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返回值
parseFloat()是在JavaScript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函數,它的作用是將一個字符串解析成一個浮點數。該函數會忽略字符串前面的空格,直到找到第一個非空字符。然後從該字符開始,返回一個連續的數字字符串,直至字符串末尾,或者遇到一個無法識別的字符。最後返回浮點數。
parseFloat('34.45'); //返回34.45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參數不能被解析成數字,則返回NaN。
parseFloat('hello world'); //返回NaN
如果傳入空字符串,則返回NaN。
parseFloat(''); //返回NaN
二、解析機制
parseFloat()解析器會根據以下規則解析字符串:
1、忽略前導空白符。這意味着在首字符之前,字符串中的所有空格都會被瀏覽器忽略。
2、如果第一個字符不能被轉換成數字,返回NaN。字符串中第一個非空格字符無法轉換成數字時,parseFloat()會返回NaN。
3、取得數字從第一個非空白符字符開始,直到字符串末尾或者碰到一個非數字字符停止。返回解析到的數字部分。
4、小數點只能出現一次。如果一個字符串有多個小數點,parseFloat()會只返回第一個小數點之前的數字。如果第一個小數點之後還有其他字符出現,則會被丟棄。
5、科學計數法如果字符串中包含有一個E 或 e,parseFloat()會把前面的部分作為一個十進制浮點數,後面的部分作為 10 的冪來解釋。即 E 或 e 之前的數字相當於位數,之後的數字相當於指數。
parseFloat('450.67px'); //返回450.67 parseFloat('2020年'); //返回2020 parseFloat('3.14.159'); //返回3.14 parseFloat('2e3'); //返回2000 parseFloat('3.5e-5haha'); //返回0.000035
三、局限性
注意到parseFloat()對字符串的解析是從左到右的,如果字符串開始的數字非常大,就會很容易超出JavaScript中數字類型的精度範圍限制,造成數據的丟失。
parseFloat('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67'); //返回1.0000000000000001e+39
因此,在處理大數值情況時,建議使用BigInt類型。
四、適用範圍
parseFloat()通常在處理字符串轉化成數字的時候使用,其常常與parseInt()一同使用。與parseInt()相比,parseFloat()可以解析浮點數,而parseInt()則只能解析整數。
parseInt('34.45'); //返回34
當需要轉換浮點數類型字符串時,優先考慮使用parseFloat()函數。
五、總結
parseFloat()是JavaScript中一個重要的解析字符串的函數,主要用於將字符串轉換成浮點數。通過使用不同的參數,我們可以掌握其對不同數據類型的解析規則,這樣在實際開發中便可以更好地充分應用到該函數。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4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