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靜態路由:管理員手動配置路由表的路由。靜態路由對於小規模網絡來說比較適用,因為網絡規模較小,路由器數量相對較少,維護簡單。
動態路由:路由器通過交換路由信息來學習當前網絡的拓撲結構,根據自適應算法重新計算網絡路由。動態路由可以自動調整路由,應對網絡規模變化和故障情況,因此在大型網絡中應用較多。
二、路由表更新機制
靜態路由:管理員手動配置路由表的路由,因此靜態路由的路由表更新機制是手動更新,管理員需要判斷路由情況並及時進行更新。在網絡規模較小時,可以手動從一個路由器更新到另一個路由器;在網絡規模較大時,將手動更新變得非常複雜和耗時。
動態路由:路由器通過交換路由信息來學習當前網絡的拓撲結構,根據自適應算法重新計算網絡路由。路由表自動更新,不需要人工干預,可以更快地應對網絡規模變化和故障情況。
三、路由器硬件設備
靜態路由:靜態路由只需要簡單的路由器,能夠基本的路由轉發即可,沒有複雜的算法需求。
動態路由:動態路由需要路由器支持路由算法,需要一定的計算能力和存儲空間。
四、路由器之間的交互行為
靜態路由:靜態路由下,路由器之間沒有廣播交換信息,也不需要動態協議,路由器之間的聯繫僅限於靜態路由表。
動態路由:動態路由下,路由器之間通過某種路由協議交換路由信息,控制拓撲結構,通過動態路由協議進行連接。主要的動態路由協議有RIP、OSPF、BGP等。
五、路由表數量控制
靜態路由:靜態路由的路由表需要管理員手動配置,無法快速響應網絡拓撲結構的變化,一旦網絡規模變得複雜,靜態路由下路由表條目會失去控制。
動態路由:動態路由優化了路由表的組織和分類,可以適應不同的網絡環境,快速響應網絡變化,避免了靜態路由下路由表失控的情況。
六、代碼示例
1.靜態路由代碼示例:
interface Vlan1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no ip redirects
no ip unreachables
no ip proxy-arp
ip route 172.16.16.0 255.255.255.0 192.168.1.2
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3
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1.4
在上述代碼中,管理員將三個不同的網絡拓撲添加到VLAN 1上,使得該路由器可以直接訪問這些網絡。
2.動態路由代碼示例:
router ospf 10
network 192.168.10.0 0.0.0.255 area 0
network 192.168.20.0 0.0.0.255 area 0
network 192.168.30.0 0.0.0.255 area 0
!
router bgp 100
neighbor 192.168.10.1 remote-as 200
!
ip route 10.0.0.0 255.0.0.0 172.16.16.1
在上述代碼中,管理員運行OSPF和BGP以學習拓撲結構,並將三個不同的網絡分別放入三個不同的區域中。同時,管理員將10.0.0.0/8網絡路由到路由器172.16.16.1上。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50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