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c語言 中’ab’的值?
- 2、如何用c語言給變量a,b賦值,賦值範圍是確定的。
- 3、C語言中a=b,意思是說把b賦值給a,還是說把b裡面的值賦值給a?
- 4、定義兩個變量ab如何用c語言編程使兩個變量的值能相互交換
- 5、用c語言實現對a,b賦值,
c語言 中’ab’的值?
a的ASCII碼是10進制的97,16進制的61,b的ASCII碼是10進制的98,16進制的62,順序寫到一起是16進制的6162,轉換為10進制就是24930。
‘ab’佔用2個字節(字面上是這樣),賦給int類型變量在某些編譯器(如Dev-C++)中是可能的,但沒有推廣價值,也米有應用價值,所以這也不會出現在考試、或者筆試題目中。
如何用c語言給變量a,b賦值,賦值範圍是確定的。
用隨機數賦值。
/*
通過1+
rand()%10
產生
1-10
的隨機數
*/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
rand
能生成0到RAND_MAX(在stdlib.h頭文件中定義的符號常量)之間的整數
int
main()
{
int
a,
b;
a=1+(rand()%10);
b=1+(rand()%10);
while(a==b)
b=1+(rand()%10);
printf(“%d
%d”,a,b);
return
0;
}
C語言中a=b,意思是說把b賦值給a,還是說把b裡面的值賦值給a?
當a和b為普通變量時, a=b,是把b的值賦值給a, b不變;
當a和b為指針時, a=b, 是把b的指向賦值給a, 讓a也可以指向b的指向,b的指向不變;
比如 a=1 b=2 c=3,把b賦值給a 就是 a=b 因為b是等於2的 現在 a=b=2。
把b值賦給a指的是把b的值代入a里,打個比方,a=b,而b=100,那麼,在這個式子中,把b值賦給a就指的是a=b=100,也就是a=100。
擴展資料:
C語言中各運算符的結合性分為兩種,即左結合性(自左至右)和右結合性(自右至左)。例如算術運算符的結合性是自左至右,即先左後右。如有表達式x-y+z 則y 應先與“-”號結合,執行x-y 運算,然後再執行+z 的運算。這種自左至右的結合 方向就稱為“左結合性”。而自右至左的結合方向稱為“右結合性”。
最典型的右結合 性運算符是賦值運算符。如x=y=z,由於“=”的右結合性,應先執行y=z 再執行x=(y=z)運算。C語言運算符中有不少為右結合性,應注意區別,以避免理解錯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C語言運算符
定義兩個變量ab如何用c語言編程使兩個變量的值能相互交換
1、 首先,就是最基本的知識,寫頭文件,函數聲明,定義變量。
2、下面還需要定義指針,需要定義兩個指針p1和p2,然後把a的地址賦值給p1,把b的地址賦值給p2。
3、然後就是調用函數,該函數沒有返回值,就直接調用,但是參數進入的是a和b的地址,而不是a和b。
4、 函數用完之後,就是輸出a和b的值看一看是否進行了互換。
5、a和b的地址傳給x和y,我們通過指針直接對a和b的值進行操作。
6、 最後就是調換*x和*y的值,這樣就是實現了a和b的值。
用c語言實現對a,b賦值,
是這樣嗎?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a=2, b=3, c;
printf(“2+3=?\n”);
scanf(“%d”, c);
if(c==a+b)
printf(“回答正確%d + %d = %d\n”, a, b, a+b);
else
printf(“回答錯了結果是%d + %d = %d”, a, a+b);
return 0;
}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43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