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uid 多數據源詳解

一、druid 多數據源卡頓

在使用 druid 多數據源的過程中,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卡頓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多個數據源使用同一連接池,這會導致連接池資源的競爭。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考慮對每個數據源都單獨建立一個連接池。


    @Bean(name = "ds1")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spring.datasource.ds1")
    public DataSource ds1() {
        return DruidDataSourceBuilder.create().build();
    }
 
    @Bean(name = "ds2")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spring.datasource.ds2")
    public DataSource ds2() {
        return DruidDataSourceBuilder.create().build();
    }

在每個數據源的配置中加入 initialSizemaxActive 屬性,分別設置連接池的初始大小和最大連接數,以避免資源競爭問題。


    # 連接池初始大小
    spring.datasource.druid.initialSize=5
    # 連接池最大活躍數量
    spring.datasource.druid.maxActive=20

二、druid 多數據源監控頁面

druid 多數據源提供了監控頁面,用於查看連接池的狀態與連接信息。我們只需要在項目中引入 druid 的監控依賴,並進行相應的配置即可。


    
    
        com.alibaba
        druid-spring-boot-starter
        1.1.20
    

在項目配置文件中加入監控頁面的相關配置。


    ## druid的相關部分
    # 激活監控功能,允許訪問druid監控頁面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view-servlet.enabled=true
    # 配置druid監控頁面的訪問路徑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view-servlet.url-pattern=/druid/*
    # 監控用戶的賬號密碼,不設置則可輸入任意賬號密碼進入監控頁面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view-servlet.login-username=admin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view-servlet.login-password=admin

三、druid 多數據源配置

在使用 druid 多數據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在項目中配置多個數據源。這裡我們給出一個簡單的配置示例。


    ## 數據庫1的相關配置
    spring.datasource.ds1.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spring.datasource.ds1.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1
    spring.datasource.ds1.username=root
    spring.datasource.ds1.password=123456
 
    ## 數據庫2的相關配置
    spring.datasource.ds2.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spring.datasource.ds2.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2
    spring.datasource.ds2.username=root
    spring.datasource.ds2.password=123456

四、druid 多數據源切換

在使用 druid 多數據源時,我們需要切換數據源。這裡我們介紹兩種切換數據源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 @Qualifier 註解指定數據源名稱,實現數據源的動態切換。


    @Autowired
    private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切換數據源,指定數據源名稱
    public void changeDataSource(String dataSourceName) {
        DataSource dataSource = (DataSource) context.getBean(dataSourceName);
        DynamicDataSourceContextHolder.setDataSource(dynamicDataSource);
    }

方法二:使用多線程與 ThreadLocal 實現數據源的動態切換。


    static class DynamicDataSource extends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
        @Override
        protected Object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 {
            return DynamicDataSourceContextHolder.getDataSource();
        }
    }
 
    public class DynamicDataSourceContext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 contextHolder = new ThreadLocal();
     
        public static void setDataSource(String dataSourceName) {
            contextHolder.set(dataSourceName);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DataSource() {
            return contextHolder.get();
        }
     
        public static void clearDataSource() {
            contextHolder.remove();
        }
    }

五、druid 多數據源監控

druid 多數據源提供了多種監控指標,包括連接數、並發請求數、SQL 運行時間、錯誤數等。


    ## 配置druid監控統計功能
    # 數據源監控開關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enable=true
    # 配置druid監控統計持續的時間
    spring.datasource.druid.stat.time-between-log-stats-millis=60000
    # 慢SQL查詢閾值
    spring.datasource.druid.filter.slowsql.enabled=true
    spring.datasource.druid.filter.slowsql.time-threshold=1000
    # 啟用mergeSql功能
    spring.datasource.druid.filter.stat.merge-sql=true
    # SQL合併的閾值
    spring.datasource.druid.filter.stat.slow-sql-millis=1000

六、druid 數據源配置

除了多數據源方案,我們還可以對單個數據源進行配置。可以配置以下選項:初始大小、最大連接數、最小連接數、獲取連接的最大等待時間、回收連接的最大等待時間、是否進行前綴截斷、是否緩存 Statement、是否允許進行多條 SQL 合併等。


    ## 數據源的相關配置
    spring.datasource.initialSize=5 # 初始化連接數量
    spring.datasource.maxActive=10 # 最大連接數量
    spring.datasource.minIdle=2 # 最小空閑連接數量
    spring.datasource.maxWait=60000 # 獲取連接的最大等待時間,單位毫秒
    spring.datasource.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60000 # 連接回收的時間間隔,單位毫秒
    spring.datasource.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300000 # 連接可被回收的最大空閑時間,單位毫秒
    spring.datasource.testWhileIdle=true # 測試連接是否有效
    spring.datasource.validationQuery=SELECT 1 FROM DUAL # 驗證 SQL 語句
    spring.datasource.testOnBorrow=false # 是否在從池中取出連接前進行檢驗
    spring.datasource.testOnReturn=false # 是否在歸還到池中前進行檢驗
    spring.datasource.poolPreparedStatements=true # 是否緩存 Statement 對象
    spring.datasource.maxPoolPreparedStatementPerConnectionSize=20 # 開啟緩存後,每個連接允許緩存的 Statement 對象數量
    # 開啟對多條 SQL 語句合併批量更新操作的支持,例如 insertBatch,updateBatch 等
    spring.datasource.connectionProperties=druid.stat.mergeSql=true;druid.stat.slowSqlMillis=5000

