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ar的基本命令
在Linux操作系統下,tar是一個常用的文件壓縮和解壓縮工具。下面是tar的基本命令:
tar -c # 壓縮文件 tar -x # 解壓文件 tar -t # 查看壓縮文件的內容 tar -r # 向已經存在的壓縮文件中添加文件 tar -u # 更新已經存在的壓縮文件中的文件
例如,我們想要將文件夾example壓縮成名為example.tar.gz的壓縮文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tar -czvf example.tar.gz example/
解釋一下參數含義:
- -c:創建一個新的壓縮文件
- -z:使用gzip算法壓縮文件,生成後綴為.gz的文件
- -v:在壓縮和解壓縮過程中顯示詳細的進度信息
- -f:指定生成的壓縮文件名
- example/: 需要壓縮的文件或文件夾名稱(這裡是文件夾名),冒號後面的斜杠/表示壓縮整個目錄,而不是目錄下的某個文件。
二、壓縮文件夾並加密
有時候我們需要將文件夾壓縮後加密,以保護文件的安全性。tar有一個選項可以在壓縮文件時添加密碼,方法如下:
tar -czvf - example/ | openssl des3 -salt -k password -out example.tar.gz
解釋一下參數:
- -czvf:同上文中所介紹的參數,用於執行壓縮操作
- -:用於在標準輸出流中輸出數據,即不生成壓縮文件,而是將壓縮數據通過管道發送到下一個命令
- example/:待壓縮文件夾名稱
- openssl des3:使用openssl對數據進行加密
- -salt:添加鹽值,加強密碼的複雜度
- -k:指定加密的密碼,這裡的password是你的自定義密碼
- -out:指定輸出的文件名,這裡是example.tar.gz,注意此時已經不需要加上後綴.gz,因為壓縮算法的步驟已經省略了這一步
三、解壓加密的文件夾
如果文件夾被加密,我們需要在解壓縮的時候輸入正確的密碼。openssl在Linux系統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進行解密:
openssl des3 -d -salt -k password -in example.tar.gz | tar -xzvf -
同樣解釋一下參數:
- openssl des3:將輸入數據進行解密
- -d:選擇解密模式
- -salt:使用與加密時相同的鹽值
- -k:指定加密的密碼,與壓縮文件時的密碼保持一致
- -in:指定輸入的文件名,這裡是example.tar.gz
- tar -xzvf -:重新生成一個壓縮文件,然後解壓縮至當前目錄
- -:同樣用於在標準輸入流中接收數據,接收的數據是上面的管道輸出
四、Linux下的其他文件壓縮工具
除了tar之外,Linux下還有很多其他的文件壓縮工具,如zip、rar、7z等,使用這些工具需要安裝對應的程序,例如:
sudo apt-get install zip # 安裝zip sudo apt-get install unrar # 安裝rar sudo apt-get install p7zip # 安裝7z
其他文件壓縮工具的使用方法與tar有所不同,這裡不做詳述。
五、總結
使用tar在Linux上進行文件壓縮和解壓縮操作是非常常見的操作,掌握tar的基本命令和常用選項可以使你更加高效地操作文件,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本文還介紹了如何在Linux系統上使用加密算法對文件進行加密和解密,以保護文件的安全性。最後,我們也簡單介紹了其他常見的文件壓縮工具,以供讀者參考。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55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