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格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膠片時代,基於光密度法的膠片成像原理,繪製出以曝光量為橫軸,光密度在縱軸上的變化量的曲線。數字時代的Log,各大廠商都有自己的Log曲線,提供了一種更高寬容度的解決方法,允許記錄更多的亮度細節。如佳能的C-Log,索尼的S-Log,富士的F-Log,松下的V-Log,大疆的D-Log 等,不論哪種Log,本質也是一種Gamma曲線。為了記錄更多的信息,Log的畫面是灰色的,後期通常通過套用還原LUT就可以還原出相對真實的顏色。下面就以索尼S-Log 及達芬奇軟件舉例介紹幾種高效、準確的校色及色彩匹配的方式。
1.色彩空間轉換
調色軟件通常自帶色彩空間轉換功能,在達芬奇軟件中,默認效果庫里有一個色彩空間轉換的效果,Color Space Transform,此功能可以被當成LUT使用。3D LUT對於顏色的改變是粗暴的對照替換,使用之後數據發生改變,可能會造成部分細節的丟失,如圖1所示。

圖1
色彩空間轉換不同於3D LUT,它是基於達芬奇軟件的內部運算而得到的效果,使用後也能保證信息的相對完整,並且對畫面顏色的識別能力也是要大大優於3D LUT 的,如圖2 所示。

圖2
使用色彩空間轉換時,先選擇拍攝時的參數填到輸入色彩空間和輸入Gamma,這些參數在相機的配置文件菜單中直接就能看到,比如sony相機的PP8默認色彩空間為Sony S-Gamut3,Gamma 為Sony S-Log3。然後指定輸出的色彩空間和輸出的Gamma,通常選Rec.709。
對比直接套用3D LUT和使用色彩空間轉換校色,可以看出前者的色彩純凈度和表現力明顯不如後者。如圖3 所示。

圖3
2. 使用1D LUT
從LUT的轉換公式來看,如圖4所示。3D LUT中RGB每一個色彩分量都和輸入的三個分量相關,通過3D LUT可以影響色相、飽和度、亮度等,3D LUT映射的是色彩空間和Gamma。而1D LUT 中RGB數據是獨立的,通過1D LUT只能影響R、G、B各自的亮度,也就是說1D LUT只映射伽馬。

圖4
按照這個思路,如果我們最終想要輸出到在709色域中,那麼前期拍攝時我們可以直接拍709 的色彩。進入Sony 的圖片配置文件菜單中,可以看到S-Log2默認配置的色彩模式為S-Gamut,我們嘗試將它改為ITU709 矩陣,然後進行視頻的拍攝(機內設定S-Log3 不允許改為ITU709 的色彩模式)。
拍攝完成後,我們只需要在軟件中使用S-Log 映射到Rec709 的1D 輸入LUT,然後通過曲線調整Gamma後就可以得到非常乾淨的畫面。對比S-Gamut 通過3D LUT 映射到709 和直接用709 色彩模式配合1D LUT的使用,如圖5 所示。

圖5
然而1D LUT 的方式也有弊端,那就是709 的色彩空間進行前期拍攝會使畫面有較高的飽和度,雖然後期可以稍微壓低,以得到比較自然的畫面,但仍有一些畫面難以處理。比如一些人造光源,比如舞台上的彩燈,如果用709 拍攝其實很容易出現色彩溢出的情況。另外前期遵循的原則應該是儘可能獲取最大的色彩信息和寬容度,如果前期就用709 拍攝,那麼必然會造成很多色彩的損失。所以這種方法要視情況使用。
3. 使用色卡
色卡經常出現在電影片場,作為協助攝像與後期進行色彩校準的存在。而電視節目製作領域通常用白紙或白平衡色譜進行白平衡的校準,在某些情況下白紙或白平衡色譜對光的反射沒有色卡來得準確。色卡的優勢還在於可以將真實世界的色彩作為參照,數據化後映射到視頻素材上。
色卡的使用非常簡單。在前期拍攝時,先在拍攝光源下拍攝一段色卡素材,這裡要注意前期拍攝時色卡要受光均勻,不能讓陰影投射在色卡上,也不能讓色卡反光。在後期調整時,仍以達芬奇為例,在調色界面選擇色彩匹配面板,根據色卡的型號,將色卡選項選到相應的選項上,保持色卡與匹配顏色是一致的。
然後在監視器窗口左下角的切換選項中選擇色彩表,監視器畫中會出現一個色彩匹配線框,匹配線框的規格會根據選擇色卡的不同而改變。通過調整線框錨點,使線框與畫面中色卡位置重合,保證每一個方形區域與正確的色塊對齊,如圖6 所示。

圖6
在配置中填入正確的拍攝素材的Gamma,以及想要轉換的目標Gamme 和目標色彩空間,並且根據需要設置色溫和白電平。在所有參數設置完畢後,直接點擊匹配按鈕。在色彩匹配面板中,可以看出色彩校正實際上是對畫面顯示顏色進行正確的差值運算,如圖7 所示。最終實現畫面中顏色的校正。

圖7
4. 幾種後期校色方式對比
經對比,使用1D LUT 並調整Gamma 的畫面幾乎沒有色塊問題,直接套用3D LUT 的畫面出現了一些色塊,而使用色彩空間轉換的方法則能提高畫面的純凈度,使用色卡校色的畫面,不僅畫面純凈度得到了提升,並且最符合人眼觀測時的色彩表現。
綜上所述,使用色卡進行色彩匹配,不僅可以快速準確地完成鏡頭的一級校色,將素材映射成標準,還可以將不同品牌、多種類型的素材進行色彩的一鍵匹配。除此之外,色卡還有很多用途,比如做自己的色彩科學轉換LUT,讓Sony 變成阿萊的色彩,變成BMD的色彩等等。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7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