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java新手 問一下 隱式調用 ?? 如何查看隱式調用的方法?
看源代碼, System.out.println的源碼是這樣的
public void println(Object x) {
String s = String.valueOf(x);
synchronized (this) {
print(s);
newLine();
}
}
然後 String.valueOf的源代碼是這樣的
public static String valueOf(Object obj) {
return (obj == null) ? “null” : obj.toString();
}
所以就是調用的obj的toString方法
java中什麼是顯式類型轉換和隱式類型轉換?
自動類型轉換,也稱隱式類型轉換,是指不需要書寫代碼,由系統自動完成的類型轉換。由於實際開發中這樣的類型轉換很多,所以java語言在設計時,沒有為該操作設計語法,而是由jvm自動完成。
轉換規則
從存儲範圍小的類型到存儲範圍大的類型。
具體規則為: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
也就是說byte類型的變量可以自動轉換為short類型,示例代碼:
byte
b
=
10;
short
sh
=
b;
這裡在賦值時,jvm首先將b的值轉換為short類型,然後再賦值給sh。
在類型轉換時可以跳躍。示例代碼:
byte
b1
=
100;
int
n
=
b1;
l
注意問題
在整數之間進行類型轉換時,數值不發生改變,而將整數類型,特別是比較大的整數類型轉換成小數類型時,由於存儲方式不同,有可能存在數據精度的損失。
強制類型轉換,也稱顯式類型轉換,是指必須書寫代碼才能完成的類型轉換。該類類型轉換很可能存在精度的損失,所以必須書寫相應的代碼,並且能夠忍受該種損失時才進行該類型的轉換。
轉換規則
從存儲範圍大的類型到存儲範圍小的類型。
具體規則為:
double→float→long→int→short(char)→byte
語法格式為:
(轉換到的類型)需要轉換的值
示例代碼:
double
d
=
3.10;
int
n
=
(int)d;
這裡將double類型的變量d強制轉換成int類型,然後賦值給變量n。需要說明的是小數強制轉換為整數,採用的是“去1法”,也就是無條件的捨棄小數點的所有數字,則以上轉換出的結果是3。整數強制轉換為整數時取數字的低位,例如int類型的變量轉換為byte類型時,則只去int類型的低8位(也就是最後一個字節)的值。
示例代碼:
int
n
=
123;
byte
b
=
(byte)n;
int
m
=
1234;
byte
b1
=
(byte)m;
則b的值還是123,而b1的值為-46。b1的計算方法如下:m的值轉換為二進制是10011010010,取該數字低8位的值作為b1的值,則b1的二進制值是11010010,按照機器數的規定,最高位是符號位,1代表負數,在計算機中負數存儲的是補碼,則該負數的原碼是10101110,該值就是十進制的-46。
l
注意問題
強制類型轉換通常都會存儲精度的損失,所以使用時需要謹慎。
關於java中的隱式調用問題
這是因為System.out.println這個方法可以打印出任何對象或者數據類型的關係
他可以打印出8種基本類型和對象,基本類型就不說了,如果他發現參數為對象的話,會自動調用該對象的toString()方法進行打印,這也就是所謂的隱士調用了。
你的R1,R2是對象,所以他會選擇該對象中的toString()方法,然後打印,toString()是由Object類派生的,所以任何對象都擁有這個方法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4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