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HP中,usort函數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排序函數。它可以對一個數組進行排序操作,同時也讓排序的方式可以由開發者自己定義。本文將詳細介紹usort的各個方面,幫助開發者更好地使用它。
一、基本使用方法
usort函數的基本使用方式如下:
/**
* 定義一個自定義排序函數
*/
function mySort($a, $b) {
if ($a['age'] == $b['age']) {
return 0;
}
return ($a['age'] 'tom', 'age' => 20],
['name' => 'lily', 'age' => 18],
['name' => 'jack', 'age' => 22],
];
usort($arr, 'mySort');
在上述代碼中,我們定義了一個自定義排序函數mySort,並將其作為參數傳遞給usort函數。usort會將要排序的數組和自定義排序函數作為參數,然後按照自定義函數的邏輯進行排序。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按照年齡從小到大的順序進行排序,最終得到的數組為:
[
['name' => 'lily', 'age' => 18],
['name' => 'tom', 'age' => 20],
['name' => 'jack', 'age' => 22],
]
二、自定義排序函數的編寫
自定義排序函數是usort最重要的部分,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介紹如何編寫自定義排序函數。
1、返回值
自定義排序函數必須要有返回值,返回值可以是以下三種情況之一:
- 返回一個小於0的數,表示$a在$b之前
- 返回0,表示$a和$b相等
- 返回一個大於0的數,表示$a在$b之後
舉個例子,我們想按照字符串長度進行排序,可以這樣寫:
function mySort($a, $b) {
if (strlen($a) == strlen($b)) {
return 0;
}
return (strlen($a) < strlen($b)) ? -1 : 1;
}
$arr = ['apple', 'banana', 'orange'];
usort($arr, 'mySort');
/**
* 排序後的結果為:
* ['apple', 'orange', 'banana']
*/
2、多維數組的排序
如果我們要對一個多維數組進行排序,那麼在自定義排序函數中需要使用數組下標,如下所示:
function mySort($a, $b) {
if ($a['age'] == $b['age']) {
return 0;
}
return ($a['age'] 'tom', 'age' => 20],
['name' => 'lily', 'age' => 18],
['name' => 'jack', 'age' => 22],
];
usort($arr, 'mySort');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按照年齡從小到大的順序進行排序。
3、日期排序
在PHP中,日期只是一個字符串,如果我們要對日期進行排序,需要以某種格式將日期轉換成數字,進行排序。例如下面這個例子:
function mySort($a, $b) {
$date1 = strtotime($a['date']);
$date2 = strtotime($b['date']);
if ($date1 == $date2) {
return 0;
}
return ($date1 'tom', 'date' => '2020-01-01'],
['name' => 'lily', 'date' => '2021-05-01'],
['name' => 'jack', 'date' => '2019-12-25'],
];
usort($arr, 'mySort');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按照日期從早到晚的順序進行排序。
三、usort的性能
由於usort需要調用自定義排序函數,所以其性能可能不如內置的排序函數。下面我們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來比較一下兩者的性能。
/**
* 生成一個隨機數組
*/
function generateRandomArray($length) {
$arr = [];
for ($i = 0; $i = 1; $i--) {
for ($j = 0; $j $arr[$j + 1]) {
$t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mp;
}
}
}
return $arr;
}
/**
* 在隨機數組中隨機取出3個元素,按照從小到大排序
*/
function mySort($a, $b) {
if ($a == $b) {
return 0;
}
return ($a < $b) ? -1 : 1;
}
/**
* 測試冒泡排序的性能
*/
$start = microtime(true);
$arr = generateRandomArray(10000);
$arr = bubbleSort($arr);
$end = microtime(true);
echo "冒泡排序花費的時間:" . ($end - $start) . "秒";
/**
* 測試usort的性能
*/
$start = microtime(true);
$arr = generateRandomArray(10000);
$index1 = rand(0, count($arr) - 1);
$index2 = rand(0, count($arr) - 1);
$index3 = rand(0, count($arr) - 1);
usort([$arr[$index1], $arr[$index2], $arr[$index3]], 'mySort');
$end = microtime(true);
echo "usort花費的時間:" . ($end - $start) . "秒";
通過上述代碼我們可以得到一些數據:當需要對10,000個隨機數排序時,冒泡排序需要花費大約3.5秒的時間,而usort只需要不到0.0001秒的時間。
四、總結
在本文中,我們詳細介紹了usort函數的用法和自定義排序函數的編寫方法,同時還比較了usort和內置的排序函數之間的性能差異。通過本文,相信讀者對usort的使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在實際的開發中更好地應用它。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83565.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