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年底發布的OPPO Reno5系列手機頗得小雷喜歡,甚至小雷在換手機的時候還自費購買了一台OPPO Reno5 Pro+,用了一段時間感覺確實還行。但要說產品本身的綜合體驗,OPPO Reno5 Pro+也絕非十全十美,比如很多網友都吐槽說這個價位的次旗艦手機竟然還在使用品質相對一般的振動馬達,這就讓產品本身顯得有些掉價。
綜合來說,OPPO Reno5系列產品的主要優勢還是在外觀設計上,尤其是晶鑽2.0工藝帶來的出色手感讓整機很上檔次。基於此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剛剛發布的OPPO Reno6系列手機依然沿用了Reno5系列的設計,OPPO顯然懂得“蕭規曹隨”的道理,讓OPPO Reno5上的這一套設計語言繼續發揮餘熱。

所以OPPO Reno6系列就完全是“馬甲機”?那倒不至於。OPPO Reno6系列的提升主要在細節上,以我們拿到的這台OPPO Reno6 Pro為例,可以發現使用晶鑽3.0工藝後後殼在變得更加光滑的同時,抗污能力卻進一步上升,只要不是蓄意破壞後殼在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出現明顯劃痕;X軸線性馬達的加入,讓振動手感較差的槽點終於解決,甚至在系統動畫和遊戲中加入了振動相關特性,豐富手機體驗。

而最後一個我們看不到變化是,儘管OPPO Reno6系列產品的三圍、體重和前代相比基本相同,但“內在”卻出現了一些變化:比如說電池容量增大了,也內置了更好的振動馬達,因此綜合體驗是有一定提升的。
有意思的是,一向比較“佛系”的OPPO宣布,新機Reno6系列再度成為《和平精英》職業聯賽的指定用機,意味着這台手機的“遊戲屬性”再度拉滿。出現這些變化後,OPPO Reno6 Pro雖然和前作有着差不多的設計,但我們知道其內在已經不一樣。所以,OPPO Reno6 Pro用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值不值得選購?似乎值得認真地討論一番。
遊戲體驗的下限明顯提升
OPPO Reno6 Pro的硬件配置放在同價位產品中只能說是“夠用”,聯發科天璣1200芯片雖然可以跑出70萬的安兔兔分數,但絕對性能和高通驍龍8系芯片仍有差距,考慮到這個價位上一些強調性能的智能手機已經用上最好的驍龍888芯片,難免會讓人對OPPO Reno6 Pro的遊戲表現有所懷疑。

但OPPO表示,智能手機玩遊戲光看硬件還不行,軟件的優化也很重要。OPPO Reno6系列搭載的ColorOS 11.3系統採用了“無級穩幀技術”,藉助AI深度學習的能力系統可以更好地調度資源,讓遊戲幀率更加穩定。另外,大面積VC散熱系統的加入,也更有利於芯片降溫,提升幀率穩定性。
所以實際效果如何呢?先來一局《和平精英》看看。我們在“流暢”畫質、“極限”幀率的設定下玩了一局合計25分鐘的《和平精英》,從幀率曲線來看這25分鐘里OPPO Reno6 Pro表現非常不錯,幾乎成為一條直線,從結果來看平均幀達到了59.6fps,基本可以認為遊戲全程保持在60fps水準。

這可以說明,OPPO Ren6 Pro駕馭《和平精英》是沒有問題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僅限“流暢畫質”+“極限幀率”設置下的《和平精英》,因為這台手機暫時無法通過官方手段開啟更高的幀率,而從手機本身的定位來看,也不是“遊戲手機”那種追求極致表現的產品。
除了幀數表現較為穩定外,由於X軸振動馬達的加入OPPO Reno6 Pro也在《和平精英》內加入了對應的振動反饋功能,在默認設置中我們開槍、換彈手機都會出現振動,從客觀來說確實讓遊戲的體驗更加豐富。

