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識磁盤分區
磁盤分區指的是將一個物理硬盤按照不同的訪問方式(例如文件系統、數據類型等)分成不同的區域。常見的分區方式有主分區、擴展分區和邏輯分區。
主分區是指硬盤的基本分區,最多可以有4個,通常用於操作系統的安裝和啟動。擴展分區是在主分區的基礎上再劃分的區域,可以劃分多個邏輯分區,且不具有文件系統,主要用於存儲數據。邏輯分區是在擴展分區上劃分的分區,可以用來存放數據和安裝其他操作系統。
在CentOS中,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fdisk對硬盤進行分區,也可以使用圖形界面的工具gparted進行分區。下面將介紹如何使用fdisk進行分區。
二、使用fdisk進行分區
1. 首先,插入要分區的硬盤,執行命令fdisk -l,查看硬盤的信息。
[root@localhost ~]# fdisk -l Disk /dev/s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 ...
2. 然後,執行命令fdisk /dev/sda,進入分區界面。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a ...
3. 輸入m,查看可用的命令。
Command (m for help): m ...
4. 輸入n,創建新分區。
Command (m for help): n ...
5. 選擇分區類型,可以選擇主分區(p,默認值)、擴展分區(e)或邏輯分區(l)。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Select (default p): ...
6. 輸入分區編號,如果創建的是主分區,則編號為1-4;如果創建的是擴展分區,則編號為5-254;如果創建的是邏輯分區,則編號為5-254,但不能與已有的編號重複。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
7. 輸入起始扇區和結束扇區,可以按照默認值進行設置,也可以手動設置。如果手動設置,則需要注意起始扇區必須從某個柱面開始,結束扇區必須在下一個柱面的起始位置結束。
First sector (2048-8388607, default 2048):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 (2048-8388607, default 8388607): ...
8. 輸入w,保存分區信息。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9. 可以使用命令fdisk -l,查看新創建的分區。
[root@localhost ~]# fdisk -l Disk /dev/sda: 42.9 GB, 42949672960 bytes ...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2048 8390655 4194304 83 Linux
三、磁盤分區的格式化與掛載
1. 在對磁盤進行分區後,需要將分區格式化,使其能夠被操作系統識別。常見的文件系統格式有ext4、xfs、ntfs等。以下以ext4為例進行介紹。
[root@localhost ~]# mkfs.ext4 /dev/sda1 ...
2. 格式化分區後,需要將其掛載到文件系統中,才可以使用。下面是掛載分區的方法。
[root@localhost ~]# mkdir /mnt/mydisk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a1 /mnt/mydisk
3. 如果想讓這個分區開機自動掛載,則需要在/etc/fstab文件中添加一行記錄,格式如下:
/dev/sda1 /mnt/mydisk ext4 defaults 0 0
其中,第一列為設備名稱或UUID,第二列為掛載點,第三列為文件系統類型,第四列為掛載選項,第五列為是否需要備份,第六列為是否需要檢查磁盤並啟動。
四、磁盤分區的擴容與縮小
1. 如果已經創建的分區空間不足,可以對其進行擴容。下面以擴大/dev/sda1分區的空間為例進行介紹。
(1)使用lvextend命令進行擴容
[root@localhost ~]# lvextend -L +10G /dev/sda1
(2)使用resize2fs命令對文件系統進行擴容
[root@localhost ~]# resize2fs /dev/sda1
2. 如果已經創建的分區大小過大,則可以對其進行縮小。下面以縮小/dev/sda1分區的空間為例進行介紹。
(1)卸載分區
[root@localhost ~]# umount /dev/sda1
(2)使用fdisk命令進行縮小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a ...
同樣地,使用n命令創建一個新分區(編號為*),然後使用d命令刪除原分區,最後使用t命令重新設置原分區的類型(如果分區是主分區,則類型設置為83;如果分區是邏輯分區,則類型設置為8e)。
(3)格式化新分區
[root@localhost ~]# mkfs.ext4 /dev/sda2
(4)掛載新分區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a2 /mnt/newdisk
(5)將原分區上的文件拷貝到新分區上
[root@localhost ~]# cp -a /mnt/olddisk/* /mnt/newdisk/
(6)更新/etc/fstab文件
將原分區的掛載點改為新分區的掛載點,保存文件後退出。
(7)重啟系統
[root@localhost ~]# reboot
五、總結
在CentOS中,磁盤分區是非常常見且重要的操作。本文從初識磁盤分區、使用fdisk進行分區、磁盤分區的格式化與掛載、磁盤分區的擴容與縮小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並且給出了完整的代碼示例。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備份數據並謹慎操作,以免造成數據丟失或損壞。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7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