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python的數據類型——列表
- 2、python中的列表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分別是什麼作用?
- 3、python里怎麼從大列表裡找到小列表裡的值?
- 4、Python列表的常用操作- 查找方法【詳細講解】
python的數據類型——列表
python中列表是最常見的一種數據類型,下面我們來看看列表的基本用法吧
列表的表示:list=[ ] 用中括號表示 或者list()
列表的作用:存儲多個數據的數據類型
列表可以存儲多種數據類型,可以存儲任何類型的數據
列表的操作
獲取列表長度len()
獲取某個元素可以使用索引,索引同字符串,從頭開始就是0開始,從末尾開始就是-1
列表索引後得到的數據類型就是該元素本身的類型
切片後獲取的數據還是列表
列表是可變類型:可以增加,修改和刪除
列表的增加
1、列表的添加:列表最後添加一個元素 append
2、在指定位置添加索引:insert
3、同時添加多個元素:extend(相當於將兩個列表合併)
列表的刪除
1、刪除指定的內容 remove(當列表中含有多個相同內容的元素,默認刪除第一個)
2、刪除指定的索引 pop
列表的修改
1、通過索引來修改
說完列表的幾種操作,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操作打印出來的結果是什麼:
none是一種數據類型,表示什麼都沒有,append得到的結果為none,remove得到的結果也是none.pop得到的結果是刪除的那個元素
python中的列表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分別是什麼作用?
首先,Python已經內置確定序列的長度以及確定最大和最小的元素的方法。列表是最常用的Python數據類型,它可以作為一個方括號內的逗號分隔值出現。列表的數據項不需要具有相同的類型。創建一個列表,只要把逗號分隔的不同的數據項使用方括號括起來即可。
以下是列表最常用的方法:
1.append() ——– 向列表的尾部添加元素
2.insert(index,object) ——– 向指定的下標處添加元素
3.sort()——– 進行排序(從下到大 int類型)可以對字母進行排序(ASCII值)類型不能混
4.index()——– 返回的是元素在列表中的第一個位置
5.reverse()———— 將列表進行翻轉
6.remove()———- 刪除某個元素,如果有重複,刪除的是第一次出現的元素,如果元素不存在會 報錯
7.count()——– 返回的是某個元素在列表裡面的個數
8.clear()——— 清除元素
9.copy()——– 淺拷貝對象 不等價與 =
10.extend()——– 合併列表
11.pop()——-刪除列表尾部的元素(與append相反),返回刪除的元素,pop(i) i指的是下標
python里怎麼從大列表裡找到小列表裡的值?
要使用 Python 從較大列表中的較小列表中查找值,可以使用關鍵字和 for 循環。例如:in
在此代碼中,for 循環將遍歷 中的每個元素,並且該語句將檢查該元素是否也在 .如果是,代碼將打印一條消息,指示已找到該元素。small_listifbig_list
運行此代碼後,輸出將為:
此方法可用於快速檢查較大列表中是否存在一組元素。或者,您可以使用 and 方法從較小的列表創建一個集合,並找到兩個集合之間的交集,這將得到相同的結果。set()intersection()
回答不易望請採納
Python列表的常用操作- 查找方法【詳細講解】
列表的作用是一次性存儲多個數據,程序員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的操作有:增、刪、改、查。
下面講解的是對列表的查找操作,可以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根據下標來進行查找,另外一種是根據查找函數來操作。
回憶一下知識點,之前講過字符串的時候有說到下標,下標是計算機內存分配的從0開始的編號,目的是根據下標可以找到針對性的數據。列表也可以根據下標來找到數據,後面學習的元組同樣也可以。
語法:
注意:如果以後都是用下標來查找數據,語法無非就是:序列名[下標]
快速體驗:
打印結果如圖:
語法:
快速體驗:
執行結果如圖:
注意:
語法:
快速體驗:
注意 :
— 2. 如果書寫了開始和結束位置的下標,則在這個範圍內查找,存在則返回開始位置的下標,如果查找的數據不存在則返回0;
語法:
注意: len()方法是一個公共的方法,無論是字符串、列表還是元組都可以使用
快速體驗:
以上就是列表的4種查找方法,每個方法有自己的語法和作用,這個知識點屬於 Python基礎教程 範疇,所以學起來還是比較輕鬆地,大家主要多多練習記住函數以及使用方法即可。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48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