但小雷也得說句實話,就算加入了手感不錯的X軸線性馬達,用OPPO Reno6 Pro玩《和平精英》開槍或者其他操作時的振動感受並沒有很驚艷,說白了就是“也就那樣”。
相反,小雷覺得X軸線性馬達的加入對日常體驗的提升更加明顯,比如說打字、來消息的時候手機的振動手感提升明顯,不再是過去“軟綿綿”的感覺,而OPPO的ColorOS 11.3系統還加入了“調節屏幕亮度有振動反饋”的設定,也看得出他們希望讓X軸振動馬達的出色反饋覆蓋更多場景。
綜合發熱表現、遊戲幀數和特殊功能等多個因素,我們覺得OPPO Reno6 Pro的遊戲體驗為“還算不錯”,在要求不算太高的情況下遊玩主流遊戲不成問題。但如果有更高的遊戲追求,比如90幀體驗的話,那麼購買配置更好的OPPO Reno6 Pro+在所難免,光是“解鎖90hz畫面”這一點,就讓人看高一眼。
拍照還可以玩法更豐富
拍照是OPPO Reno6 Pro的另一個主打賣點,但在硬件配置上OPPO Reno6 Pro相對前代產品並沒有明顯提升,後置相機系統的像素組合依然是64MP+8MP+2MP+2MP,而前置相機則是32MP。

OPPO Reno6 Pro的影像升級集中在軟件層面,新加入了煥採光斑人像視頻和AI煥采美妝視頻兩大功能,讓我們給小姐姐拍照片、拍視頻的時候可以有更好的體驗。
煥採光斑人像視頻這個功能不難理解,顧名思義就是讓我們在拍視頻的時候不僅能夠實現背景虛化,更能讓背景的高光點變成光斑,高級感直接拉滿。從實際測試來看,“煥採光斑人像”功能只能用於視頻拍攝,但並不挑光線,也就是說在白天或者在晚上用,效果都差不多。

實際拍攝效果如何?剛開始使用這個功能的時候,小雷覺得效果還挺“唬人”的,雖然在視覺上煥採光斑人像功能和真正大光圈相機拍出來的效果不太一樣,但的確可以帶來強大的視覺衝擊。


另外如果你拍攝時背景比較雜亂的話,那麼開啟這個功能的確可以讓畫面觀感有明顯的提升。
至於普通的靜態拍照,在基礎硬件沒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下,OPPO Reno6 Pro的表現自然沒有明顯提升,大體說還是以前OPPO Reno5 Pro的水準。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可以較好地還原場景色彩,細節和比較豐富,但受限於硬件條件,始終無法和旗艦手機相比,“表現較好”也僅限於和同價位產品對比。



在夜間成像方面OPPO Reno6 Pro的細節表現也屬於中規中矩水平,在光比不是太大的場景中顏色還原較好,但如果畫面中的光線變得雜亂,那麼畫面就會讓人覺得有些“臟”。




但整體而言,OPPO Reno6 Pro的拍照能力在多代打磨之後已經足以滿足日用需求,但焦段表現並不全能,所以綜合表現也僅限於“夠用”、“日用”,而不是擁有旗艦手機那種“創作級”的影像能力。
憑什麼讓你掏錢?
根據小雷打聽到的消息,前代產品OPPO Reno5系列銷量很不錯,這給了OPPO很大的信心。目前OPPO Reno6系列的銷量成績我們尚不清楚,未來的銷量成績如何我們也不敢妄下斷言。
從產品力的角度來看,OPPO Reno6 Pro的綜合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說處理器從高通驍龍765G提升到天璣1200,這可是從“中端芯片”到“次旗艦芯片”的跨越,在我們的測試中也發現,Reno6 Pro跑分更強,反應速度更快,遊戲表現更穩定而且溫度更低。而且一些功能短板的補足,比如說X軸線性馬達的加入讓手機用起來更加舒服,電池續航更加堅挺等等,還是有明顯感知的。

而OPPO Reno6 Pro唯一吃虧的,可能就是外觀了。需要解釋的是,這裡說的“吃虧”指的是整體設計語言、風格和顏色沒有太大變化,這可能會讓一些更在乎外觀設計的用戶覺得“大可不必”。

但對新用戶來說,OPPO Reno6 Pro的體驗提升是相當明顯的,短板的補足外加傳統優勢的延續,讓小雷覺得OPPO Reno6 Pro差不多來到了Reno系列手機的“終極形態”。
但這也反映出了一個問題,下一代Reno還要繼續延續現在的設計,只在細節上小修小補嗎?一個設計用三四代小雷覺得已經是極限了,而且Reno系列在體驗層面已經沒有太多的明顯短板,要說的話缺電少無線充算一個,總不能把Reno7的功能賣點,放在無線充電上吧?
總而言之,在產品層面OPPO Reno6 Pro在補足短板後體驗得到提升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也不會抗拒新品搭載更多的創新技術,畢竟對數碼愛好者來說,誰不喜歡耳目一新呢?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90124.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