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如何固定Aria2中的JSON-RPC Path這一項
- 2、愛課程網視頻怎麼下載
- 3、scoop install dark安裝失敗?
- 4、在VPS上用不了迅雷離線嗎
- 5、如何解決安裝openwrt應用是overlay空間不夠問題
如何固定Aria2中的JSON-RPC Path這一項
SON-RPC Path 默認為:
每次設置完,重進Aria2後,JSON-RPC Path就又會變成默認值
官網解釋是:
在 YAAW 中對 Aria2 的設置
愛課程網視頻怎麼下載
用Python實現愛慕課視頻下載器,項目已開源至Github
一. 項目簡介:
Github鏈接: 愛課程下載器
項目環境為 Windows10, Python3
用 Python3.6 urllib3 模塊爬蟲,所有涉及模塊均為標準庫,打包後體積小,不到10M
支持Mooc視頻,字幕,課件下載,課程以目錄樹形式下載到硬盤,支持Potplayer播放
支持中國大學慕課和愛課程二大慕課網站的視頻課程下載,核心下載調用 Aria2c
用戶可以直接下載 Release 下的 Setup-Mooc-3.4.0.exe 安裝即可使用
如果下載遇到問題,點擊查看Mooc下載器幫助文檔
二. 使用說明
從中國大學官網 icourse163.org 或者愛課程官網 icourses.cn下選擇任意一個課程複製其網址,如下圖:
2.然後粘貼到 Mooc.exe 的程序中,並按要求輸入指令,會自動下載相應課程的視頻和課件,如下圖:
scoop install dark安裝失敗?
1 概述
作為一名使用 win10 的開發者,搭建開發環境往往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需要從網上下載各種軟件,在電腦上配置不同軟件運行環境,對軟件進行各種設置,不僅耗時,而且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搭建的環境還會存在下面一些問題:
安裝大量程序造成路徑污染。安裝和卸載比較麻煩。開發環境不能遷移,重裝系統或者換電腦需要重新搭建開發環境。軟件版本不好控制。為了解決上面這些問題,我們可以使用 WSL+Docker+Scoop 搭建開發環境,取代通過圖形界面安裝軟件和 VMware 安裝 Linux 環境的傳統方式。
WSL 是適用於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統, 可讓開發人員按原樣運行 GNU/Linux 環境 – 包括大多數命令行工具、實用工具和應用程序 – 且不會產生傳統虛擬機或雙啟動設置開銷。
Docker 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讓開發者可以打包他們的應用以及依賴包到一個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後發布到任何流行的 Linux 機器或 Windows 機器上。
Scoop 是 Windows 的命令行安裝程序,可以讓我們從命令行以最小的安裝量安裝程序, 它消除了安裝界面和安裝程序造成的路徑污染,它安裝和卸載軟件只需一行命令就可以完成,它還可以隨意切換軟件的版本。
一個完整的開發環境組成:首先使用 WSL 搭建一個 Linux 環境,然後在 Linux 環境里安裝 Docker 應用,使用 Docker 來安裝一些常用軟件,比如數據庫、web 環境等,Scoop 則是在本機上安裝一些開發用到的軟件,比如 jdk、maven、idea 等。WSL 和 Scoop 都是比較容易備份和還原的,這兩個搭建好了,我們利用備份還原可以快速在另一台機器上搭建同樣的一套環境,下面是搭建環境的具體流程。
2 WSL
2.1 WSL 安裝
使用 WINDOWS 鍵 + R,輸入 winver,檢查 win10 版本,確保內部版本號是 18362.1049 以上,否則更新 win10 到最新版本。
圖片
2. 以管理員身份打開 PowerShell 並運行下面命令:
dism.exe /online /enable-feature /featurename:Microsoft-Windows-Subsystem-Linux /all /norestart
dism.exe /online /enable-feature /featurename:VirtualMachinePlatform /all /norestart
圖片
3. 重新啟動計算機。
4. 下載 Linux內核更新包[1],然後安裝。
5. 將 wsl2 設置為默認版本, 以管理員身份打開 PowerShell 並運行下面命令:
wsl –set-default-version 2
圖片
6. 安裝 Ubuntu 20.04 LTS, 打開 Microsoft Store[2],搜索 Ubuntu 20.04 LTS[3] 安裝, 安裝完成後打開 Ubuntu 20.04 LTS, 等候幾分鐘會提示設置用戶名和密碼,如果不設置用戶名和密碼直接關閉窗口則默認以 root 登錄,這裡我們直接關閉窗口,不設置用戶名和密碼。
圖片
7. 然後重新打開 Ubuntu 20.04 LTS 就會進入 Ubuntu 20.04 LTS了,我們也可以在 powershell 使用 wsl 這個命令進入 Ubuntu 20.04 LTS。
2.2 WSL 配置
WSL 每次啟動後,windows 都會給它分配一個隨機的 IP 地址,這樣是不利於我們訪問 docker 里的服務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創建一個腳本文件 wsl2-ip.bat來給 wsl 分配一個固定的 IP,在每次啟動 wsl 後用管理員權限運行這個腳本,文件內容如下:
@echo off
setlocal enabledelayedexpansion
:: set wsl2 ip
