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函數
在計算機編程中,函數(Function)是一段可反覆使用的代碼塊,用於實現特定的功能。通過函數可以提高代碼的復用性、可讀性和可維護性,實現了更好的封裝。在Python中,函數的定義以關鍵字“def”開頭,後跟函數名、括號、冒號和縮進的代碼塊。函數對應的參數通過括號內的逗號隔開,並且可以沒有參數、有默認參數、有關鍵字參數等多種形式。
def my_function():
print("Hello World!")
my_function()
這裡的函數名為“my_function”,沒有參數,函數內的代碼塊直接打印輸出“Hello World!”。通過調用函數my_function(),可以在代碼的多個地方復用這段代碼,實現了代碼的重複利用。
二、計算pi的平方根
計算pi的平方根可能不是我們常用到的函數,但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函數來介紹Python函數如何進行數學計算。
首先,我們需要導入Python中的數學模塊math,這個模塊提供了各種科學運算的函數。接着,我們可以定義一個函數square_root_of_pi(),並在函數內用math模塊中的sqrt()函數計算pi的平方根,並輸出結果。
import math
def square_root_of_pi():
sqrt_of_pi = math.sqrt(math.pi)
print("The square root of pi is: %f" % sqrt_of_pi)
square_root_of_pi()
運行結果為:”The square root of pi is: 1.772454″。
三、參數和返回值
函數可以接受參數,並且可以根據參數的不同輸出不同的結果。同時,函數也可以通過關鍵字“return”返回一個值,將計算結果傳遞給調用函數的地方。
我們可以修改上面的函數,讓它接受一個參數n,並計算pi的n次方根。在計算完成後,將結果返回給調用函數的地方。
import math
def nth_root_of_pi(n):
nth_root_of_pi = math.pow(math.pi, 1 / n)
return nth_root_of_pi
result = nth_root_of_pi(3)
print("The third root of pi is: %f" % result)
運行結果為:”The third root of pi is: 1.464722″。在這個例子中,函數nth_root_of_pi()使用了關鍵字“return”返回了結果,在調用函數時將結果賦值給變量result,並輸出了結果。
四、函數的嵌套
函數在編寫複雜程序時非常有用,而函數的嵌套使用可以進一步提高代碼的復用性和可讀性。
我們可以定義一個函數,用來計算某個數的平方。同時,在另一個函數內部,我們可以調用此函數來計算任意數的平方。
def square(x):
return x * x
def cube(x):
return x * x * x
result = square(5)
print(result)
result = cube(square(5))
print(result)
第一個函數square()用來計算一個數的平方,第二個函數cube()用來計算一個數的立方。在第二個函數內部,我們調用了square()函數來計算給定數字的平方。這樣一個函數調用另一個函數的方法,減少了代碼的重複度。
五、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
在函數內定義的變量為局部變量,在函數外定義的為全局變量。函數內不能直接訪問全局變量,但可以通過關鍵字“global”來聲明一個全局變量,並對其進行操作。
我們可以定義一個全局變量global_var,然後在一個函數內部對全局變量進行操作。
global_var = 10
def my_function():
global global_var
global_var = 5
my_function()
print(global_var)
在函數my_function()內,我們使用了關鍵字“global”來聲明變量global_var為全局變量,並將其修改為5。在函數外輸出變量global_var的值,可以看到結果為5。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4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