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熱愛音樂,享受着音樂帶給我們的愉悅感受。一首高品質的音源讓我們身臨其境、或心有所感,引起心靈的共鳴,戴上耳機或開啟音響的那一刻,我們就開始了音樂之旅。

隨着音頻製作技術以及音樂播放設備性能的不斷提升,燒友們對於音樂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無損音頻也被燒友們熱捧,其優秀的編碼格式和完整被保留的豐富數據,被強大運算能力的計算機轉譯還原出“絲毫不差”的原生聲音,一般的MP3等有損格式基本被抗拒在“門外”。因此,能夠聆聽到高解析度的音樂格式,成為了無數音樂發燒友的心愿。

音質的好壞與音源有着絕對關係,採樣率和比特率是兩項硬性指標。目前,無損音樂格式有很多種,我們常說的無損音樂,只是數字音樂的其中一種格式,WAV,FLAC,APE 算是主流格式,這幾種格式比一般的MP3音樂格式所帶來的音樂表現有更明顯的提高。但一般而言,所謂的無損音樂其實指的只是完整CD品質的音樂。

相信燒友們對WAV,FLAC,APE三種主流的音樂格式都有所體會,簡單地來講,WAV是無損音樂文件。WAV是微軟研究出來的一種無損音樂格式,被Windows廣泛應用。標準格式化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樣,也是44.1kHz取樣頻率,16bit/s量化,聲音質量和CD是相同的。而APE、FLAC等則是無損壓縮音樂文件。WAV波形文件在媒體播放器里直接播放,而APE等其他壓縮格式則需要經過解壓(解碼)還原成WAV再進行播放。APE等在再解壓(解碼)的過程中會帶來的消耗就因播放器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並且WAV在文件大小、編碼開源、佔用CPU資源和電量等方面都優於APE和FLAC格式的無損音樂。此外還有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TTA、Tak、La、OptimFROG、Shorten等。
網絡上充斥着大量號稱無損的音樂下載,有時候真的是難辨其真假。雖說有無損檢測工具,但燒友沒辦法在下載前就去檢測,下載完也不可能每個都去做相應檢測,就算碰見喜歡的檢測出假無損,也只能算了。
以上是小編對無損音頻的粗略認知,寫的不夠準確及全面,歡迎燒友們指正、評論區討論交流。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73659.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