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寬城區萬龍台北明珠B2寫字樓對面有一家特別的蒸餃店——吉隆坡蒸餃,這是9位心智障礙孩子的家長共同經營的。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更好融入社會,家長們和孩子們共同在店裡工作。

“9位家長帶心智障礙孩子開蒸餃店”的話題9月3日登上熱搜,不少網友都詢問這家店到底在哪裡。9月3日下午,中國吉林網記者走進這家特殊的蒸餃店,看看這些特殊家庭的工作和生活。
一家特殊而熱鬧的蒸餃店

吉隆坡蒸餃店6月31日才開業,全店是淡淡的綠色,看上去十分乾淨,廚房裡穿着紅色衣服的媽媽們邊聊天邊忙着準備食材,等待迎接晚高峰的到來。

下午三點,店裡只有兩桌客人,靠近門口的桌邊有四個孩子圍着摘韭菜,邊摘邊不停說話。這四名孩子雖有心智障礙,但他們卻非常認真地完成着手邊的工作,時不時還互相拌嘴。

不一會兒,一位顧客趕到店裡買了兩盒蒸餃外賣,她是店裡的老顧客了,“我來過幾次才知道這個店的特殊之處,從此以後我只吃這家店的餃子,又好吃,又能幫幫他們。”
雖然如此,蒸餃店目前還是虧損狀態,但媽媽們還是比較樂觀的,她們能夠有一份事業,還能讓孩子們在店裡獲得成長。
實際出資人是12個家庭

這些家長都是在公益組織雅喜愛行動派的活動上認識的,公益組織負責人徐旭老師認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鍛煉心智障礙的孩子與社會融合,他們嘗試幫助心智障礙孩子的家長開花店等特色小店,但餐飲是第一次嘗試。

吉隆坡蒸餃的實際出資人有12位家長,但其中只有9位家長能夠參與經營。媽媽們全部都沒有經營飯店的經驗,一切從零開始。無論餃子還是拌菜都親手製作,最開始出餐很慢,但大部分客人都表示了理解。

所有家庭中只有五位孩子能夠到店裡工作,小旭(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小旭的媽媽說,她能夠感覺到孩子們在店裡很高興,也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小旭就是在店裡工作後不但學會了收拾桌子、洗碗、摘菜,甚至還學會了獨自坐公交車上下學。
五個心智障礙孩子獲得不同成長

孩子們在店裡的進步顯而易見,徐旭老師每天都到店裡幫忙,她還和孩子們成立了一個群,教他們怎麼在店裡幫忙。
最初,孩子們懼怕客人,偶爾有的客人也會對孩子們露出探視的目光。但隨着來店裡的時間長了,孩子們慢慢習慣了。他們開始參與到收拾碗筷、洗碗的工作里,徐旭老師又教會了他們摘菜,甚至有的孩子還學會了獨立用刀削土豆!連媽媽們都說,孩子們在店裡她們就輕快不少。

現在孩子們融入社會融入得越來越好,他們還會變得願意和客人交流,幾個孩子之間的交流也變多了,整天嘰嘰喳喳的,徐旭老師說:“這種交流非常難得,會讓孩子們獲得長足的進步。”
雖然開蒸餃店是非常辛苦的,但媽媽們都顯得很高興,他們都希望能夠讓孩子們在這個店裡學會如何工作,如何生活。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5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