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在c語言中如何使用遞歸函數
遞歸,是函數實現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很多程序中都或多或少的使用了遞歸函數。遞歸的意思就是函數自己調用自己本身,或者在自己函數調用的下級函數中調用自己。
遞歸之所以能實現,是因為函數的每個執行過程都在棧中有自己的形參和局部變量的拷貝,這些拷貝和函數的其他執行過程毫不相干。這種機制是當代大多數程序設計語言實現子程序結構的基礎,是使得遞歸成為可能。假定某個調用函數調用了一個被調用函數,再假定被調用函數又反過來調用了調用函數。這第二個調用就被稱為調用函數的遞歸,因為它發生在調用函數的當前執行過程運行完畢之前。而且,因為這個原先的調用函數、現在的被調用函數在棧中較低的位置有它獨立的一組參數和自變量,原先的參數和變量將不受影響,所以遞歸能正常工作。程序遍歷執行這些函數的過程就被稱為遞歸下降。
程序員需保證遞歸函數不會隨意改變靜態變量和全局變量的值,以避免在遞歸下降過程中的上層函數出錯。程序員還必須確保有一個終止條件來結束遞歸下降過程,並且返回到頂層。
c語言中,什麼是函數的遞歸,能舉個例子么
所謂遞歸,說的簡單點,就是函數自己調用自己,然後在某個特定條件下。結束這種自我調用。
如果不給予這個結束條件,就成了無限死循環了。這樣這個遞歸也就毫無意義了。
如下面問題
1 1 2 3 5 8 13 21 ……..n
分析可以看出, i 表示第幾個數, n 表示該數的值
當i = 1 時, n = 1;
當i = 2 時, n = 1;
當i = 3 時 n = i1 + i2;
當i = 4 時 n = i2 + i3
所以可以寫個函數
int fun(int n) // 這裡的n代表第幾個數
{
if(1 == n || 2 == n) // 第一個數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fun(n – 1) + fun(n – 2); // 這裡就是自己調用自己,形成循環自我調用。
}
}
註: 以上代碼只是用來演示遞歸,不包含錯誤校驗。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該代碼不夠健壯。
如此,就完成了遞歸。你就可以求得第n個數了。
何時考慮使用遞歸。
當你分析一個問題的時候,發現這個問題,是一個自我循環時,而且這個自我循環到一個給定值,就可以終止的時候,你就快要考慮遞歸了。
C語言中自我遞歸的幾個例子
遞歸主要元素:入口,遞歸和結束。在定義遞歸函數時將這三個元素考慮進去就行;如: double callnext(int n)
{
if(n1) return callnext(n-1)+3;
else return 1;
}
int main()
{
int m;
scanf(“%d”,m);
printf(“result=%f”,callnext(m));
return 0;
}
入口:callnext(m);遞歸:if(n1) return callnext(n-1)+3中的callnext(n-1);結束:else return 1;整個執行流程:callnext(m) 調用 callnext(m-1);callnext(m-1)調用callnext(m-1-1)。。。
callnext(2)調用callnext(1);callnext(1)=1;結束;
遞歸函數的例子
這個行嗎:
求1+2+……+100的和
先分析一下。第一遞歸變量的問題,從題目上看應該取1,2,……,100這些變量的值作為遞歸的條件;第二就是如何終止的問題,從題目上看應該是當數為100的時候就不能往下加了。那麼我們試着寫一下程序。
int add(int);
main()
{
int num=1,sn;
sn=add(num);
printf(“%d\n”,sn);
getch();
}
int add(int num)
{
static int sn;
sn+=num;
if(num==100) return sn;
add(++num);
}
分析一下程序:前調用add(1),然後在子函數中把這個1加到sn上面。接着調用add(2),再把sn加2上來。這樣一直到100,到了100的時候,先加上來,然後發現滿足了if條件,這時返回sn的值,也就是1+2+……+100的值了。
c語言 函數遞歸調用的簡單例子
舉一個用遞歸調用函數求輸入非負整數的階乘的例子,如下:
//#include “stdafx.h”//If the vc++6.0, with this line.
#include “stdio.h”
int fact(int n){
if(n==1 || n==0) return 1;
else return n*fact(n-1);
}
int main(void){
int x;
while(1){
printf(“Input x(int 12=x=0)…\nx=”);
if(scanf(“%d”,x),x=0 x=12)//x12時會使結果溢出
break;
printf(“Error,redo: “);
}
printf(“%d! = %d\n”,x,fact(x));
return 0;
}
c語言中的遞歸函數
先看看下面的例子:
void fun(int i)
{
if (i0)
{
fun(i/2);
}
printf(“%d\n”,i);
}
intmain()
{
fun(10);
return 0;
} 展開後如下:好理解了吧void fun(int i)
{
if (i0)
{
//fun(i/2);
if(i/20)
{
if(i/40)
{
…
}
printf(“%d\n”,i/4);
}
printf(“%d\n”,i/2);
}
printf(“%d\n”,i);
}
這樣一展開,是不是清晰多了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7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