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java中怎麼設置文件權限?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只能給當前用戶賦予對該文件的權限,調用createNewFile()方法默認的權限是644.\x0d\x0a×/public class FilePermission{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try {File file = new File(“/home/test3.txt”);\x0d\x0aif (file.createNewFile()){\x0d\x0aSystem.out.println(“File is created!”);\x0d\x0a//Runtime.getRuntime().exec(“chmod 777 /home/test3.txt”);\x0d\x0afile.setExecutable(true);//設置可執行權限\x0d\x0afile.setReadable(true);//設置可讀權限\x0d\x0afile.setWritable(true);//設置可寫權限\x0d\x0aSystem.out.println(“is execute allow : ” + file.canExecute());\x0d\x0aSystem.out.println(“is read allow : ” + file.canRead());\x0d\x0aSystem.out.println(“is write allow : ” + file.canWrite());}else{System.out.println(“File already exists.”);}
Java訪問控制權限有哪些
java中成員的訪問權限共有四種,其中三種有訪問權限修飾詞:public,protected,private。
Public:權限最大,允許所有類訪問,但其他包下的類想要訪問需使用import關鍵字將這些public類導入包中才可使用,換句話說,import將不同包的類導入到一個包下,從而轉化為包訪問權限下的情況。
Protected:除了提供包訪問權限以外,還對繼承該類的所有派生類賦予訪問權限。
Private:權限最小,只能由包含該成員(域和方法)的類本身訪問,其他任何類都無法訪問。
不使用這三個關鍵詞時,則提供默認包訪問權限,該權限只允許同一個包下(即同一個目錄下的Java文件)的類訪問該類。
注意:private和protected只能修飾成員,無法修飾類。類要麼是public的,要麼是包訪問權限。
java如何做權限管理?
思路:
1、用戶表 user;
2、角色表 role;
3、菜單 menu;
4、角色菜單權限表 role_menu;
5、用戶菜單權限表 user_menu;
Java是一門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不僅吸收了C++語言的各種優點,還摒棄了C++里難以理解的多繼承、指針等概念,因此Java語言具有功能強大和簡單易用兩個特徵。Java語言作為靜態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的代表,極好地實現了面向對象理論,允許程序員以優雅的思維方式進行複雜的編程[1] 。
Java具有簡單性、面向對象、分布式、健壯性、安全性、平台獨立與可移植性、多線程、動態性等特點[2] 。Java可以編寫桌面應用程序、Web應用程序、分布式系統和嵌入式系統應用程序等[3] 。
由於在開發Oak語言時,尚且不存在運行字節碼的硬件平台,所以為了在開發時可以對這種語言進行實驗研究,他們就在已有的硬件和軟件平台基礎上,按照自己所指定的規範,用軟件建設了一個運行平台,整個系統除了比C++更加簡單之外,沒有什麼大的區別。1992年的夏天,當Oak語言開發成功後,研究者們向硬件生產商進行演示了Green操作系統、Oak的程序設計語言、類庫和其硬件,以說服他們使用Oak語言生產硬件芯片,但是,硬件生產商並未對此產生極大的熱情。因為他們認為,在所有人對Oak語言還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生產硬件產品的風險實在太大了,所以Oak語言也就因為缺乏硬件的支持而無法進入市場,從而被擱置了下來。
1994年6、7月間,在經歷了一場歷時三天的討論之後,團隊決定再一次改變了努力的目標,這次他們決定將該技術應用於萬維網。他們認為隨着Mosaic瀏覽器的到來,因特網正在向同樣的高度互動的遠景演變,而這一遠景正是他們在有線電視網中看到的。作為原型,帕特里克·諾頓寫了一個小型萬維網瀏覽器WebRunner。[4]
1995年,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給了Oak機會。業界為了使死板、單調的靜態網頁能夠“靈活”起來,急需一種軟件技術來開發一種程序,這種程序可以通過網絡傳播並且能夠跨平台運行。於是,世界各大IT企業為此紛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個時候,Sun公司想起了那個被擱置起來很久的Oak,並且重新審視了那個用軟件編寫的試驗平台,由於它是按照嵌入式系統硬件平台體系結構進行編寫的,所以非常小,特別適用於網絡上的傳輸系統,而Oak也是一種精簡的語言,程序非常小,適合在網絡上傳輸。Sun公司首先推出了可以嵌入網頁並且可以隨同網頁在網絡上傳輸的Applet(Applet是一種將小程序嵌入到網頁中進行執行的技術),並將Oak更名為Java(在申請註冊商標時,發現Oak已經被人使用了,再想了一系列名字之後,最終,使用了提議者在喝一杯Java咖啡時無意提到的Java詞語)。5月23日,Sun公司在Sun world會議上正式發布Java和HotJava瀏覽器。IBM、Apple、DEC、Adobe、HP、Oracle、Netscape和微軟等各大公司都紛紛停止了自己的相關開發項目,競相購買了Java使用許可證,並為自己的產品開發了相應的Java平台。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4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