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自動求和操作方法「excel加減混合求和公式」

Excel求和,好常見。

然而,“求和”so easy,有的人可以一鍵求和,有的人卻要花一兩個小時。

你的Excel“求和”水準有多少?

基本的求和方法知多少?

示例:分別求各個部門每個人的工資總額。

① 只會用加號(“+”)。

Excel簡單求和、累積求和、合併單元格求和,怎樣做才高效?

這是小學一年級的水準啊,說明Excel都沒有入門,只當它是普通的記賬表。結果固然沒有錯,可這效率也太低了。加班加點,累死累活,還不漲工資,說的就是你。

② 認識SUM函數。

Excel簡單求和、累積求和、合併單元格求和,怎樣做才高效?

沒記錯的話,初一我們才開始接觸函數,Excel中的函數和數學裡的函數概念相似。輸入函數名“SUM”,在括號中添加參數,參數可以用鼠標點擊或拖動,這樣效率就提高了一些。參數越多時,比方法① 能節約的時間就越多。

③ 會用“求和”按鈕/快捷鍵。

Excel簡單求和、累積求和、合併單元格求和,怎樣做才高效?

會偷懶了,用鼠標拖一拖、點一點就可以完成的事,沒人願意一個字一個字輸入“SUM”函數了。

還可以更高效一些!

Excel簡單求和、累積求和、合併單元格求和,怎樣做才高效?

先選中空白單元格,接着點擊“求和”按鈕(或者同時按住Alt和“+”),完整的過程如下。

Excel簡單求和、累積求和、合併單元格求和,怎樣做才高效?

“Ctrl + A (全選) –>Ctrl + G (打開定位窗口)–>K (空值)–>T (定位)–>Alt+=(自動求和)”。(這裡的“K (空值)–>T (定位)”是不需要記的)。整個過程都不需要用鼠標,只用了幾個快捷鍵。

一張超大的表格,也只要3-5秒就完成了求和。

這就嘗到了Excel的一點點甜頭,開始熟悉Excel了。

累積求和知多少?

示例:請按照月份累加已發金額總數。

④ 直接用“+”號。

Excel簡單求和、累積求和、合併單元格求和,怎樣做才高效?

應該沒有人這樣做吧,這相當於菜場賣菜的老太太,拿着計算器一個一個算啊。

⑤ 改良加法式子。

Excel簡單求和、累積求和、合併單元格求和,怎樣做才高效?

初步了解了Excel公式引用和填充,有了遞歸的想法,從第二個式子開始,輸入公式“=上方單元格+左側同行的單元格”,然後雙擊填充到其他單元格。

高效了。

⑥ 使用SUM函數,設置可變參數範圍。

公式:=SUM($C$3:C3)

Excel簡單求和、累積求和、合併單元格求和,怎樣做才高效?

會想到這樣的公式的,對Excel函數還算了解。向下填充時,絕對引用$C$3不會變化,而相對引用C3則會自動刷新,變成C4、C5……這樣就實現動態範圍求和啦。

合併單元格求和知多少?

示例:部門人數不相同,求各個部門的效率總和。

⑦分別應用SUM函數。

Excel簡單求和、累積求和、合併單元格求和,怎樣做才高效?

這辦法沒毛病,就是太笨了,表格增大一點,工作量就成倍地增長。

⑧ 使用改進的SUM公式。

公式:=SUM(D3:$D$17)-SUM(E6:$E$17)

Excel簡單求和、累積求和、合併單元格求和,怎樣做才高效?

不管多大的表格,用“Ctrl + Enter”批量填充這公式即可。

與累積求和類似,這裡的SUM函數參數也是因為用到了混合引用,才達成我們的目的。 只有經常使用Excel的朋友,才能靈活地應用引用和此類公式。

所以,為了升職加薪早下班,加油哦!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7329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17 14:05
下一篇 2024-12-17 14: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