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用python做數據庫交互檢索
- 2、什麼是python交互模式
- 3、python怎麼用交互式模式
- 4、Python為什麼叫爬蟲?
- 5、python抓取網頁內容時出錯,UnicodeEncodeError: ‘gbk’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 ‘\ue4bf…..
- 6、python抓取網頁內容時出現如下錯誤應該怎麼辦?
用python做數據庫交互檢索
名字起的不好,大致意思呢就是怎麼從本地上傳數據到網站上,將網站的結果爬下來做匯總
我在這裡將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這裡呢我是學習:
所有的例子都來源於這個網站
那麼我們先點開網頁看看是什麼內容:
我們再來看看python怎麼實現:
這樣就得到我們的結果了,和網頁上看到的一樣,值得注意的是,data裡面的index要與你提交輸入框的參數name的名稱一致
我利用某高校的蛋白質預測網站: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
我要的結果
參考:
什麼是python交互模式
Python有兩種基本模式,腳本模式和交互模式。其中交互模式適合快速方便的運行單行代碼或者代碼塊,因為它總是能立即給出運行結果,再加上Python的語法設計的很簡潔且符合人們的數學習慣,所以Python交互模式可以作為計算器使用。
簡單加減乘除
以Linux和MacOS為例,打開終端,輸入命令(沒有安裝Python3或者其他問題請參考之前的文章):
可以進入Python交互模式,命令提示符在提示我們輸入命令。本篇文章將不會介紹Python數據類型或者其他的相關知識,僅僅站在一個試圖邁進Python的大門的純小白角度,看看Python一些簡單有意思的功能。加法、減法分別使用+和-運算,負號也使用-,下面演示了一些加減運算,小數要使用小數點“.”:
可以發現,使用Python做整數的加減運算就像在計算器中做運算一樣。乘除法也基本一致,乘法使用*符號(鍵盤上同時按下shift + 數字8),除法使用符號“/”:
你會發現,加減運算也十分符合我們的習慣,幾乎不需要額外的學習成本。
Python的小數運算
Python在做小數之間的運算時,有時候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計算”0.1 + 0.1″:
結果完全正確,那麼,要再多加一個0.1呢:
我們期望的結果是0.3,但實際結果是0.30000000000000004,十分近似,但是並不理想,再來看一個例子:
1.2 – 1不應該是0.2嗎,0.19999999999999996是什麼?其實這並不怪Python,使用二進制的計算機就是不能很好的處理十進制的小數,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搜索“浮點數”相關內容。
python怎麼用交互式模式
Python有兩種運行方式:交互式和腳本式。交互式可以通過cmd命令行窗口或者IDEL實現,而腳本式通過寫一個腳本(.py結尾的文檔)實現。其中交互式主要用於簡單的python運行或者測試調試python時用到,而腳本式是運行python程序的主要方法。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Python如何使用交互式運行:
通過Windows命令行工具進行交互式運行python。同時按下Windows鍵和R鍵,啟動“運行”,在“運行”中輸入cmd然後回車,即彈出命令行工具,然後輸入python回車,即出現如下界面。
第二,然後輸入print(‘Hello world!’),既可以敲一行代碼,與python交互一次,python執行一次。
第三,通過IDEL交互式運行python。從“開始”中找到Python-IDEL,如下圖。
啟動IDEL後,同樣輸入print(‘Hello world!’),既可以敲一行代碼,與python交互一次,python執行一次。只不過IEDL中python代碼可以高亮顯示。
更多Python相關技術文章,請訪問Python教程欄目進行學習!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關於python怎麼用交互式模式的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有關python教程請關注環球青藤其它相關文章!
Python為什麼叫爬蟲?
因為python的腳本特性,易於配置,對字符的處理也非常靈活,就像蟲子一樣靈活,故名爬蟲。
Python是完全面向對象的語言。函數、模塊、數字、字符串都是對象。並且完全支持繼承、重載、派生、多繼承,有益於增強源代碼的復用性。
Python支持重載運算符和動態類型。相對於Lisp這種傳統的函數式編程語言,Python對函數式設計只提供了有限的支持。有兩個標準庫(functools, itertools)提供了Haskell和Standard ML中久經考驗的函數式程序設計工具。
擴展資料
Python的設計目標之一是讓代碼具備高度的可閱讀性。它設計時盡量使用其它語言經常使用的標點符號和英文單字,讓代碼看起來整潔美觀。它不像其他的靜態語言如C、Pascal那樣需要重複書寫聲明語句,也不像它們的語法那樣經常有特殊情況和意外。
Python開發者有意讓違反了縮進規則的程序不能通過編譯,以此來強製程序員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
並且Python語言利用縮進表示語句塊的開始和退出(Off-side規則),而非使用花括號或者某種關鍵字。增加縮進表示語句塊的開始,而減少縮進則表示語句塊的退出。縮進成為了語法的一部分。
例如if語句:python3。
python抓取網頁內容時出錯,UnicodeEncodeError: ‘gbk’ codec can’t encode character ‘\ue4bf…..
問題是這樣的,網頁的數據應該是’utf-8’編碼,這個可以在網頁的head上面看得到,然後你爬網頁的時候會把它轉化成Unicode,出問題的是在print()這兒,對於print()這個函數,他需要把內容轉化為’gbk’編碼才能顯示出來. 然後解決辦法是這樣,你在轉化後的Unicode編碼的string後面,加上 .encode(‘GBK’,’ignore’).decode(‘GBk’) 也就是先用gbk編碼,忽略掉非法字符,然後再譯碼,是不是很有道理 應該是這樣的,因為我和你遇到同樣的問題,現在解決了
python抓取網頁內容時出現如下錯誤應該怎麼辦?
在Python自帶的交互式模式下編輯,交互式下,一行只能放一段代碼import requests , 這一行要和下面你定義的函數隔開為兩段代碼
也就是import requests 要按回車鍵,然後在新的【】開始處再輸入你定義的函數代碼
一些網頁可以用Python的urllib來抓取內容,基本上沒有問題
但是有的網頁內容在瀏覽器看到的和抓取的有很大區別,抓取的基本上是框架實質內容沒有
比如必應詞典,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48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