wsl -u root ip addr | findstr “192.168.169.2” nul
if !errorlevel! equ 0 (
echo wsl ip has set
) else (
wsl -d Ubuntu-20.04 -u root ip addr add 192.168.169.2/28 broadcast 192.168.169.15 dev eth0 label eth0:1
echo set wsl ip success: 192.168.169.2
)
:: set windows ip
ipconfig | findstr “192.168.169.1” nul
if !errorlevel! equ 0 (
echo windows ip has set
) else (
netsh interface ip add address “vEthernet (WSL)” 192.168.169.1 255.255.255.240
echo set windows ip success: 192.168.169.1
)
pause
其中 192.168.169.2 表示 Linux 的 IP 地址, 192.168.169.1 表示主機的 IP 地址。
有時會遇到 Ubuntu 20.04 LTS 無法連接網絡,這個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運行下面命令解決:
sed -i ‘4d’ /etc/resolv.conf
sed -i ‘3a\nameserver 8.8.8.8’ /etc/resolv.conf
sed -i ‘4a\nameserver 114.114.114.114’ /etc/resolv.conf
2.3 Ubuntu 配置
2.3.1 替換鏡像源
1. 備份 sources.list 文件,運行下面命令:
mv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k
2. 創建 source.list 文件,運行下面命令:vim /etc/apt/sources.list
3. 然後在文件里添加下面內容,下面源任選其一即可。
# 清華源
# 默認注釋了源碼鏡像以提高 apt update 速度,如有需要可自行取消注釋
deb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deb-src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deb-src foc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deb-src foc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deb-src foc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預發布軟件源,不建議啟用
# deb focal-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deb-src focal-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阿里源
deb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中科大源
deb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網易163源
deb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foc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proposed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focal-backpor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4. 進行更新,運行下面命令:
apt update
apt upgrade -y
2.3.2 開啟 systemctl
安裝 daemonize 和fontconfig 軟件,運行下面命令:apt install -y fontconfig daemonize
2. 運行 vim /etc/profile 命令,在末尾添加下面內容:
SYSTEMD_PID=$(ps -ef | grep ‘/lib/systemd/systemd –system-unit=basic.target$’ | grep -v unshare | awk ‘{print $2}’)
if [ -z “$SYSTEMD_PID” ]; then
sudo /usr/bin/daemonize /usr/bin/unshare –fork –pid –mount-proc /lib/systemd/systemd –system-unit=basic.target
SYSTEMD_PID=$(ps -ef | grep ‘/lib/systemd/systemd –system-unit=basic.target$’ | grep -v unshare | awk ‘{print $2}’)
fi
if [ -n “$SYSTEMD_PID” ] [ “$SYSTEMD_PID” != “1” ]; then
exec sudo /usr/bin/nsenter -t $SYSTEMD_PID -a su – $LOGNAME
fi
3. 運行 vim /etc/sudoers 命令,在末尾添加下面內容:
%sudo ALL=(ALL) NOPASSWD: /usr/sbin/daemonize /usr/bin/unshare –fork –pid –mount-proc /lib/systemd/systemd –system-unit=basic.target
