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JAVA的If語句?
- 2、java if語句
- 3、java的if語句怎麼用
- 4、java中if判斷中,3個條件滿足怎麼寫
- 5、java語言if語句三種形式分別在什麼時候使用
- 6、關於java中的if語句
JAVA的If語句?
原因:沒有加else
修改後代碼: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語句的第一種格式: if(條件表達式) { 執行語句; }*/
int x=1;
if(x1) {
System.out.println(“Yes”); //如果為真,則輸出“Yes”
}
else {
System.out.println(“over”);
}
}
}
運行結果:
java if語句
條件語句,是程序中根據條件是否成立進行選擇執行的一類語句,這類語句在實際使用中,難點在於如何準確的抽象條件。例如實現程序登錄功能時,如果用戶名和密碼正確,則進入系統,否則彈出“密碼錯誤”這樣的提示框等。
本部分對於條件語句的介紹,重點在於語法講解和基本的使用,更詳細的使用參看後續的綜合示例部分。
在Java語言中,條件語句主要有兩類語法:if語句和switch語句。
1 、if語句
if關鍵字中文意思是如果,其細緻的語法歸納來說總共有三種:if語句、if-else語句和if-else if-else語句,下面分別進行介紹。
1.1 if語句
該類語句的語法格式為:if(條件表達式)
功能代碼;語法說明:if是該語句中的關鍵字,後續緊跟一對小括號,該對小括號任何時候不能省略,小括號的內部是具體的條件,語法上要求該表達式結果為boolean類型。後續為功能的代碼,也就是當條件成立時執行的代碼,在程序書寫時,一般為了直觀的表達包含關係,功能代碼一般需要縮進。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1、 這裡的功能代碼只能是一行,關於多行結構的功能代碼,後續將說明。
2、 if(條件表達式)後續一般不書寫分號if語句的執行流程為:如果條件表達式成立,則執行功能代碼,如果條件表達式不成立,則不執行後續的功能代碼。
示例代碼:
int a = 10;
if(a = 0)
System.out.println(“a是正數”);
if( a % 2 == 0)
System.out.println(“a是偶數”);
在該示例代碼中,第一個條件是判斷變量a的值是否大於等於零,如果該條件成立則執行輸出,第二個條件是判斷變量a是否為偶數,如果成立也輸出。
注意以下代碼的執行流程:
int m = 20;
if( m 20)
m += 20;
System.out.println(m);
按照前面的語法格式說明,只有m+=20;這行代碼屬於功能代碼,而後續的輸出語句和前面的條件形成順序結構,所以該程序執行以後輸出的結果為20.如果當條件成立時,需要執行的語句有多句,則可以使用語句塊來進行表述,語法格式如下:
if(條件表達式){
功能代碼塊;
}
使用這種語法格式,使用一個代碼塊來代替前面的功能代碼,這樣可以在代碼塊內部書寫任意多行的代碼,而且也使整個程序的邏輯比較清楚,所以在實際的代碼編寫中推薦使用該種邏輯。
1.2 if-else語句
if-else語句實現了封閉的條件,在程序中使用的更加常見。其中else關鍵字的作用是“否則”,即條件不成立的情況。
if-else語句的語法格式如下:
if(條件表達式)
功能代碼1;
else
功能代碼2;
語法說明:其中前面的部分和if語句一樣,else部分後面是功能的代碼,按照該語法格式,功能代碼只能有一句。
執行順序:如果條件成立,則執行if語句中的功能代碼1,否則執行else中的功能代碼2.示例代碼為:
int n = 12;
if(n % 2 != 0)
System.out.println(“n是奇數”);
else System.out.println(“n不是奇數”);
則因為n%2的值是0,條件不成立,則執行else語句的代碼,程序輸出“n不是奇數”。
在實際使用時,為了結構清楚,以及可以在功能代碼部分書寫多行代碼,一般把功能代碼部分使用代碼塊,則語法格式為:
if(條件表達式){
功能代碼塊
}else{
功能代碼塊
}
當程序中有多個if時,else語句和最近的if匹配。示例代碼:
if(條件1)
功能代碼1;
if(條件2)
功能代碼2;
else功能代碼3;
則這裡的else語句和條件2對應的if語句匹配,前面的條件1是一個獨立的語句。在實際代碼中,可以使用大括號使整個程序的結構更加清楚。
