Ulysses 能同步的雲端只是藉助 iCloud.
相對於國內的網絡環境來說,Ulysses 的雲端功能只能說強差人意。
國內的教師為了結合國內的教學系統和生態,也只能選擇微軟系統,不得不遺憾地與這款應用失之交臂。

Effie :
接觸 Effie 的時間並不長,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對 Effie 的了解。
與 Ulysses 相對比後,Effie 很適合國內寫作者使用,同樣也適用於文教人員。
Effie 在無干擾的前提下,加深了對寫作者的理解,提倡沉浸式寫作。
打開 Effie 如同翻開了一本書,對於教師行業來說,這是再熟悉不過的寫作環境。
Effie 將界面優化成為了無邊界。
左邊,屬於文檔管理區,可以分門類存放文件。
中間,以卡片的形式縮略展示文檔,便於區分內容。
右邊,是文字編輯區,在文字編輯區之後加入了段落編號,可以方便地檢索文檔內容。教職人員在編寫大綱草案的時候,可以標註需要引用段落的內容。
Effie 與眾不同的將大綱思維導圖化,結合了思維導圖的優勢。
我們在書寫內容的時候,可以將邏輯關係先繪製導圖,然後再按照導圖的層次,進行詳細書寫。
作為一名教師,經常會用到大綱,大綱的思維導圖化,延伸了思維的觸覺。
最可喜的是,Effie 可以在微軟平台使用,而且有自己的雲端,文稿即寫即存,雲端與本地同步保存。
價格方面,有雲端的 Effie 比沒有雲端的 Ulysses 實惠得多,也安全得多。是一款好用又放心的軟件。

做好筆記教案,是一位教師成長的必修課。教學輔助軟件似乎是一個課外話題,但是也關係到教學體系的應用。這是一個值得教師沉思的問題。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90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