%sudo ALL=(ALL) NOPASSWD: /usr/bin/nsenter -t [0-9]* -a su – [a-zA-Z0-9]*
4. 刷新 profile 文件,運行下面命令:
source /etc/profile
2.3.2 開啟 ssh
設置 root 賬號的密碼,用作後續登陸使用,運行下面命令:passwd root
圖片
2. 備份原始的 sshd_config,運行下面命令:
cp /etc/ssh/sshd_config /etc/ssh/sshd_config.bak
3. 修改 sshd_config 文件,運行下面命令:
sed -i ’15c Port 22′ /etc/ssh/sshd_config
sed -i ’17c ListenAddress 0.0.0.0′ /etc/ssh/sshd_config
sed -i ’34c PermitRootLogin yes’ /etc/ssh/sshd_config
sed -i ’58c 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 /etc/ssh/sshd_config
4. 重啟 sshd,運行下面命令
systemctl restart sshd
2.4 Docker 安裝與配置
官方和阿里的源選擇其一,建議使用阿里源,速度快。
2.4.1 官方安裝
1. 卸載舊版本,運行下面命令:
apt-get remove docker docker-engine docker.io containerd runc
2. 更新 apt 軟件包索引並安裝軟件包以允許 apt 通過 HTTPS 使用存儲庫,運行下面命令:
apt-get install -y apt-transport-https ca-certificates curl gnupg lsb-release
3. 添加 Docker 的官方 GPG 密鑰,運行下面命令:
curl -fsSL | sudo gpg –dearmor -o /usr/share/keyrings/docker-archive-keyring.gpg
4. 設置穩定的存儲庫,運行下面命令:
echo “deb [arch=amd64 signed-by=/usr/share/keyrings/docker-archive-keyring.gpg] $(lsb_release -cs) stable”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docker.list /dev/null
5. 安裝最新版本的 Docker Engine 和容器,運行下面命令:
apt-get update
apt-get install -y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apt-mark hold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2.4.2 阿里源安裝
卸載舊版本,運行下面命令:apt-get remove docker docker-engine docker.io containerd runc
2. 更新 apt 軟件包索引並安裝軟件包以允許 apt 通過 HTTPS 使用存儲庫,運行下面命令:
apt-get install -y apt-transport-https ca-certificates curl gnupg lsb-release
3. 添加 Docker 的阿里 GPG 密鑰,運行下面命令:
curl -fsSL | sudo apt-key add –
4. 設置穩定的存儲庫,運行下面命令:
add-apt-repository “deb [arch=amd64] $(lsb_release -cs) stable”
5. 安裝最新版本的 Docker Engine 和容器,運行下面命令:
apt-get update
apt-get install -y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apt-mark hold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2.4.3 配置鏡像加速
創建 /etc/docker/daemon.json 文件,並填寫以下內容:
{
“registry-mirrors”: [“”]
}
3 Scoop
3.1 Scoop 安裝
1. 以管理員權限打開 PowerShell 。
2. 自定義用戶軟件和全局軟件安裝位置,運行下面命令:
$env:SCOOP=’D:\Softwares\Scoop\LocalApps’
[Environment]::SetEnvironmentVariable(‘SCOOP’, $env:SCOOP, ‘User’)
$env:SCOOP_GLOBAL=’D:\Softwares\Scoop\GlobalApps’
[Environment]::SetEnvironmentVariable(‘SCOOP_GLOBAL’, $env:SCOOP_GLOBAL, ‘Machine’)
圖片
3. 配置安全策略以及安裝 Scoop,運行下面命令:
Set-ExecutionPolicy RemoteSigned -scope CurrentUser
Invoke-Expression (New-Object System.Net.WebClient).DownloadString(”)
圖片
3.2 安裝失敗解決方案如果發生下面錯誤,這是因為網絡原因無法訪問 GitHub。
圖片
2. 訪問 IP地址查詢網站[4],輸入raw.githubusercontent.com域名,查詢對應的 IP 地址。
圖片
3. 配置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文件,在修改前賦予 hosts 文件讀寫權限。
圖片
圖片
