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 Upstream Keepalive是一個Nginx的第三方Module,用於替代Nginx官方提供的Upstream模塊中的upstream directive,實現在Nginx中保持長連接的效果,從而提高Nginx在處理大量連接時的性能。下面將從使用場景、原理、配置等不同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一、使用場景
在web應用中,當客戶端發起請求時,請求會被傳遞到web server上,web server需要分配請求到相應的後端服務器處理。通常情況下,web server使用proxy_pass指令將請求轉發給後端服務器,如下所示:
location /api/ { proxy_pass http://backend; }
這時候,Nginx會建立與後端服務器的短鏈接,處理完該請求後立即關閉鏈接,這個周期會一直循環下去。但是,這會受到客戶端連接數量和服務器響應時間的限制。Nginx Upstream Keepalive的作用就是在客戶端與後端之間建立一個長連接,使得客戶端與後端服務器之間的連接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打開狀態,從而減小連接建立和關閉的開銷,提高性能。
二、原理
Nginx Upstream Keepalive模塊在處理連接時,實現了TCP連接池的功能。建立TCP連接時,Nginx會維護一個client-ip:port -> server-ip:port的列表,每次客戶端連接過來時直接從列表中取,如果有空閑的就直接取出使用,如果沒有就新建一個連接。
對於每個連接,Nginx會維護其keepalive timeout(keepalive連接的超時時間)和keepalive_requests(這個連接最多處理的請求數量),在超出這兩者的時間或請求數量後,Nginx會關閉該連接。這樣在短時間內,下次請求如果是同一個客戶端,則可以直接使用該連接,而無需再進行TCP三次握手,從而提高響應速度。
三、配置
下面是使用Nginx Upstream Keepalive模塊的配置方法:
upstream backend { server 127.0.0.1:8080; keepalive 32; }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api/ { proxy_pass http://backend; proxy_http_version 1.1; proxy_set_header Connection ""; } }
在upstream指令裡面,keepalive參數為連接池的大小,即最多可以維護多少個長連接。默認值為0,表示不啟用keepalive機制。在server指令里,proxy_set_header Connection “”指定了告訴後端服務不要關閉連接,從而實現長連接。
四、注意事項
在使用Nginx Upstream Keepalive模塊時,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 keepalive_timeout指令與proxy_read_timeout指令之間的關係:如果proxy_read_timeout指令的值小於keepalive_timeout,則長時間沒收到後端響應的請求會將連接關閉
- client_max_body_size指令與keepalive_requests指令之間的關係:如果客戶端傳輸的數據體積超過client_max_body_size,則連接會被關閉,即使keepalive_requests還未達到上限
- keepalive_timeout指令的值應該根據應用而定,不能設置得太小或太大;keepalive_requests指令的值也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定,不能設置得太小或太大
- 如果upstream里有多個server,keepalive_connections此時表示的是每個server用來緩存TCP連接的數量,即連接池的大小。因為每個server都維護一個連接池,所以對於upstream中有多個server的情況,upstream keepalive的總緩存連接數量會是三個server的keepalive_connections之和
五、總結
Nginx Upstream Keepalive模塊可以為web應用提供性能優化的功能,通過使用長連接,避免了TCP三次握手和揮手的時間消耗。在使用時需要注意keepalive_timeout、keepalive_requests、client_max_body_size指令的配置,從而實現最佳的性能。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8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