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裡面mysql輸入命令行(mysql命令行操作)

本文目錄一覽:

如何進入mysql命令行登錄 端口

mysql命令行登錄步驟如下:

步驟1:

在桌面選擇“這台電腦”的圖標,右鍵–屬性–點擊“高級系統設置”–點擊“環境變量”。

步驟2:

新建MYSQL_HOME變量,並將值設置為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 。

步驟3:

編輯Path系統變量:在系統變量里,找到Path變量,點擊【編輯】按鈕。將;%MYSQL_HOME%\bin添加到path變量(一般放在最後面),注意如果前面有還有其他的配置,一定要在前面加上英文的分號(半角)。

MYSQL_HOME不是必須的,為了以後mysql重新安裝到其他目錄下的更改方便,畢竟Path系統變量比較多,修改容易出錯,因此也可直接在Path變量中添加:

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5\bin(具體路徑需要根據mysql安裝位置確定)

步驟4:打開【開始】-【運行】輸入【cmd】單擊【確定】後出現CMD命令黑色窗口。

這就是我們說的CMD命令行,或者使用快捷鍵Windows鍵(在鍵盤上有個Windows標誌的按鍵)+R輸入cmd後回車。

步驟5:

在CMD命令窗口敲入命令 mysql -hlocalhost -uroot -p 【回車確認】,輸入密碼即可登錄。

-h:後面接的是mysql所在的服務,localhost表示服務器在本機。

-u:表示mysql數據的登錄名,當前使用的登錄名是root。

-p:表示用戶密碼。

步驟6:登錄成功展示圖

如何從命令行啟動mysqld服務器

1、在命令行中啟動mysql: 首先點擊選擇【開始】菜單欄中的【運行】,

2、接下來需要在打開的運行對話框中,輸入cmd,按下enter鍵確定,打開DOS窗口。

3、在DOS窗口中的命令提示符中輸入net start mysql 按回車鍵,這樣就可以啟動mysql應用程序了。

MySQL查詢出姓名,姓名長度,系統當地時間

打開cmd窗口,連接mysql服務器,輸入密碼,輸入以下命令。

1、在開始菜單下方搜索框中搜索cmd,點擊打開cmd窗口。2、連接mysql服務器輸入以下命令,然後回車mysqlurootp。3、提示輸入密碼,輸入正確的密碼,進入mysql命令行。4、在mysql命令行中輸入以下命令。即可返回所有用戶列表,查看mysql用戶名,時間。

mysql常用查詢:1、環境登錄無需密碼自動登錄,系統用戶名shiyanlou。2、環境介紹本實驗環境採用帶桌面的ubuntulinux環境,實驗中會用到桌面上的程序:命令行終端。

本地如何操作服務器的mysql,詳細教程

前置條件:

1、在阿里雲服務器de系統是win service 2012。

2、服務器里自己安裝了my sql 5.7

3、本地也安裝了my sql 5.7

 

需求:想通過本地的mysql連接上遠程的服務器的mysql,這樣自己在本地操作數據庫比在服務器里數據庫要好。

 

步驟:

一、增加允許遠程連接 MySQL 用戶 並授權。

在你安裝路徑下的bin文件夾里進行命令行的設置。

1、首先以 root 帳戶登陸 MySQL

在服務器中打開命令行(shift+右鍵)

打開數據庫管理員權限

mysql -uroot -p 123

我去,對應的是123是對應到數據庫名。

果斷改為

mysql -uroot -p

輸入mysql的密碼。

 

2、查看用戶的權限

mysql select host,user from user; (查看用戶的權限情況)

 

 

3、創建遠程登錄用戶並授權

進入到服務器的命令行里

輸入

use mysql

在輸入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discuz.* to ted@’123.123.123.123′ identified by ‘123456’;

上面的語句表示將 discuz 數據庫的所有權限授權給 ted 這個用戶,允許 ted 用戶在 123.123.123.123 這個 IP 進行遠程登陸,並設置 ted 用戶的密碼為 123456 。

注意:

(1)all PRIVILEGES 表示賦予所有的權限給指定用戶,這裡也可以替換為賦予某一具體的權限,例如: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drop 等,具體權限間用“,”半角逗號分隔。

(2)discuz.* 表示上面的權限是針對於哪個表的,discuz 指的是數據庫,後面的 * 表示對於所有的表,由此可以推理出:對於全部數據庫的全部表授權為“*.*”,對於某一數據庫的全部表授權為“數據庫名.*”,對於某一數據庫的某一表授 權為“數據庫名.表名”。

