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好用的個人雲盤「360雲盤歷史文件恢復」

馬雲在湖畔大學第一期開學時對學員說,我不是來教你怎麼成功的,我是來教你如何失敗的。

在網盤業務上,360、樂視、新浪等互聯網公司都交過“學費”。沒有巨頭能拒絕網盤的誘惑,卻又沒有一個公司能夠真正做好網盤業務。

2019年12月1日,“有容乃大”的網易網盤宣布下線,又一個互聯網巨頭在網盤業務倒下,如今只剩一個百度還在強撐。

9月,阿里一頭扎進網盤業務,推出雲網盤,跟網盤寡頭百度正面衝突。

上一場千盤大戰的教訓還未來得及吸收,網盤市可能又將迎來一場腥風血雨。

網盤,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墳場:360、網易敗走,阿里正面剛百度

互聯網大廠的白月光

叫得上名號的互聯網公司,大多都做過網盤,百度、360、騰訊、新浪、迅雷無一例外。

2012年,監管層對小打小鬧的網盤公司進行清理整治,互聯大廠們看到收割用戶的機會,誰都不想錯過。畢竟生活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幾乎人人都有雲存儲的需求,網盤的用戶規模並不亞於當時的微博、微信。

然而,網盤的變現路途並不明朗,即使在成熟的付費網盤市場,網盤鼻祖Dropbox2019年的營收僅為16.6億美元。況且,中國人更喜歡“免費的午餐“,網盤要在中國實現盈利變得更加艱難。

網盤,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墳場:360、網易敗走,阿里正面剛百度

所以,網盤之於中國互聯大廠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相比動輒千億規模的電商、社交市場,對各家巨頭來說,網盤絕對不是主賽道,但如果對手先到先得,自己就會很難受。

外部競爭之外,網盤業務也是互聯網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不是巨頭主動入局網盤,而是不得不做。

2004年騰訊QQ用戶突破2.93億,每日平均發送信息量達到8.488億條。用戶需要在線儲存自己的照片留言甚至是視頻,當年騰訊就推出了QQ網絡硬盤,回應用戶的需求。

百度則是在2012年正式入局,核心技術是百度的雲存儲(PCS)技術。這些自主技術的誕生,源自於本世紀前十年,中國互聯網公司轟轟烈烈的去IOE運動,即在企業IT架構中,去掉IBM的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設備,代之以自己在開源軟件基礎上開發的系統。

對於國家而言,去IOE可以維護技術主權,防止被人掐脖子。對於企業而言,就是省錢,因為IOE的服務器數據庫和存儲設備都太貴了。阿里雲當時主導了阿里巴巴的去IOE運動,在百度方面,去IOE最大的遺產就是個人雲存儲(PCS)技術,以及具體產品百度網盤了。這是技術層面的需求。

實際上,百度的PCS技術不光自己用,還打開了B端的市場,中國移動互聯網生態中近半數主流儲存產品,都用了百度的技術,比如美圖秀秀(Web)、ES文件管理器、隨手記等應用。

百度在發展網盤業務的同時,使得本土化技術得到推廣,讓更多互聯網大廠艷羨,又給了他們希望。

網盤,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墳場:360、網易敗走,阿里正面剛百度

網盤沒有那麼好做

互聯網巨頭湧入,千盤大戰開啟,網盤容量越送越多,從5G直接送到2T,網盤公司徹底失向用戶售賣存儲空間的機會。

存儲空間都是互聯網公司用錢堆出來的,以百度陽泉數據中心為例,按每塊8TB 硬盤2000元,每個服務器1萬元來算,光硬件成本就得 19.6 億,平均每 TB 319.5 元。硬件之外,陽泉數據中心每存1TB的數據,需要的電費和帶寬費每年也得 106 元。

在免費的市場氛圍下,普通網盤公司的資金很快就會被消耗殆盡。吸引巨頭湧入的行業,瞬間變成互聯網公司的墳場,各路網盤相繼宣布關閉服務器,告別好不容易招攬來的用戶,因為實在是玩不起。

成本只是中國式網盤失敗的冰山一角,回過頭來看,巨頭們網盤做不好的核心原因是運營。初期的網盤,並不是大廠主動去做的業務,產品需求都是用戶倒逼的,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成為寄生在社交等應用上的增值產品,如QQ網盤、迅雷雲盤、新浪微盤等。