圖片
4. 修改 host 文件內容如下,第一列是查詢出來的ip地址,第二列是其對應的域名,中間有個空格。
圖片
5. 保存後重新運行安裝命令。
Invoke-Expression (New-Object System.Net.WebClient).DownloadString(”)
3.3 Scoop 配置
安裝 Scoop 運行所需要的基礎軟件:scoop install sudo
sudo scoop install 7zip git innounp dark -g
圖片
2. 運行下面命令,檢查Scoop還存在的問題,輸入提示運行的命令,來解決存在的問題,如果你使用的安裝路徑不是我的路徑,請修改命令中的軟件安裝位置:
scoop checkup
Add-MpPreference -ExclusionPath ‘D:\Softwares\Scoop\LocalApps’
Add-MpPreference -ExclusionPath ‘D:\Softwares\Scoop\GlobalApps’
Set-ItemProperty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FileSystem’ -Name ‘LongPathsEnabled’ -Value 1
圖片
3. 配置軟件倉庫,官方軟件倉庫目前收錄的軟件很少,不足以支持我們的使用,添加下面的軟件倉庫,能讓我們安裝更多的軟件:
scoop bucket add extras
scoop bucket add versions
scoop bucket add nightlies
scoop bucket add nirsoft
scoop bucket add php
scoop bucket add nerd-fonts
scoop bucket add nonportable
scoop bucket add java
scoop bucket add games
scoop bucket add jetbrains
scoop bucket add dorado
scoop bucket add Ash258
scoop bucket add pleiades
scoop bucket add Scoop-Apps
scoop bucket add scoop-zapps
scoop bucket add lemon
scoop bucket add raresoft
圖片
4. 如果軟件倉庫添加失敗,還是因為網絡的原因,大家可以把這些倉庫 fork 到自己的碼雲賬戶下,然後再添加。
5. 使用 aria2 來加速軟件的安裝:
scoop install aria2 -g
scoop config aria2-max-connection-per-server 16
scoop config aria2-split 16
scoop config aria2-min-split-size 1M
如果想關閉 aria2,可以運行 scoop config aria2-enabled false命令。
3.4 Scoop 常用命令
# 搜索app
scoop search 應用名
# 檢查哪些軟件有更新
scoop status
# 版本切換
scoop reset 應用名@版本切換
# 禁止某app更新
scoop hold 應用名
# 更新所有app
scoop update *
# 安裝app
scoop install 應用名
#全局安裝app
scoop install -g 應用名
#安裝extras軟件源下的app
scoop install extras/應用名
# 卸載app
scoop uninstall 應用名
# 卸載全局安裝的app
scoop uninstall -g 應用名
4 總結
開發環境軟件的安裝與配置到這裡就完成了,利用上面這些軟件,你可以快速搭建 Java、Go、C++、Python等開發環境。
參考資料
[1]Linux內核更新包:
[2]Microsoft Store:
[3]Ubuntu 20.04 LTS:
[4]IP地址查詢網站:
在VPS上用不了迅雷離線嗎
xunlei-lixian
迅雷離線下載腳本。
安裝指南
安裝git(非github用戶應該只需要執行第一步Download and Install Git)
下載代碼(Windows用戶請在git-bash里執行)
git clone git://github.com/iambus/xunlei-lixian.git
安裝Python 2.x(請下載最新的2.7版本。3.x版本不支持。)
在命令行里運行
python lixian_cli.py
註:不方便安裝git的用戶可以選擇跳過前兩步,在github網頁上下載最新的源代碼包(選擇”Download as zip”或者”Download as tar.gz”):
一些提示
你可以為python lixian_cli.py創建一個別名(比如lx),以減少敲鍵次數。
Linux上可以使用:
ln -s 你的lixian_cli.py路徑 ~/bin/lx
Windows上可以創建一個lx.bat腳本,放在你的PATH中:
@echo off
python 完整的lixian_cli.py路徑 %*
註:下文中提到的lx都是指python lixian_cli.py的別名。
你可以使用lx config保存一些配置。見“命令詳解”一節。
lx config delete
lx config tool asyn
lx config username your-id
lx config password your-password
註:密碼保存的時候會加密(hash)
使用lx download下載的文件會自動驗證hash。其中ed2k和bt會做完整的hash校驗。http下載只做部分校驗(目前為止尚未發現迅雷離線能提供完整的hash碼)。
註:包含多個文件的bt種子,如果沒有完整下載所有文件,對於已下載的文件,可能有少量片段無法驗證。如果很重視文件的正確性請選擇下載bt種子中的所有文件。(目前還沒有發現由於軟件問題而導致hash驗證失敗的情況。)