(3)ted 表示你要給哪個用戶授權,這個用戶可以是存在的用戶,也可以是不存在的用戶。

(4)123.123.123.123 表示允許遠程連接的 IP 地址,如果想不限制鏈接的 IP 則設置為“%”即可。

(5)123456 為用戶的密碼。

 

我最終使用的是把整個數據庫的權限都ok,全部數據庫的全部表,給root用戶授權。沒有設定遠程連接IP地址。

 

4、執行更新權限(刷新權限)

flush privileges;

 

5、再一次查看數據庫用戶權限

mysql select host,user from user; (再次查看用戶的權限情況)

  

 

二、打開服務器上的防火牆阻止 3306 端口,可以公網訪問。

 MySQL 默認的端口是 3306 ,需要確定防火牆沒有阻止 3306 端口,否則遠程是無法通過 3306 端口連接到 MySQL 的。

如果您在安裝 MySQL 時指定了其他端口,請在防火牆中開啟您指定的 MySQL 使用的端口號。

找到防火牆的允許的應用,打開數據庫的公用和專用。

 

 

三、在本地建立服務器數據庫連接

1、點擊這個

 

2、數據里填上連接的名字,服務器IP,以及連接數據庫的名字和密碼

 

 3、點擊configure server mangement

如果報這個錯誤,說明是服務器的3306端口與沒有打開。

 

下面圖連接成功

 

 選擇SSH login。。。。

 

 

 輸入服務器的公網IP和端口(我也不知道是啥端口我寫的是本地跑的項目的本地接口)

 

 

 一路next就ok。

linux 下如何進入 mysql 命令行?

1、在終端中輸入mysql -u用戶名 -p密碼命令可以進行mysql命令行

2、如果密碼有特殊字符就先mysql -u用戶名 -p回車,然後提示輸入密碼後,再輸入密碼回車即可

3、mysql 其它參數說明:

mysql命令行參數

Usage: mysql [OPTIONS] [database] //命令方式

-?, –help //顯示幫助信息並退出

-I, –help //顯示幫助信息並退出

–auto-rehash //自動補全功能,就像linux裡面,按Tab鍵出提示差不多,下面有例子

-A, –no-auto-rehash //默認狀態是沒有自動補全功能的。-A就是不要自動補全功能

-B, –batch //ysql不使用歷史文件,禁用交互

(Enables –silent)

–character-sets-dir=name //字體集的安裝目錄

–default-character-set=name //設置數據庫的默認字符集

-C, –compress //在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傳遞信息時使用壓縮

-#, –debug[=#] //bug調用功能

-D, –database=name //使用哪個數據庫

–delimiter=name //mysql默認命令結束符是分號,下面有例子

-e, –execute=name //執行mysql的sql語句

-E, –vertical //垂直打印查詢輸出

-f, –force //如果有錯誤跳過去,繼續執行下面的

-G, –named-commands

/*Enable named commands. Named commands mean this program’s

internal commands; see mysql help . When enabled, the

named commands can be used from any line of the query,

otherwise only from the first line, before an enter.

Disable with –disable-named-commands. This option is

disabled by default.*/

-g, –no-named-commands

/*Named commands are disabled. Use \* form only, or use

named commands only in the beginning of a line ending

with a semicolon (;) Since version 10.9 the client now

starts with this option ENABLED by default! Disable with

‘-G’. Long format commands still work from the first

line. WARNING: option deprecated; use

–disable-named-commands instead.*/

-i, –ignore-spaces //忽視函數名後面的空格.

–local-infile //啟動/禁用 LOAD DATA LOCAL INFILE.

-b, –no-beep //sql錯誤時,禁止嘟的一聲

-h, –host=name //設置連接的服務器名或者Ip

-H, –html //以html的方式輸出

-X, –xml //以xml的方式輸出

–line-numbers //顯示錯誤的行號

-L, –skip-line-numbers //忽略錯誤的行號

-n, –unbuffered //每執行一次sql後,刷新緩存

–column-names //查尋時顯示列信息,默認是加上的

-N, –skip-column-names //不顯示列信息

-O, –set-variable=name //設置變量用法是–set-variable=var_name=var_value

–sigint-ignore //忽視SIGINT符號(登錄退出時Control-C的結果)

-o, –one-database //忽視除了為命令行中命名的默認數據庫的語句。可以幫跳過日誌中的其它數據庫的更新。

–pager[=name] //使用分頁器來顯示查詢輸出,這個要在linux可以用more,less等。

–no-pager //不使用分頁器來顯示查詢輸出。

-p, –password[=name] //輸入密碼

-P, –port=# //設置端口

–prompt=name //設置mysql提示符

–protocol=name //使用什麼協議

-q, –quick //不緩存查詢的結果,順序打印每一行。如果輸出被掛起,服務器會慢下來,mysql不使用歷史文件。

-r, –raw //寫列的值而不轉義轉換。通常結合–batch選項使用。

–reconnect //如果與服務器之間的連接斷開,自動嘗試重新連接。禁止重新連接,使用–disable-reconnect。

-s, –silent //一行一行輸出,中間有tab分隔

-S, –socket=name //連接服務器的sockey文件

–ssl //激活ssl連接,不激活–skip-ssl

–ssl-ca=name //CA證書

–ssl-capath=name //CA路徑

–ssl-cert=name //X509 證書

–ssl-cipher=name //SSL cipher to use (implies –ssl).