對於if-else語句來說,因為if的條件和else的條件是互斥的,所以在實際執行中,只有一個語句中的功能代碼會得到執行。
在實際開發中,有些公司在書寫條件時,即使else語句中不書寫代碼,也要求必須書寫else,這樣可以讓條件封閉。這個不是語法上必須的。
1.3 if-else
if-else語句在現實中,有些時候的條件不是一個,而是一組相關的條件,例如將阿拉伯數字轉換為中文大寫,根據分數轉換為對應的等級等,都是多條件的結構,在程序中為了避免寫多個if語句的結構,提供了一類專門的多分支語句,這就是if-else if-else語句。
if-else if-else語句的語法格式為:
if(條件1)
功能代碼1;
else if(條件2)
功能代碼2;
else if(條件3)
功能代碼3;
……
else功能代碼;
語法說明:
1、 else if是else和if兩個關鍵字,中間使用空格進行間隔。
2、 條件1到條件n都是boolean類型
3、 else if語句可以有任意多句
4、 最後的else語句為可選
5、 如果功能代碼部分不是語句塊,也就是不用大括號,就只能寫一句。
執行流程:當條件1成立時,則執行功能代碼1;當條件1不成立且條件2成立時,則執行功能代碼2;如果條件1、條件2都不成立且條件3成立,則執行功能代碼3,依次類推,如果所有條件都不成立,則執行else語句的功能代碼。其執行流程的流程圖如上所示。
下面是一個實現根據月份的值,輸出該月份包含的日期數,2月份全部輸出28,不考慮閏年的示例代碼:
int month = 3;
int days = 0; //日期數
if(month == 1){
days = 31;
}else if(month == 2){
days = 28;
} else if(month == 3){
days = 31;
} else if(month == 4){
days = 30;
} else if(month == 5){
days = 31;
} else if(month == 6){
days = 30;
} else if(month == 7){
days = 31;
} else if(month == 8){
days = 31;
} else if(month == 9){
days = 30;
} else if(month == 10){
days = 31;
} else if(month == 11){
days = 30;
} else if(month == 12){
days = 31;
}
System.out.println(days);
再來看一個示例代碼,該代碼的功能是實現將百分制的成績轉換為A、B、C、D和E,代碼如下:
int score = 87;
if(score = 90){
System.out.println(‘A’);
} else if(score = 80){
System.out.println(‘B’);
} else if(score = 70){
System.out.println(‘C’);
} else if(score = 60){
System.out.println(‘D’);
} else{
System.out.println(‘E’);
}
從該代碼中可知,每個else if語句在書寫時是有順序的,在實際書寫時,必須按照邏輯上的順序進行書寫,否則將出現邏輯錯誤。
if-else if-else語句是Java語言中提供的一個多分支條件語句,但是在判斷某些問題時,會書寫的比較麻煩,所以在語法中提供了另外一個語句——switch語句來更好的實現多分支語句的判別。
—–參考資料:
java的if語句怎麼用
if(con1){
code1
}else{
code2
}
con1是一個條件 ,返回類型為布爾,如1==2[返回false]
code1表示con1成立 即返回true 執行的代碼塊
code2表示code不成立 即返回false 執行的代碼塊
java中if判斷中,3個條件滿足怎麼寫
1.單分支if
語法:
if(符合條件){
執行語句;
}
登錄後複製
符合條件——必要參數,表示最後返回的結果必須是一個布爾值。可以只是一個布爾值變量或者常量,也可以是使用關係或布爾運算符的表達式。
執行語句——可選參數。可以是一條或多條語句,當表達式的值為true時執行這些語句。
例:創建類,在主方法中定義變量english,並通過使用單分支if語句判斷變量的值決定輸出結果。
int english=70;//聲明、賦值
if(english60){//判斷english是否大於60
System.out.println(“英語及格”);//如果條件成立,則執行語句輸出結果
}
登錄後複製
2.雙分支if(最常用的一種形式,能針對某種條件有選擇地做出處理)
