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linux-vdso.so.1?
linux-vdso.so.1是一個特殊的動態鏈接庫,VDSO是Virtual Dynamically-linked Shared Object的縮寫,即虛擬動態鏈接共享對象。它是在Linux內核2.6.30版本後引入的一種用戶態和內核態通信的機制,並且在運行時被動態加載到內存中,以提供一些內核函數的優化和安全性。
相對於以前的系統調用方式,VDSO的優勢在於它能夠避免由用戶態到內核態的切換,大大提高了系統調用的效率。此外,VDSO還作為一種安全限制機制,它只提供一些內核函數,不允許用戶代碼直接調用內核函數,從而增強了系統安全性。
二、VDSO的實現機制
VDSO的實現主要通過內核和動態鏈接器(ld.so)之間的合作完成。在編譯用戶應用程序時,通過鏈接選項“-static”或“-dynamic-linker”將鏈接文件ld.so替換為linux-vdso.so.1,並且在鏈接時取消了對libc庫的依賴,從而將一部分系統庫的函數移動到了linux-vdso.so.1中。
當用戶程序執行到系統調用指令時,處理器會先檢測VDOS是否已經加載到內存中,如果已經加載,則直接調用其中定義的函數;如果沒有加載,則由內核進行加載。
因此,VDSO的運行機制是動態的,只有在需要調用其函數時才會加載到內存中,這樣能夠節省內存並提高其安全性。
三、VDSO的作用
VDSO提供了一些內核函數,這些函數是被內核保護的,用戶代碼不能直接調用,例如gettimeofday()、clock_gettime()、uname()等函數。通過VDSO機制,這些函數被挪到了linux-vdso.so.1文件中,並在運行時動態加載到內存中,以便用戶程序可以直接調用它們,從而優化系統調用的性能。
此外,VDSO還提供了一些安全保護機制,它只允許特定的系統調用函數被提供給用戶程序,避免用戶程序對內核的直接訪問,從而增強了系統的安全性。
四、示例代碼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struct timeval t1, t2; long long start, end; float duration; gettimeofday(&t1, NULL); // some code here gettimeofday(&t2, NULL); start = t1.tv_sec * 1000000 + t1.tv_usec; end = t2.tv_sec * 1000000 + t2.tv_usec; duration = (float)(end - start) / 1000000; printf("Duration: %f\n", duration); return 0; }
這是一個簡單的程序,它調用了gettimeofday()函數來計算程序的執行時間。gettimeofday()函數被包含在了linux-vdso.so.1文件中,這裡我們只需要在程序中調用它即可完成任務。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71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