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是一種開源的、高級的、解釋性的動態編程語言。Python語言被廣泛應用於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數據處理、科學計算、Web開發、遊戲開發等領域中。Python語言由於具有簡單易學、代碼簡潔等特點,在越來越多的領域中被優先選擇。
表達式是Python程序的基礎。程序由一系列語句構成,表達式是構成語句的基礎單元。表達式可以是對數據進行計算的形式,也可以是返回某個值的函數調用的形式,還可以是變量與值的組合。
在Python中,表達式可以分為數學運算表達式、邏輯運算表達式、賦值表達式和函數調用表達式。下面我們將分別介紹這四種表達式,並且給出代碼示例。
一、數學運算表達式
在Python中,數學運算表達式包括加、減、乘、除、冪、取余等運算。數學運算符號的使用與其他編程語言相同。
代碼示例:
a = 10 b = 20 # 加法運算 c = a + b print("a + b 的值為:", c) # 減法運算 c = a - b print("a - b 的值為:", c) # 乘法運算 c = a * b print("a * b 的值為:", c) # 除法運算 c = a / b print("a / b 的值為:", c) # 冪運算 c = a ** 2 print("a 的平方為:", c) # 取余運算 c = b % a print("b 對 a 取余的值為:", c)
下面是代碼輸出結果:
a + b 的值為: 30 a - b 的值為: -10 a * b 的值為: 200 a / b 的值為: 0.5 a 的平方為: 100 b 對 a 取余的值為: 0
二、邏輯運算表達式
在Python中,邏輯運算包括與、或、非等運算。Python中的布爾類型變量有True和False兩個值,而且這兩個值都是關鍵字,它們只有一個拼寫。
代碼示例:
a = 10 b = 20 if (a and b): print("變量 a 和 b 都為 true") else: print("變量 a 或 b 有一個不為 true") if (a or b): print("變量 a 和 b 中至少一個為 true") else: print("變量 a 和 b 都不為 true") # 修改變量 a 的值 a = 0 if (a and b): print("變量 a 和 b 都為 true") else: print("變量 a 或 b 有一個不為 true") if (a or b): print("變量 a 和 b 中至少一個為 true") else: print("變量 a 和 b 都不為 true")
下面是代碼輸出結果:
變量 a 和 b 都為 true 變量 a 和 b 中至少一個為 true 變量 a 或 b 有一個不為 true 變量 a 和 b 中至少一個為 true
三、賦值表達式
在Python中,賦值語句是將數據保存在變量中的最基本方式。在Python中,可以使用“=”號將某個值賦給變量。
代碼示例:
counter = 100 # 整型變量 miles = 1000.0 # 浮點型變量 name = "John" # 字符串 print(counter) print(miles) print(name)
下面是代碼輸出結果:
100 1000.0 John
四、函數調用表達式
在Python中,函數是一段可以重複使用的代碼片段,函數可以接受輸入數據併產生輸出。在Python中,函數可以不需要參數,也可以帶有多個參數。
代碼示例:
# 定義函數 def printme(str): "打印任何傳入的字符串" print(str) return # 調用函數 printme("我要調用用戶自定義函數!") printme("再次調用同一函數")
下面是代碼輸出結果:
我要調用用戶自定義函數! 再次調用同一函數
總結
本文針對Python中的四種表達式進行了詳細介紹。數學運算表達式包括加、減、乘、除、冪、取余等運算。邏輯運算表達式包括與、或、非等運算。賦值表達式是將值賦予變量的操作。函數調用表達式是調用函數並傳入參數的操作。掌握Python表達式的使用,是Python編程的基礎,可以幫助我們輕鬆地完成Python編程任務。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79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