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c語言編寫中怎樣寫前一百個素數
用一個tot記錄當前已經找到的素數個數,然後從一枚舉,當tot等於100時退出。判斷一個數x是否為素數是只需判斷2到根號x中是否有數能整除x即可。
求”求素數的C語言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0;
int num=0;
int i;
printf(“輸入一個整數:”);
scanf(“%d”,num);
for(i=2;inum;i++){
if(num%i==0){
a++;
}
}
if(a==0){
printf(“%d是素數。\n”, num);
}else{
printf(“%d不是素數。\n”, num);
}
return 0;
}
擴展資料:
質數又稱素數。一個大於1的自然數,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叫做質數;否則稱為合數。
基本算法:若 k%m==0 則說明 k 不是素數。
判斷整數n是否為素數——採用枚舉法求解。
採用枚舉算法解題的基本思路:
(1)確定枚舉對象、枚舉範圍和判定條件;
(2)枚舉可能的解,驗證是否是問題的解。
枚舉算法的一般結構:while循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枚舉法
C語言求素數代碼
方法有2個:
1、判斷n是否能被2~√n間的整數整除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 main()
{
int n,i;
double k;
scanf(“%d”, n);
k = sqrt(n);
for (i = 2; i = k;i++)
{
if (n%i == 0) break;
}
if (i =k) printf(“This is not a prime.”);
else printf(“This is a prime”);
return 0;
}
2、判斷n是否能被2~n-1整除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i, n;
scanf(“%d”, n);
for (i = 2; i n ; i++)
{
if (n%i == 0)
break;
}
if (i n) printf(“This is not a prime.”);
else printf(“This is a prime.”);
return 0;
擴展資料:
C語言的模塊化程序結構用函數來實現,即將複雜的C程序分為若干模塊,每個模塊都編寫成一個C函數,然後通過主函數調用函數及函數調用函數來實現一大型問題的C程序編寫,因此常說:C程序=主函數+子函數。因此,對函數的定義、調用、值的返回等中要尤其注重理解和應用,並通過上機調試加以鞏固。
判斷語句(選擇結構):
if 語句:“如果”語句;if—else 語句:“若…(則)…否則…”語句;switch 語句:“切換”語句;switch—case:“切換—情況”語句。
循環語句(循環結構):
while 語句:“當…”語句;do—while 語句:“做…當…(時候)”語句;for 語句:條件語句(即“(做)…為了…”語句)。
跳轉語句(循環結構:是否循環):
goto 語句:“轉舵”語句,也稱“跳轉”語句;break 語句:“中斷”(循環)語句,即結束整個循環;continue 語句:“繼續”語句(結束本次循環,繼續下一次循環);return 語句:“返回”語句。
需要說明的是:
1、一個C語言源程序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源文件組成。
2、每個源文件可由一個或多個函數組成。
3、一個源程序不論由多少個文件組成,都有一個且只能有一個main函數,即主函數。是整個程序的入口。
4、源程序中可以有預處理命令(包括include 命令,ifdef、ifndef命令、define命令),預處理命令通常應放在源文件或源程序的最前面。
5、每一個說明,每一個語句都必須以分號結尾。但預處理命令,函數頭和花括號“}”之後不能加分號。(結構體、聯合體、枚舉型的聲明的“}”後要加“ ;”。)
6、標識符,關鍵字之間必須至少加一個空格以示間隔。若已有明顯的間隔符,也可不再加空格來間隔。
書寫規則
1、一個說明或一個語句佔一行。
2、用{} 括起來的部分,通常表示了程序的某一層次結構。{}一般與該結構語句的第一個字母對齊,並單獨佔一行。
3、低一層次的語句或說明可比高一層次的語句或說明縮進若干格後書寫。以便看起來更加清晰,增加程序的可讀性。在編程時應力求遵循這些規則,以養成良好的編程風格。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c語言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48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