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機系統中,輸入輸出操作(Input/Output,I/O)是計算機與外部世界交換數據的重要方式。在傳統的I/O編程模型中,應用程序調用I/O操作函數時,它將一直阻塞等待直到I/O操作完成。這種方式極大地降低了程序的效率和響應速度。為此,我們需要另一種I/O模型,其特點是應用程序調用I/O操作時,無需等待操作返回,從而提升了程序效率和響應性,這就是非阻塞I/O。
一、概述
在Python中,提供了多種實現非阻塞I/O的方式,例如:
- 使用標準的select/poll/epoll系統調用
- 使用第三方庫Twisted、gevent、tornado等
- 使用asyncio標準庫,從Python3.4開始引入
- 使用Python3.5引入的async/await語法
在這些方式中,asyncio是Python官方提供的庫,提供了實現異步I/O操作的基礎設施。
二、asyncio庫的基本用法
asyncio庫提供了一組函數和一組協程類型,可以用來實現異步I/O操作。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compute(x, y):
print('Compute %s + %s ...' % (x, y))
await asyncio.sleep(1.0)
return x + y
async def print_sum(x, y):
result = await compute(x, y)
print('%s + %s = %s' % (x, y, result))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print_sum(1, 2))
loop.close()
在上述代碼中,compute函數是一個協程(coroutine),其中await asyncio.sleep(1.0)表示異步等待1秒鐘。而print_sum函數也是一個協程,其中result = await compute(x, y)表示等待compute協程運行完畢,並獲取其返回值。
在主程序中,我們首先要獲取一個事件循環(event loop),然後調用run_until_complete方法將協程傳遞給事件循環。事件循環會負責調度協程的執行,並等待協程全部完成後結束。
三、異步I/O操作實戰案例:網絡爬蟲
網絡爬蟲是一個典型的I/O密集型應用,可以用異步I/O操作來提高其爬取效率。下面是一個使用asyncio庫實現的網絡爬蟲示例:
import asyncio
import aiohttp
import async_timeout
async def fetch(session, url):
with async_timeout.timeout(10):
async with session.get(url) as response:
return await response.text()
async def main():
async with aiohttp.ClientSession() as session:
html = await fetch(session, 'http://www.example.com')
print(html)
if __name__ == '__main__':
loop = asyncio.get_event_loop()
loop.run_until_complete(main())
在上述代碼中,fetch函數使用aiohttp庫發送HTTP請求,並返迴響應內容。main函數中,我們首先通過aiohttp庫創建一個異步HTTP客戶端會話(ClientSession),然後調用fetch函數獲取網頁內容。
由於協程的異步特性,程序在等待HTTP響應時不會被阻塞,而是繼續執行其他任務。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程序的效率和響應速度。
四、結語
本文簡單介紹了Python中實現非阻塞I/O操作的幾種方式,並通過實際應用案例演示了異步I/O操作的效果。隨着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應用需求的不斷變化,異步I/O將逐漸成為計算機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Python作為一門靈活性強的編程語言,異步I/O的實現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具有很高的應用前景。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7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