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Idea自動導包是指在我們使用一個未引入的包時,Idea會自動識別並導入該包。
對於項目中使用的各種類、接口等,若未引入包,則Idea將會在開發的同時給出提示,告知需要引入的包,如果確認,則自動導入,省去了手動導入的步驟。這大大提高了開發效率。
二、使用方法
在使用Idea自動導包時,我們需要設置一些基本配置,在Idea的設置中找到”自動導入”選項。
在該選項中有一個”自動導入時向”的設置,可選擇ALL、Classes、Sources、Tests等選項。ALL是默認選項,表示自動導入時向所有類型都會自動導入對應的包,而Classes則只會向class自動導入,Sources則只會向源文件自動導入,Tests則只會向測試文件自動導入。
此外,還可以設置”只在賦值符號右側完成自動導入”,即只有在等號右側使用時才會自動導入,而不在等號左側。
三、優化方法
1、自定義導入優先級
Idea自帶的自動導入功能可以自定義導入包的優先級。在“Editor”中找到 “Code Style” -> “Java” -> “Imports”。
選擇“CLASS_COUNT”,就可以設置優先級,這個選項表示包中類的數量越小,優先級越高。也可以選擇其他的相關選項,根據自身項目需求進行設置。
package com.example;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net.*;// <- 部分自動導入的包
public class Demo {
// ...
}
2、手動添加自動導入包
有時,Idea默認無法自動導入某些包,此時就需要手動添加了。我們可以通過在設置 -> Editor -> General -> Auto Import -> Exclusions 中加入不需要自動導入的包,也可以通過在一個類中使用 import xxx.xxx.*; 的形式,達到導入一個包中的所有類的效果。
3、導入基礎類型,避免“import java.lang.*”
在使用Java基礎類型時,可以不使用import java.lang.*,而是使用”正常”的方式使用這些類型,例如String、Integer等都是直接可以使用的,無需再引入包。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使用 Integer
Integer i = 1;
// 使用 String
String str = "Hello";
// ...
}
}
4、自動導入的調整
在使用Idea自動導入時,有時候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導入,這時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進行調整:
- 在Windows中使用 Ctrl+Alt+O,Mac系統中使用 Command+Option+O,可以將導入的包進行優化。
- 找到設置 -> Editor -> General -> Auto Import -> Optimise imports on the fly選項。
四、小結
Idea自動導入包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在實際開發中確有很大的幫助。在使用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設置和調整對其進行優化,從而提高開發效率。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45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