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Redis
Redis是一個使用ANSI C編寫的開源、支持網絡、基於內存、可選持久性的鍵值對存儲數據庫,常用作緩存、消息隊列和排行榜等。
二、Redis中的Key
Redis是一種鍵值對的存儲數據庫,鍵的類型只能為String,值的類型可以是String、List、Set、Hash、Sorted Set。Redis 的 Key 存在的形式是二進制安全的,也就是說,任何二進制序列都可以作為鍵。
在實際應用中,Redis的key一般包含業務前綴和具體表示業務含義的標識,例如”user:{id}”, “order:{id}”等。
三、模糊查詢
Redis支持通配符 “*” 和 “?”,可以通過通配符進行模糊查詢。
“*”表示匹配0個或多個字符,”?”表示匹配1個字符。
/** * 模糊查詢redis中的key * * @param keyPattern key匹配模式,例如:"user:*" * @return 匹配成功的key列表 */ public Set<String> keys(String keyPattern) { Jedis jedis = jedisPool.getResource(); try { return jedis.keys(keyPattern); } finally { jedis.close(); } }
四、快速尋找Redis中的key前綴
在實際應用中,Redis中的key數量非常大,如果使用keys方法進行模糊查詢,可能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可以使用Redis中的scan命令進行迭代查詢,每次迭代返回匹配成功的key。
/** * 迭代查詢redis中的key前綴 * * @param prefix key前綴,例如:"user:" * @return 匹配成功的key列表 */ public Set<String> scan(String prefix) { Jedis jedis = jedisPool.getResource(); ScanParams params = new ScanParams().match(prefix + "*"); String cursor = ScanParams.SCAN_POINTER_START; Set<String> keys = new HashSet<>(); do { ScanResult<String> scanResult = jedis.scan(cursor, params); keys.addAll(scanResult.getResult()); cursor = scanResult.getCursor(); } while (!cursor.equals(ScanParams.SCAN_POINTER_START)); return keys; }
使用scan命令進行迭代查詢,可以大大減少掃描Redis的key數量,提高查詢效率。
五、其他注意事項
在使用Redis時,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避免存儲過大的數據,盡量使用短小的key和value。
- 使用必要的數據結構及算法,例如使用Hash存儲一些結構化的數據,使用Sorted Set進行按分值排序等。
- 避免頻繁的使用keys方法進行模糊查詢,使用scan命令進行迭代查詢。
- 合理設置Redis的過期時間,避免緩存雪崩。
- 使用連接池進行連接管理,避免頻繁創建和銷毀連接,影響性能。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8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