如果覺得大文件的hash速度太慢,可以關掉:
lx download –no-hash …
也可以使用lx config默認關掉它:
lx config no-hash
lixian_hash.py可以用於手動計算hash。見“其他工具”一節。
命令詳解
註:下文中提到的lx都是指python lixian_cli.py的別名。
常用命令:
lx login
lx download
lx list
lx add
lx delete
lx pause
lx restart
lx rename
lx config
lx info
lx help
lx login
登錄,獲得一個有效session,默認保存路徑是~/.xunlei.lixian.cookies。一般來說,除非服務器故障或者執行了lx logout(或者你手動刪除了cookies文件),否則session的有效期是一天左右。session過期之後需要手動重新執行login。但如果使用lx config password把密碼保存到配置文件里,則會自動重新登錄。後文會介紹lx config。
lx login接受兩個參數,用戶名和密碼。第二次登錄可以只填密碼。
lx login username password
lx login password
如果不希望明文顯示密碼,也可以直接運行
lx login
或者使用-代替密碼
lx login username –
上面的命令會進入交互式不回顯的密碼輸入。
可以用–cookies指定保存的session文件路徑。-表示不保存(在login這個例子里,沒什麼實際意義)。
lx login username password –cookies some-path
lx login username password –cookies –
注意,除了lx login外,大多數lx命令,比如lx download,都需要先執行登錄。這些命令大多支持–username和–password,以及–cookies參數,根據傳遞進來的參數,檢查用戶是否已經登錄,如果尚未登錄則嘗試登錄。一般來說不建議在其他命令里使用這些參數(因為麻煩),除非你不希望保存session信息到硬盤。
lx download
下載。目前支持普通的http下載,ed2k下載,和bt下載。可以使用thunder/flashget/qq旋風的連接(bt任務除外)。在信息足夠的情況下(見“一些提示”一節的第3條),下載的文件會自動驗證hash,出錯了會重新下載(我個人目前還沒遇到過下載文件損壞的情況)。見“一些提示”一節的第3條。
lx download
lx download ed2k://somefile
lx download bt://info-hash
lx download link1 link2 link3 …
lx download –all
lx download –search keywords
lx download –search date
下載bt的時候需要加–torrent參數。可以指定本地.torrent文件路徑,或者.torrent文件的http url,或者torrent文件的info hash。(很多網站使用info hash來標識一個bt種子文件,這種情況你就不需要下載種子了,lx download可以自動下載種子,不過前提是之前已經有人使用迅雷離線下載過同樣的種子。如後所述,你也可以使用lixian_hash.py –info-hash來手動生成bt種子的info hash。)
lx download –torrent Community.S03E01.720p.HDTV.X264-DIMENSION.torrent
lx download –torrent
lx download –torrent 61AAA3C6FBB8B71EBE2F5A2A3481296B51D882F6
lx download –torrent bt://61AAA3C6FBB8B71EBE2F5A2A3481296B51D882F6
注意,如果你使用最後一種方式,–torrent參數是可選的。因為lx download可以從bt://識別出來這是一個bt任務。
可以把多個連接保存到文件里,使用–input參數批量下載:
lx download –input links.txt
注意:在斷點續傳的情況下,如果文件已經存在,並且文件大小相等,並且使用了–continue,重新下載並不只是簡單的忽略這個文件,而是先做hash校驗,如果校驗通過才忽略。如果文件比較多或者比較大,可能比較耗時。建議手動從–input文件里刪除已經下載過的鏈接。也可以使用–mini-hash參數,如下。
如果指定了–mini-hash參數,對於已經下載過的文件,並且文件大小正確(一般意味着這個文件的正確性已經在前一次下載中驗證過了),會做一個最簡單的校驗。對於尚未下載完成的任務,在完成之後還是會做完整的hash。
如果指定了–no-hash參數,永遠不會做完整的hash。但還是會做文件大小檢驗和取樣hash(很快)。
可以使用–delete參數在下載完成之後刪除任務。
lx download link –delete
如果一個文件已經存在,使用參數–continue支持斷點續傳,使用–overwrite覆蓋已存在的文件,重新下載。
你可能需要用–tool參數來指定下載工具。默認的下載工具是wget,有些環境的wget是最低功能版本,不支持指定cookie或者斷點續傳。這種情況可以使用–tool asyn。這在“支持的下載工具”一節有說明。
lx download –tool=wget link
lx download –tool=asyn link
–output和–output-dir分別用來指定保存文件的路徑和目錄。
如果要下載的文件尚未在離線任務里,會被自動添加。
你也可以使用指定要下載的任務id(lx list命令可以用來查看任務id):
lx download task-id
但是要注意,多任務下載的時候,不能混用id和url(以後可能會支持)。
對於bt任務,如果只想下載部分文件,可以在task id後指定文件id:
