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回表

一、概述

回表是MySQL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在使用索引進行查詢後,需要回到原表中查找記錄的情況。回表操作帶來了額外的IO操作,影響查詢性能,因此需要儘可能減少回表的次數。

二、回表的原因

回表的原因可以分為兩種:

1.需要查詢的字段不在索引中。

在MySQL中,如果使用索引查詢一個表,那麼MySQL會通過索引找到符合條件的記錄,然後將這些記錄的主鍵或者索引的值保存在一個臨時表裡面,再根據臨時表裡的主鍵或者索引的值,去原表中查詢需要的字段。如果需要查詢的字段不在索引中,就需要回到原表中查詢。

-- 創建測試表
CREATE TABLE `test_table` (
  `id` int(11) NOT NULL,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name` (`nam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 插入測試數據
INSERT INTO `test_table` VALUES (1,'Tom',18),(2,'Jerry',20),(3,'Lucy',19),(4,'Lily',21);

-- 使用索引查詢
EXPLAIN SELECT id,name FROM test_table WHERE name='Tom';

上面的查詢會使用name索引查詢,但是需要查詢的字段不在索引中,因此需要回到原表中查詢,產生回表操作。

2.需要查詢的字段在索引中但是長度太大。

在MySQL中,每種存儲引擎對於索引字段的長度都有限制。如果需要查詢的字段在索引中但是長度太大,就可能會導致索引不能完全覆蓋查詢的所有字段,從而需要回到原表中查詢。

-- 創建測試表
CREATE TABLE `test_table` (
  `id` int(11) NOT NULL,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desc` varchar(20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desc` (`desc`(100))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 插入測試數據
INSERT INTO `test_table` VALUES (1,'Tom','This is Tom.'),(2,'Jerry','This is Jerry.'),(3,'Lucy','This is Lucy.'),(4,'Lily','This is Lily.');

-- 使用索引查詢
EXPLAIN SELECT id,`desc` FROM test_table WHERE `desc` LIKE '%Tom%';

上面的查詢會使用desc索引查詢,但是desc字段的長度超過了100個字符的限制,因此需要回到原表中查詢,產生回表操作。

三、減少回表的方法

為了減少回表操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使用索引覆蓋所有需要查詢的字段

如果需要查詢的字段在索引中,並且索引可以完全覆蓋查詢的所有字段,就不需要回到原表中查詢了。

-- 創建測試表
CREATE TABLE `test_table` (
  `id` int(11) NOT NULL,
  `name` varchar(20)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name_age` (`name`,`ag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 插入測試數據
INSERT INTO `test_table` VALUES (1,'Tom',18),(2,'Jerry',20),(3,'Lucy',19),(4,'Lily',21);

-- 使用索引查詢
EXPLAIN SELECT name,age FROM test_table WHERE name='Tom';

上面的查詢會使用name_age索引查詢,由於查詢的所有字段都在索引中,因此不需要回到原表中查詢,不會產生回表操作。

2.避免使用SELECT *語句

在使用SELECT語句時,避免使用SELECT *語句,只查詢需要的字段。這樣可以減少回表的數據量。

-- 不使用SELECT *語句
EXPLAIN SELECT id,name FROM test_table WHERE name='Tom';

3.優化數據類型

使用長度更小的數據類型可以減少索引和數據的存儲空間,從而可以減少回表操作。比如可以使用TINYINT替代INT或者使用VARCHAR替代TEXT。

4.合理使用索引

合理的索引設計可以減少回表操作,儘可能利用覆蓋索引和前綴索引等技術。同時,需要注意不能為了減少回表操作而過度使用索引,導致索引失效。

5.合理的使用緩存

在MySQL中,使用緩存可以減少回表操作。比如使用Memcached來緩存查詢結果,可以避免相同的查詢重複回表。同時需要注意緩存的更新策略,避免緩存和實際數據的不一致。

四、總結

回表是MySQL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在使用索引進行查詢後,需要回到原表中查找記錄的情況。回表操作帶來了額外的IO操作,影響查詢性能,因此需要儘可能減少回表的次數。為了減少回表操作,可以從優化索引、SELECT語句、數據類型、緩存等多個方面入手。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78428.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19 13:22
下一篇 2024-12-19 13:22

相關推薦

  • 如何修改mysql的端口號

    本文將介紹如何修改mysql的端口號,方便開發者根據實際需求配置對應端口號。 一、為什麼需要修改mysql端口號 默認情況下,mysql使用的端口號是3306。在某些情況下,我們需…

    編程 2025-04-29
  • Python操作MySQL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Python操作MySQL進行詳細闡述: 一、連接MySQL數據庫 在使用Python操作MySQL之前,我們需要先連接MySQL數據庫。在Python中,我…

    編程 2025-04-29
  • MySQL遞歸函數的用法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MySQL遞歸函數的用法做詳細的闡述,包括函數的定義、使用方法、示例及注意事項。 一、遞歸函數的定義 遞歸函數是指在函數內部調用自身的函數。MySQL提供了CRE…

    編程 2025-04-29
  • MySQL bigint與long的區別

    本文將從數據類型定義、存儲空間、數據範圍、計算效率、應用場景五個方面詳細闡述MySQL bigint與long的區別。 一、數據類型定義 bigint在MySQL中是一種有符號的整…

    編程 2025-04-28
  • MySQL左連接索引不生效問題解決

    在MySQL數據庫中,經常會使用左連接查詢操作,但是左連接查詢中索引不生效的情況也比較常見。本文將從多個方面探討MySQL左連接索引不生效問題,並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索引的作…

    編程 2025-04-28
  • CentOS 7在線安裝MySQL 8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如何在CentOS 7操作系統中在線安裝MySQL 8。我們會從安裝環境的準備開始,到安裝MySQL 8的過程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環境準備 在進行MySQL …

    編程 2025-04-27
  • 如何使用MySQL字段去重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為您詳細介紹如何使用MySQL字段去重並給出相應的代碼示例。 一、SELECT DISTINCT語句去重 MySQL提供了SELECT DISTINCT語句,通過在…

    編程 2025-04-27
  • MySQL正則表達式替換

    MySQL正則表達式替換是指通過正則表達式對MySQL中的字符串進行替換。在文本處理方面,正則表達式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可以方便快捷地進行字符串處理和匹配。在MySQL中,可以使用正…

    編程 2025-04-27
  • Apache2.4和MySQL的全能編程開發工程師指南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Apache2.4和MySQL進行詳細的闡述,為全能編程開發工程師提供有用的參考和指導。首先,我們來解答這個標題所涵蓋的主題: 本文將提供Apache2.4和My…

    編程 2025-04-27
  • MySQL JDBC驅動包下載詳解

    一、JDBC驅動介紹 JDBC是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的縮寫,它是Java應用程序與各種數據庫連接的標準API,允許Java程序員使用JDBC API…

    編程 2025-04-25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