七、druid 多數據源事務

在使用 druid 多數據源時,需要對事務進行特別的處理。我們需要使用 Spring 的 @Transactional 註解,在方法級別上進行事務的註解。同時,我們還需要在每個數據源上綁定單獨的事務管理器。


    @Bean(name = "transactionManager1")
    public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transactionManager1() {
        return new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ds1());
    }
 
    @Bean(name = "transactionManager2")
    public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transactionManager2() {
        return new 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ds2());
    }

之後,在需要使用事務的方法上加入 @Transactional 註解,並指定數據源名稱。


    @Transactional(value = "transactionManager1")
    public void saveUser(User user) {
        userDao.insert(user);
    }
 
    @Transactional(value = "transactionManager2")
    public void saveOrder(Order order) {
        orderDao.insert(order);
    }

八、druid 多數據源連接超時

在使用 druid 多數據源時,我們可能會遇到連接超時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設置超時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


    spring.datasource.druid.time-between-eviction-runs-millis=60000 # 連接回收的時間間隔,單位毫秒
    spring.datasource.druid.min-evictable-idle-time-millis=300000 # 連接可被回收的最大空閑時間,單位毫秒
    spring.datasource.druid.max-evictable-idle-time-millis=1800000 # 連接池中連接的最大超時時間,單位毫秒

九、druid 多數據源創建及使用

在使用 druid 多數據源時,我們需要先創建多個數據源,之後再根據實際情況使用相應的數據源。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DataSourceConfig {
        @Bean(name = "ds1")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spring.datasource.ds1")
        public DataSource ds1() {
            return DruidDataSourceBuilder.create().build();
        }
     
        @Bean(name = "ds2")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spring.datasource.ds2")
        public DataSource ds2() {
            return DruidDataSourceBuilder.create().build();
        }
    }
     
    @Component
    public class DataSourceUtil {
        // 注入所有數據源
        @Autowired
        @Qualifier("ds1")
        private DataSource ds1;
     
        @Autowired
        @Qualifier("ds2")
        private DataSource ds2;
     
        public void execute() {
            // 使用ds1數據源
            Connection conn = ds1.getConnection();
            ...
            // 使用ds2數據源
            conn = ds2.getConnection();
            ...
        }
    }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47936.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12 13:24
下一篇 2024-12-12 13:24

相關推薦

  • 神經網絡代碼詳解

    神經網絡作為一種人工智能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而神經網絡的模型編寫,離不開代碼。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神經網絡模型編寫的代碼技術。 一、神經網…

    編程 2025-04-25
  • Linux sync詳解

    一、sync概述 sync是Linux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命令,它可以將文件系統緩存中的內容,強制寫入磁盤中。在執行sync之前,所有的文件系統更新將不會立即寫入磁盤,而是先緩存在內存…

    編程 2025-04-25
  • Java BigDecimal 精度詳解

    一、基礎概念 Java BigDecimal 是一個用於高精度計算的類。普通的 double 或 float 類型只能精確表示有限的數字,而對於需要高精度計算的場景,BigDeci…

    編程 2025-04-25
  • git config user.name的詳解

    一、為什麼要使用git config user.name? git是一個非常流行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統,很多程序員都會用到它。在使用git commit提交代碼時,需要記錄commi…

    編程 2025-04-25
  • 詳解eclipse設置

    一、安裝與基礎設置 1、下載eclipse並進行安裝。 2、打開eclipse,選擇對應的工作空間路徑。 File -> Switch Workspace -> [選擇…

    編程 2025-04-25
  • Python輸入輸出詳解

    一、文件讀寫 Python中文件的讀寫操作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之一。讀寫文件分別使用open()函數中的’r’和’w’參數,讀取文件…

    編程 2025-04-25
  • Python安裝OS庫詳解

    一、OS簡介 OS庫是Python標準庫的一部分,它提供了跨平台的操作系統功能,使得Python可以進行文件操作、進程管理、環境變量讀取等系統級操作。 OS庫中包含了大量的文件和目…

    編程 2025-04-25
  • Linux修改文件名命令詳解

    在Linux系統中,修改文件名是一個很常見的操作。Linux提供了多種方式來修改文件名,這篇文章將介紹Linux修改文件名的詳細操作。 一、mv命令 mv命令是Linux下的常用命…

    編程 2025-04-25
  • MPU6050工作原理詳解

    一、什麼是MPU6050 MPU6050是一種六軸慣性傳感器,能夠同時測量加速度和角速度。它由三個傳感器組成:一個三軸加速度計和一個三軸陀螺儀。這個組合提供了非常精細的姿態解算,其…

    編程 2025-04-25
  • nginx與apache應用開發詳解

    一、概述 nginx和apache都是常見的web服務器。nginx是一個高性能的反向代理web服務器,將負載均衡和緩存集成在了一起,可以動靜分離。apache是一個可擴展的web…

    編程 2025-04-25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