–ssl-key=name //X509 密鑰名

–ssl-verify-server-cert //連接時審核服務器的證書

-t, –table //以表格的形勢輸出

–tee=name //將輸出拷貝添加到給定的文件中,禁時用–disable-tee

–no-tee //根–disable-tee功能一樣

-u, –user=name //用戶名

-U, –safe-updates //Only allow UPDATE and DELETE that uses keys.

-U, –i-am-a-dummy //Synonym for option –safe-updates, -U.

-v, –verbose //輸出mysql執行的語句

-V, –version //版本信息

-w, –wait //服務器down後,等待到重起的時間

–connect_timeout=# //連接前要等待的時間

–max_allowed_packet=# //服務器接收/發送包的最大長度

–net_buffer_length=# //TCP / IP和套接字通信緩衝區大小。

–select_limit=# //使用–safe-updates時SELECT語句的自動限制

–max_join_size=# //使用–safe-updates時聯接中的行的自動限制

–secure-auth //拒絕用(pre-4.1.1)的方式連接到數據庫

–server-arg=name //Send embedded server this as a parameter.

–show-warnings //顯示警告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42748.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12 12:51
下一篇 2024-12-12 12:52

相關推薦

  • Python棧操作用法介紹

    如果你是一位Python開發工程師,那麼你必須掌握Python中的棧操作。在Python中,棧是一個容器,提供後進先出(LIFO)的原則。這篇文章將通過多個方面詳細地闡述Pytho…

    編程 2025-04-29
  • Python操作數組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介紹如何使用Python操作5個數組成的列表。 一、數組的定義 數組是一種用於存儲相同類型數據的數據結構。Python中的數組是通過列表來實現的,列表中可以存放…

    編程 2025-04-29
  • 服務器安裝Python的完整指南

    本文將為您提供服務器安裝Python的完整指南。無論您是一位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開發者,您都可以通過本文輕鬆地完成Python的安裝過程。以下是本文的具體內容: 一、下載Python…

    編程 2025-04-29
  • STUN 服務器

    STUN 服務器是一個網絡服務器,可以協助網絡設備(例如 VoIP 設備)解決 NAT 穿透、防火牆等問題,使得設備可以正常地進行數據傳輸。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 STUN 服務器做詳…

    編程 2025-04-29
  • Python操作MySQL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Python操作MySQL進行詳細闡述: 一、連接MySQL數據庫 在使用Python操作MySQL之前,我們需要先連接MySQL數據庫。在Python中,我…

    編程 2025-04-29
  • 解決docker-compose 容器時間和服務器時間不同步問題

    docker-compose是一種工具,能夠讓您使用YAML文件來定義和運行多個容器。然而,有時候容器的時間與服務器時間不同步,導致一些不必要的錯誤和麻煩。以下是解決方法的詳細介紹…

    編程 2025-04-29
  • Python磁盤操作全方位解析

    本篇文章將從多個方面對Python磁盤操作進行詳細闡述,包括文件讀寫、文件夾創建、刪除、文件搜索與遍歷、文件重命名、移動、複製、文件權限修改等常用操作。 一、文件讀寫操作 文件讀寫…

    編程 2025-04-29
  • Python代碼實現迴文數最少操作次數

    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Python解決一道經典的迴文數問題:給定一個數n,按照一定規則對它進行若干次操作,使得n成為迴文數,求最少的操作次數。 一、問題分析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迴文數的…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元祖操作用法介紹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Python元祖的操作進行詳細闡述。包括:元祖定義及初始化、元祖遍歷、元祖切片、元祖合併及比較、元祖解包等內容。 一、元祖定義及初始化 元祖在Python中屬於序…

    編程 2025-04-29
  • 如何用Python對數據進行離散化操作

    數據離散化是指將連續的數據轉化為離散的數據,一般是用於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中,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數據,從而更好地進行決策和分析。Python作為一種高效的編程語言,在數據處理和分…

    編程 2025-04-29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