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曉兩種不同處「手機淘寶和電腦淘寶有什麼區別」

手機淘寶更名了。趕在今年618之前,淘寶官方微博於5月27日宣布“手機淘寶”正式更名為“淘寶”,安卓、蘋果iOS等系統中的應用商店同步進行了更新。這也是“手機淘寶”誕生以來的第一次更名。

手機淘寶更名為淘寶 告別“手機”限制

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眾多網友,對此都進行了各種“調侃”。比照小米花費200萬耗時3年進行LOGO更新,網友紛紛詢問,“手機淘寶”此次更名花費了多少費用。同時,更多的觀點認為,“手機淘寶”更名為“淘寶”,只是“改了個寂寞”。

真的是這樣嗎?

2008年,手機版淘寶開始上線測試,隨後,阿里巴巴逐步推出安卓、塞班、kjava等適配多個手機系統的APP版本。初期的“手機淘寶”具有商品搜索、瀏覽、購買、收藏、物流查詢、旺旺在線溝通等在線功能,是手機購物市場為數不多的可直接實現在線交易的手機購物平台。

阿里巴巴將應用軟件取名為“手機淘寶”,並在隨後的大小公開場合不斷去強調“手機淘寶”與淘寶PC端的不同,也就可以看出“手機淘寶”不僅僅是為了將其與PC端的淘寶網進行區分,也是為了表明阿里巴巴對手機端移動互聯網的看重。

2010年前後,隨着手機、4G網絡的不斷發展,在手機端進行網購已經不再是“空中樓閣”,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網的多種設想已經可以實現,但如何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還是個難題。

真正讓手機淘寶獲得爆髮式發展的是雙11和移動支付的普及。2009年,阿里巴巴開始試水“雙11”,嘗試舉辦網絡促銷活動。當年,雙11的銷售額為0.52億,僅有27家品牌參與活動,同時,銷售額基本都來自於互聯網PC端。

2012年,天貓雙11的移動端銷售額佔比還不到5%。沒有人能想到,僅僅在2年後,便有更多的人接受了在手機屏幕上進行購物的消費形式。2014年,阿里雙11移動端的銷售額佔比達到了42.6%,兩年內翻了8倍,幾乎與PC端“分庭抗禮”。

2014年是一個關鍵的節點,這一年是4G網絡商業化普及的一年,也是移動支付爆發的一年,移動支付開始滲透到日常生活,消費者開始習慣離開沉重的筆記本電腦,通過手機來進行日常消費。這些因素都加快了移動端電子商務的發展。

如果說2014年,移動端的銷售額佔比還落後於PC端,那麼在三年後的2017年,則是移動端完全反超的一年。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天貓雙11無線端佔比已經達到90%,實現了對PC端的絕對“碾壓”,而移動端購物已經成為最主流的網購方式。

搶佔移動互聯網發展機遇的並非阿里巴巴一家。2011年左右,京東推出移動客戶端APP“京東商城”,開始將業務拓展到移動互聯網領域。隨後,國美、蘇寧等紛紛跟進。根據企業公開數據顯示,在2014年雙十一當天,京東移動端佔比達到了40%,國美在線移動端訂單量同比增長1050%,成交佔比43%。截至11日當天下午6點,蘇寧易購移動端佔比38.9%。

到2017年,幾家主要電商平台的移動端佔比也都達到了90%左右。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並沒有完全抹殺其他的消費方式,反而讓電商平台關注到線下門店消費體驗的重要性。電商平台也在這一年開始發力線下,推進全渠道發展,開啟“新零售元年”。

在2017年雙11期間,蘇寧易購門店同比增長 47%,線上線下結合已初見成效。天貓在國內外布局超 100 萬商家,打通線上線下 52 大核心商圈、60 萬家零售小店、5 萬家金牌小店、近 10 萬家 智慧門店、4000 家天貓小店,此外,天貓還聯合百餘家品牌在全國 1大城市開出 60 家快閃店。

2017年,京東除了在全國擁有數十萬家京東便利店以外,也在線下布局了超過160家京東之家和京東專賣店、近200家京東母嬰體驗店、超過1700家京東幫服務店,超過5000家京東家電專賣店等。而作為家電零售商,本身就擁有線下優勢的蘇寧通過全國30家雲店和1000家易購直營店,實現購物零時差。

從2018年起,電商平台在對外的數據公布中便不再特彆強調移動端銷售額佔比。目前,除了淘寶、京東、蘇寧外,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許多移動互聯網原生電商也不斷湧現。原本依託於互聯網的電商平台開始成為手機應用端的必備軟件,對於消費者來說,手機端的電商APP已經成為了日常消費的必選項。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手機淘寶”已經沒有再強調“手機”的必要。

從行業格局來看,阿里巴巴不僅面臨著老對手京東的競爭壓力,同時也需要應對以“團購”形式而崛起的拼多多以及以“興趣電商”作為定位的抖音等新玩家。阿里巴巴也需要根據市場形式不斷調整自身的內部業務,以應對市場競爭的需要。

“手機淘寶”的業務範圍已經從原來簡單的購物平台發展到現在涵蓋直播、短視頻、社區等多種業務內容的綜合承接平台。在未來的發展中,如何更好的協調內部力量,更有針對性的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探索能夠幫助商家更好發展的商業模式,以便更好的保持市場份額,這些都成為了阿里巴巴需要考慮的問題。

同時,電商平台的業務也不再僅僅局限在線上。近年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方面不斷進行嘗試,聯動線上線上,打通品牌會員權益,推進新技術在線下場景的落地。“手機淘寶”也成為了聯動線上線上的重要入口。

“手機淘寶”去掉“手機”兩個字,讓“手機淘寶”成為“淘寶”,未來業務的發展更有想象空間。這既是對過去十年深耕移動互聯網階段的一次“告別”,也是對未來新發展階段的正式啟動。

值得關注的是,在“手機淘寶”更名的同時,淘寶特價版也隨後更名為“淘特”,負責人為阿里巴巴合伙人、淘寶事業部總經理汪海。汪海表示,淘特不止將繼續保持特價優勢,還要把四“特”作為基本標準——特便宜、特簡單、特地道、特放心,加大源頭“特供”特價好貨力度。根據這一定位,可以看出淘特這也是阿里巴巴深耕下沉市場,直面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玩家的業務平台產品。

在汪海看來,用戶低價需求和高價需求都是存在,阿里需要用不同的APP去承載不同的消費需求,這樣用戶在阿里整體購買的黏性才會更強。這可能也會是阿里巴巴未來業務發展的一個趨勢。

這麼看的話,如果有一天“手機天貓”也宣布更名也是有可能的。畢竟,現在已經不是需要再特彆強調“手機”的發展階段,而阿里巴巴也需要拋掉“手機”的限制,去發現更多的可能。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8825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3 13:43
下一篇 2024-12-23 13:4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