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投大師李錄減持,比亞迪還行么?

價投大師李錄減持,比亞迪還行么?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近日,根據港交所披露,李錄旗下的喜馬拉雅資本連續兩日減持比亞迪H股,共計1077.15萬股,涉資24.39億港元。喜馬拉雅資本的比亞迪持股佔比由7.03%降至6%,雖說減持份額不大,卻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引發了對比亞迪乃至新能源車行業的價值判斷。

作為在2003年就開始買入並持有比亞迪的中國價值投資大佬,李錄減持傳遞出的信號按價值投資的框架分析不外乎兩種原因,一種是比亞迪的基本面發生了變化,另一種是比亞迪的估值較高。

不論那種情況都說明看多、做多比亞迪的邏輯慢慢發生了變化,多空對壘較量已經展開,籌碼開始漸漸鬆動。

不簡單的比亞迪

追溯比亞迪的起源要回到1995年,最初公司主要以生產二次充電電池為主要業務,經過二十餘年發展,現在業務涵蓋多個產業,在進入新能源車領域後,受益於整個新能源車行業高速發展的紅利,在2020年實現凈利潤42億,股價開始飛速上升。

目前汽車業務是比亞迪的核心業務,擁有超50款車型,在2018年銷量最高時達52萬輛。汽車業務又分為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兩大板塊,其中新能源汽車分為王朝家族和e系列兩條產品線,王朝家族先後推出的秦、唐、宋、元、漢五款車型已經成為市場爆款,也讓比亞迪成為國內領先的新能源車企。

電子業務是比亞迪的第二大業務,包括精密部件的製造和組裝,涉及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新型智能產品、汽車智能系統、醫療健康四大領域,主要客戶包括華為、三星、蘋果、小米、vivo等,是比亞迪踐行技術為王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池業務包含二次充電電池和光伏產品,是比亞迪的第三大業務。比亞迪對二次充電電池實行了全產業鏈布局,從礦產資源開發到電池包產出,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和技術積累,目前產品涵蓋鎳氫電池、鈷酸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電池等,應用於手機、電動汽車、儲能及其他便攜式電子設備等領域。

從公司經營層面看,2020年比亞迪實現收入約1565億元,同比增長22.59%,三大業務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64%、38.34%和7.72%。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凈利潤也有了顯著增長,扣非凈利潤為29億,同比增長1181%,但這樣的增長能否持續下去卻還是未知數。

偉大源於選擇

解析比亞迪的飛速成長,和選對戰略有很大關係,這一戰略就是進入貼合時代浪潮的新能源行業。時間進入2020年,新能源車整體銷量開始加速度攀升,行業中的多種現象都說明,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到來。

一方面是市場的火熱。通過數據來看,自從進入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突破300萬輛,達到331.1萬輛,同比增長57.54%,市場滲透率為4.25%,2015至2020年複合增速為43.37%,數據說明我們正在加速進入新能源車時代。

中國市場更是處於領先態勢。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滲透率為5.4%,佔據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41.3%,2015至2020年複合增速為32.8%。據中汽協預測,2021年汽車銷量將達2630萬輛,同比增長4%左右。

另一方面是相關公司股價的快速上升。隨着比亞迪持續領跑中國新能源車市,在中國車市向新能源轉型趨勢十分確定的情況下,比亞迪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其市場預期也更為確定,反映到二級市場層面,就是股價不斷攀升走高。

從盤面來看,比亞迪的股價由2020年年初的48元漲至目前222元左右,漲幅362%,總市值6378億。除此之外還有新能源行業相關的龍頭公司,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由2020年年初的108元漲至目前的531元,漲幅391%,充分說明資本市場對新能源行業的持續看好。

火熱比亞迪,不止一面

了解完比亞迪和新能源行業的大致情況,李錄減持比亞迪的具體原因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出整個行業面臨著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對於比亞迪來說,在火熱的市場背後暗藏着危機。

首先,是資金的不斷湧入推高了估值。現在的比亞迪市盈率TTM為146,寧德時代是181,這樣的市盈率可以說非常高了,雖然A股優質賽道的估值普遍比較高,另外在全球貨幣寬鬆政策影響下,市場熱錢較多,過高的估值還是存在較大的風險,高處不勝寒。

其次,是市場熱度帶來的高度競爭。目前新能源車行業已經進入激烈競爭的態勢,各路資本紛紛進場,國外有特斯拉和一眾老牌車企的新能源車產品,國內有蔚來、理想還有小鵬這樣的造車新勢力,隨着產能的持續放量和需求的增加,未來競爭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

最後,是不穩定的產業發展現狀。比亞迪的市值在整車製造領域裡排名第一,但其盈利能力卻不是特別理想,通過近幾年盈利表現來看,還沒有進入到成熟穩定的階段,業績起伏較大,未來能否保持盈利穩定還有着巨大的不確定性。

未來依舊閃耀

雖然目前大環境對比亞迪有一定不利影響,成長的不確定性較大,但放眼未來還是有些因素可以支撐公司繼續向前發展。

一方面是趨勢的向好。在新能源車方面,未來新能源車的市場還將不斷增長,隨着新能源車技術的不斷提升,基本可以滿足人們的日常出行需求,其市場也處于飛速增長中,從宏觀環境來看,到2030年我國新能源車的市場佔比將達70%,而比亞迪也將受益於這一市場的增長。

另外是電子業務方面,據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發表報告預測,2021年全球手機生產總量將增加9%到13.6億部,5G智能手機出貨量預期將翻倍到大約5億部,市場滲透率也會提升至37%,全球筆記本電腦的出貨量有望增長至2.17億台,同比增加8.6%,而比亞迪在電子業務的充分布局也將吸收這一市場紅利。

另一方面是比亞迪的技術優勢。比亞迪開創了刀片電池技術,通過結構創新,在成組時可以跳過模組,大幅提高了體積利用率,最終達成在同樣空間內裝入更多電芯的設計目標。

相較傳統電池包,刀片電池的體積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也就是說續航里程可提升50%,緩解傳統電池電量不足造成的里程焦慮。

綜合來看,比亞迪是一家擁有先進生產技術的製造業公司,也是新能源車領域炙手可熱的明星,實力不可小覷,但未來企業價值成長的延續性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擾。

這次價值投資大師李錄減持後造成的負面影響還在持續中,也引發了市場對比亞迪價值含量的思考。新能源車行業無疑會帶來巨大的變革,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但這場變革沒有徹底完成前,一切都還處於混沌階段。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8212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1 13:21
下一篇 2024-12-21 13:2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