網盤僅僅是一個附庸,而非單獨的產品,這導致網盤的運營層面漏洞百出。明明是社交、瀏覽器等主力產品的增值服務,卻要單獨做一個App把主力產品分割開,試圖單獨運營;明明是單獨運營的產品,卻想着和旗下其他平台產品聯運,利用會員等形式綁定用戶。但網盤明明是個低頻應用,導致DAU很難看,又想着利用強運營手段提高DAU,天天給用戶發騷擾信息,運營層面一塌糊塗。

2016年,360雲盤和樂視網盤、UC網盤、金山快盤、新浪微盤等接連關閉。

千盤大戰落幕後,活下來的公司開始放棄用戶體驗,把盈利提上日程。百度網盤為了倒逼用戶購買會員,開始在下載上限速。

網盤,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墳場:360、網易敗走,阿里正面剛百度

網盤行業偶爾也有涉黃、隨意刪除用戶私人內容的新聞爆出。

不重視用戶體驗和隱私等問題,是各大主流網盤廠商的共性問題,但大家似乎都不想着怎麼去解決。

整個市場存在着比爛的心態,只要我爛的程度比你稍微好一點,我就贏了。

百度網盤,在資金技術上有儲備;戰略運營上,網盤業務一直堅持單一產品獨立運營,沒有給旗下業務做嫁衣;產品容量上,不誇大宣傳容量,但不買會員會降速度;服務穩定性上,百度所有的服務器都在國內,還專門為雲服務增加了幾個數據中心。

從戰略運營技術資金方方面面,百度網盤都不算是最好的,但都比對手多做了一點,所以百度成功熬死競爭對手,成了網盤一哥。

網盤,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墳場:360、網易敗走,阿里正面剛百度

雲網盤能攪動市場?

百度成為網盤寡頭已經多年,阿里卻在此時推出一款 “阿里雲網盤”的獨立App,高調進軍網盤市場。

阿里雲給了三板斧:免費,大內存,不限速。刀刀砍在高價、內存小、極低速的百度網盤身上。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年百度網盤依然是網盤市場的巨無霸,市場佔有率超過80%,是第二名騰訊微雲市場佔有率的足足十倍。

挑戰百度還是開啟網盤新紀元?

在剛剛結束的雲棲大會上,阿里雲智能總裁、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對外透露:“阿里雲做的不是一個網盤產品,而是個人雲,阿里雲的夢想和願景不只是一個網盤。”

網盤,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墳場:360、網易敗走,阿里正面剛百度

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視覺中國

現在看來,阿里跟百度的較量不在技術和基礎設施,而是戰略運營層面的角力。對百度來說,網盤只不過是一個技術運營變現的手段。對於阿里來說,網盤或許是打通生態鏈的推手。

簡單講,阿里網盤不是網盤,是個人雲。

如張劍鋒所說,阿里雲網盤可以存儲內容,這是由於業務層面推動的。上半年疫情原因,阿里辦公軟件釘釘在網課教學企業會議等方面獲得了極大市場,伴隨的便是海量個人內容存儲的需求,比如學生的作業員工的報表等。

這個邏輯和騰訊微雲是一致的,即由聊天辦公應用需求,使得存儲內容的網盤業務誕生和發展,是其商業閉環的重要一環,一如WPS之於金山雲,一如office之於onedrive。

阿里網盤大概率會朝着生態內軟硬件深度融合的方向發展,而非如百度等傳統網盤一樣只作為一個存儲業務來推廣。

只是百度會坐以待斃嗎?

不會。為了應對競爭,百度在海外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Dubox」的網盤產品,可以視為“百度網盤國際版”,這個海外版的百度網盤無論在容量上,還是在速度上都碾壓國內版的百度網盤。

初期用免費產品跑馬圈地是互聯網產品運營的常態,一方面是百度網盤在國內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市佔率超過80%,很難再增長,百度需要新的增長點。儘管Questmobile預測,如果累計付費用戶數達千萬,按照超級會員包月價18元來計算的話,百度網盤僅月度付費會員收入就接近2億元,而這個營收需要用戶規模來托底,出海勢在必行。

另一方面,百度網盤或拆分上市。此時出海有助於講好一個IPO前的好故事。消息人士稱,百度準備拆分網盤業務上市,給出的市值區間在300億到500億人民幣之間。要知道百度集團市值也僅有400多億美金。

面對阿里的高調入局,百度正在積極改變,而在手機本地存儲無法滿足用戶全部需要的當下,網盤依然是剛需,這個市場依然有故事可講,有錢可賺。

百度寡頭的時代已過,互聯網巨頭們該重新重視運營和用戶,做一個真正好用不貴的網盤。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69221.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16 13:14
下一篇 2024-12-16 13:1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