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java 獲取數組的首地址?
- 2、java首地址?
- 3、Java中集合對象名是集合的首地址嗎?為什麼打印出來是集合每個元素的首地址?
- 4、Java對象的引用中存放的到底是對象的首地址還是散列碼?
- 5、java里 數組名實際上也是存儲的數組的首地址嗎?
- 6、在java中定義了對象,輸出結果總是首地址,為什麼???已經用構造函數初始化過了。。。
java 獲取數組的首地址?
獲取他的首地址?我咋沒明白呢。如果你要深究的話,這個就是數組是虛擬機申請的一個連續的空間。這個在堆棧中分別存放着,地址和值。如果你賦值給int,那麼就是將int的地址指向了該數組中具體的數據地址。如果你還不清楚的話,就跟你解釋不鳥了。這個說起來也有點麻煩。
java首地址?
對象的首地址是它在內存中存放的起始地址,它後面的地址是用來存放它所包含的各個屬性的地址,所以內存中會用多個內存塊來存放對象的各個參數,而通過這個首地址就可以找到該對象,進而可以找到該對象的各個屬性。
Java中集合對象名是集合的首地址嗎?為什麼打印出來是集合每個元素的首地址?
是這樣的 我來告訴你 ,定義了一個ArrayList的容器array 然後這個容器里只能放Goods類型的變量 GOOds這個類裡面的對象
如果你不使用泛型 就會調用ArrayList他爺爺的toString 因為ArrayList沒有 他爸爸也沒有 只能他爺爺用toString
但是你使用泛型了 就會調用GOODs裡面的toString 所以你只需要在GOODs裡面覆蓋一個toSTring方法就行
Java對象的引用中存放的到底是對象的首地址還是散列碼?
首先,可以確定這兩個肯定不是同一個對象
System.out.println(s1 == s2); 比較的是地址值,這句話打印出來的結果是false已經驗證了。
s1和s2的散列碼是一樣的,是因為在java.lang.String類中將Object類的hashCode()方法覆寫了。
Object類中的hashCode()返回的是通過將該對象的內部地址轉換成一個整數也就是哈希碼,由於每個對象的內存地址都不一樣,所以哈希碼也不一樣。
但是在String類中覆寫的hashCode()方法
String 對象的哈希碼根據以下公式計算:
s[0]*31^(n-1) + s[1]*31^(n-2) + … + s[n-1]
使用 int 算法,這裡 s[i] 是字符串的第 i
個字符,n 是字符串的長度,^ 表示求冪。(空字符串的哈希值為 0。)
你的s1,s2都是“hello”,由此算法計算的hashCode必然是一樣的。
至於引用中存放的到底是對象的首地址還是散列碼,我沒看過相關文檔。
不過既然s1,s2是不同的字符串對象的引用,並且hashCode是一樣的,如果說引用中存放的是hashCode,那麼該怎麼區分?
java里 數組名實際上也是存儲的數組的首地址嗎?
java里數組名是數組類對象的引用類型變量的名字,引用類型變量的值是數組類某個對象的句柄。也就是說,它是標識一個數組類型的對象。
在java中定義了對象,輸出結果總是首地址,為什麼???已經用構造函數初始化過了。。。
直接打印對象,是調用了下引用,就是個地址啊,打開eclipse,到你的類中,點右鍵,source裡面的toString()方法點下,自動出了toString方法,再打印就是對象中各個成員變量的名字和值,否則的話直接print.(對象名)是調用了系統默認加的toString方法,而你要是不重寫toString()方法,系統默認是打印地址的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8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