語法:
if(符合語句){
執行語句1;
}
else{
執行語句2;
}
登錄後複製
例:創建類,在主方法中定義變量math,並通過使用雙分支if語句判斷變量的值決定輸出結果。
int math=90;//聲明、賦值
if(math60){//使用if語句判斷條件
System.out.println(“數學及格”);//條件成立時,執行語句1輸出結果
}else{
System.out.println(“數學沒有及格”);//條件不成立時,執行語句2輸出結果
}
登錄後複製
3.多重條件if
——用於針對某一事件的多種情況進行處理。(通常表現為“如果符合條件1則執行條件1,否則如果符合條件2則執行條件2,以此類推”)
語法:
if(符合條件1){
執行語句1;
}else if(符合條件2){
執行語句2;
}
……
else(符合條件n){
執行語句n;
}
登錄後複製
符合條件1~符合條件n——必要參數。可以由多個表達式組成,但最後返回的結果必須為boolean類型。
執行語句——可以是一條或多條語句,當條件表達式1的值為true時,則執行語句1;當條件表達式2的值為true時,則執行語句2,以此類推。
例:創建類,在主方法中定義變量num,並通過使用多重條件if語句判斷變量的值決定輸出結果。
int num=20;//聲明、賦值
if (num30){//判斷變量x是否大於30
System.out.println(“a的值大於30”);//條件1成立時,執行語句1輸出結果
}else if (x15){//判斷變量num是否大於15
System.out.println(“a的值大於15,但小於30”);//條件2成立時,執行語句2輸出結果
}else if (x0){//判斷變量num是否大於0
System.out.println(“a的值大於0,但小於15”);//條件3成立時,執行語句3輸出結果
}else{
System.out.println(“a的值小於0”);//當以上條件都不成立時,執行語句輸出結果
}
登錄後複製
4.嵌套條件結構
語法:
if(符合語句1){
if(符合語句2){
執行語句1;
}
else{
執行語句2;
}
}
else{
if(符合語句3){
執行語句3;
}
else{
執行語句4;
}
}
登錄後複製
java語言if語句三種形式分別在什麼時候使用
java中if三種形式分別為if(){}、if(){}else{}、if(){}else if(){}else if(){}…else{}
第一種:if(){}
當符合某種條件時需要額外的執行步驟時,使用if(){}而不需要用else{},如jdbc中關閉連接時:
if(con !=null){//即當con對象不為空時,需要執行 con.close();
con.close();
}
第二種:if(){}else{}
int i=9;
if(i9){
System.out.println(“i小於9”);
}else{
System.out.println(“i不小於9”);
}
這種情況可以使用三目運算符:
String s=i9 ? “i小於9” : “i不小於9”;
System.out.println(s);
第三種:if(){}else if(){}else{}
int i=9;
String s=null;
if(i==1){
s=”i等於1″;
}else if(i==2){
s=”i等於2″;
}else if(i==3){
s=”i等於3″;
}else{
s=”i不等於1、2、3,那究竟等於幾呢?”;
}
System.out.println(s);
這種情況可以用
switch(i){
case 1:
s=”i等於1″;
break;
case 2:
s=”i等於2″;
break;
case 3:
s=”i等於3″;
break;
default :
s=”i不等於1、2、3,那究竟等於幾呢?”;
break;//這個break語句可以省略
}
關於java中的if語句
boolean是指布爾型的值,對於number10這個表達式,假設number=9,那麼number10對應的布爾值就是true,假設number=11,那麼number10對應的布爾值就是false,也就是說if後面的括號里只要是個布爾值就行,舉個例子,說明兩者的共同之處
if(number10){…}
等價於
boolean b;
b=number10;
if(b){…}
不明白的話繼續問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8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