lx download bt-task-id/file-id bt-task-id/file-id2
或者:
lx download bt-task-id/[1,3,5-7]
註:上面的命令下載對應bt任務里文件id為1,3,5,6,7的五個文件。
可以使用–all參數下載所有的任務(如果已經在參數中指定了要下載的鏈接或者任務id,–all參數會被忽略):
lx download –all
也可以使用一個簡單的關鍵字匹配要下載的文件名:
lx download mkv
如果要搜索多個關鍵字(滿足其中一個就算匹配),需要加上–search(以後可能會去掉):
lx download –search mkv mp4
任務的添加日期也可以作為關鍵字:
lx download 2012.04.04
lx download –search 2012.04.04 2012.04.05
lx list
列出已存在的離線任務。默認只會列出任務id,任務名,以及狀態。可以使用–original-url和–download-url參數來列出原始鏈接和下載鏈接。–completed參數用於忽略未完成任務。
lx list
lx list –completed
lx list –no-status –original-url –download-url
如果要列出bt任務的子文件,可以在任務id後面加上/:
lx list id/
詳細參數可以參考lx help list。
lx add
添加任務到迅雷離線服務器上。一般來說你可以直接使用lx download下載而無需手動添加。如果你認為這個任務還沒人下載過,你可以先手動添加,稍後下載。
lx add url1 url2 url3
lx add –input links.txt
lx add –torrent torrent-file
lx add –torrent torrent-url
lx add –torrent info-hash
lx delete
從迅雷離線服務器上刪除任務。
lx delete id1 id2
lx delete [url]ed2k://…[/url]
lx delete mkv
lx delete –all mkv
lx delete –all –search mkv mp4
lx pause
暫停任務。
lx pause id1 id2
lx pause –all mkv
lx restart
重新開始任務。
lx restart id1 id2
lx restart –all mkv
lx rename
重命名任務
lx rename task-id task-name
lx logout
不想保留session可以使用lx logout退出。一般用不着。
lx logout
lx logout –cookies your-cookies-file
lx config
保存配置。配置文件的保存路徑是~/.xunlei.lixian.config。雖然你可以差不多可以保存任何參數,但是目前只有以下幾個參數會真正起作用:
username
password
tool
continue
delete
output-dir
hash
mini-hash
wget-opts
aria2-opts(見支持的下載工具一節)
axel-opts
(因為只有這幾個參數我覺得是比較有用的。如果你覺得其他的參數有用可以發信給我或者直接open一個issue。)
如何解決安裝openwrt應用是overlay空間不夠問題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openwrt有兩種解決辦法,一是通過extroot把整個文件系統掛載到外置存儲來運行,還有就是像ddwrt,tt一樣,把部分體積大的用戶軟件安裝到U盤,像transmission aria2, python等. 這個比extroot更靈活一些,也更穩定一點,因為不是整個文件系統都放到u盤.廢話不多說了,下面說下具體步驟。
1. 通過ssh登入路由,修改/etc/opkg.conf
2. 通過上面的修改後,現在可以把軟件安裝到相應的目錄了
3. 安裝完之後,並不可以直接運行,還需設置兩個環境變量,PATH和LD_LIBRARY_PATH,沒有設置好PATH變量,你運行aria2c會提示找不到命令,而LD_LIBARY_PATH沒設好就會提示xxlib.so沒有找到。打開/etc/profile,加入lib路徑和bin路徑,如下圖.
修改後運行一下source /etc/profile
4.現在運行aria2c試下
其它不通過uci系統配置的軟件也可以按照這個方法來安裝,包括python,reaver,aircrack-ng等.安裝通過uci系統配置的軟件需要還需要拷貝配置文件到相應的目錄,這些軟件有transmission,samba, mjpg-streamer,ushare,openvpn.下面以transmission為例再簡單說下這類軟件的安裝步驟。前面的步驟其實是一樣,只是這類軟件多了配置文件,主要是/etc/config/和/etc/init.d/下面的,只需要把這些文件拷到對應的目錄就好了。所以要把/mnt/sda1/optware/etc/config/transmission 和/mnt/sda1/optware/etc/init.d/transmission分別拷貝到/etc/config/和/etc/init.d/下面,除此之外,還需要把/etc/init.d/transmission裡面的/usr/bin/transmission修改為/mnt/sda1/optware/usr/bin/transmission-daemon
如若滿意,請點擊右側【採納答案】,如若還有問題,請點擊【追問】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望採納!
~ O(∩_∩)O~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79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