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C語言函數遞歸例題怎麼解?
- 2、C語言關於遞歸的一個題:下面是代碼
- 3、c語言,求這道題用遞歸函數的答案題目如圖
- 4、C語言求一些關於遞歸的練習題
- 5、C語言函數遞歸問題(含程序)
- 6、c語言遞歸函數求助
C語言函數遞歸例題怎麼解?
限於篇幅,我給你繪製一個假設輸入3的遞歸調用的示意圖:
所以第三項為 11 。
C語言關於遞歸的一個題:下面是代碼
i=5,程序運行時調用palin函數,函數內部判斷傳入參數是否小於等於1,不小於1,函數自己調用自己,參數減1,如此循環,直到參數小於等於1時退出。這就是遞歸的方法。
c語言,求這道題用遞歸函數的答案題目如圖
遞歸,就是在運行的過程中調用自己。
構成遞歸需具備的條件:
函數嵌套調用過程示例
1. 子問題須與原始問題為同樣的事,且更為簡單;
2. 不能無限制地調用本身,須有個出口,化簡為非遞歸狀況處理。
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中,遞歸指由一種(或多種)簡單的基本情況定義的一類對象或方法,並規定其他所有情況都能被還原為其基本情況。
例如,下列為某人祖先的遞歸定義:
某人的雙親是他的祖先(基本情況)。某人祖先的雙親同樣是某人的祖先(遞歸步驟)。斐波納契數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稱黃金分割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 I[1]
斐波納契數列是典型的遞歸案例:
遞歸關係就是實體自己和自己建立關係。
Fib(0) = 1 [基本情況] Fib(1) = 1 [基本情況] 對所有n 1的整數:Fib(n) = (Fib(n-1) + Fib(n-2)) [遞歸定義] 儘管有許多數學函數均可以遞歸表示,但在實際應用中,遞歸定義的高開銷往往會讓人望而卻步。例如:
階乘(1) = 1 [基本情況] 對所有n 1的整數:階乘(n) = (n * 階乘(n-1)) [遞歸定義] 一種便於理解的心理模型,是認為遞歸定義對對象的定義是按照“先前定義的”同類對象來定義的。例如:你怎樣才能移動100個箱子?答案:你首先移動一個箱子,並記下它移動到的位置,然後再去解決較小的問題:你怎樣才能移動99個箱子?最終,你的問題將變為怎樣移動一個箱子,而這時你已經知道該怎麼做的。
如此的定義在數學中十分常見。例如,集合論對自然數的正式定義是:1是一個自然數,每個自然數都有一個後繼,這一個後繼也是自然數。
德羅斯特效應是遞歸的一種視覺形式。圖中女性手持的物體中有一幅她本人手持同一物體的小圖片,進而小圖片中還有更小的一幅她手持同一物體的圖片,依此類推。
德羅斯特效應
又例如,我們在兩面相對的鏡子之間放一根正在燃燒的蠟燭,我們會從其中一面鏡子里看到一根蠟燭,蠟燭後面又有一面鏡子,鏡子裡面又有一根蠟燭……這也是遞歸的表現。
C語言求一些關於遞歸的練習題
1、編寫遞歸函數求 1+2+3+……+n 的和;
2、編寫遞歸函數求 2*4*6*……*(2n) 的積;
3、編寫遞歸函數求 n 的階乘;
4、漢諾塔問題;
實際上很多問題都可以通過遞歸來實現,但是看到你的情況估計較難的你實現不了,所以給你幾個簡單的練習一下,這樣可以增強對遞歸的理解,等理解的較為深入後再做稍微難一些的。
C語言函數遞歸問題(含程序)
這是一個遞歸函數。
1.你如果輸入的是2,那麼在第一個age(2)里就會執行else語句,就是再調用age(2-1)==age(1),再age(1)里你知道是咋樣吧,
2.然後age(1)就會傳回10,你記得是age(2)里的else
c=age(n-1)+2調用的吧,返回的10就變成了c=10+2呸,如果你輸入5啊啥的就回多激磁遮掩的步驟.
3.這個遞歸歸函數的作用就是輸入n,得到10+2*(n-1).
c語言遞歸函數求助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fun(int m,int n)
{
if(m==0)
return n+1;
if(n==0)
return fun(m-1,1);
if(m0n0)
return fun(m-1,fun(m,n-1));
}
int main()
{
int a=2,b=1;
printf(“%d\n”,fun(a,b));
return 0;
}
遞歸其實不複雜,就是按條件寫好就行了,記得終止條件不能少,否則會陷入無限循環。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5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