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瓦屋屋面坡度規範
根據瓦屋面相關文獻顯示,坡度不應小於20度!
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瓦屋面
9.1 一般規定
9.1.1 平瓦屋面適用於防水等級為Ⅱ、Ⅲ、Ⅳ級的屋面防水;油氈瓦屋面適用於防水等級為Ⅲ級、Ⅳ級的屋面防水;壓型鋼筋屋面適用於防水等級為Ⅱ級的屋面防水;波形瓦屋面適用於防水等級為Ⅳ級的屋面防水。
9.1.2 平瓦、油氈瓦可鋪設在鋼筋混凝土或木基層上;波形瓦、壓型鋼板可直接鋪設在條上。
9.1.3 平瓦、油氈瓦屋面與山牆及突出屋面結構等的交接處,均應做泛水處理。
9.1.4 在大風或地震地區,應採取措施使瓦與屋面基層固定牢固。
9.1.5 瓦屋面完工後,應避免屋面受物體衝擊。嚴禁任意上人或堆放物體。
9.2 材料要求
9.2.1 平瓦及其脊瓦的質量及貯運、保管應符合下列規定:
9.2.1.1 平瓦及脊瓦應邊緣整齊,表面光潔,不得有分層、裂紋和露砂等缺陷。平瓦的瓦爪與瓦槽的尺寸應配合適當。
9.2.1.2 平瓦運輸時應輕拿輕放,不得拋扔、碰撞;進入現場後應堆垛整齊。
9.2.2 波形瓦及其脊瓦的質量及貯運、保管應符合下列規定:
9.2.2.1 波形瓦及其脊瓦應邊緣整齊,表面光潔,不得有起層、斷裂和掉角等缺陷。
9.2.2.2 波形瓦應雙張花弧或井字堆垛,脊瓦可側立平垛堆放;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
9.2.2.3 玻璃鋼玻瓦應貯存在地面平整的室內,並需用草袋等軟物墊襯;堆放時應豎放,運輸時應進行包裝或墊襯。
9.2.3 油氈瓦的質量及貯運、保管應符合下列規定:
9.2.3.1 油氈瓦應邊緣整齊,切槽清晰,厚薄均勻;表面應無孔洞、楞傷、裂紋、折皺和起泡等缺陷。
9.2.3.2 油氈瓦應在環境溫度不高於45�0�2C的條件下保管;應避免雨淋、日晒、受潮,並應注意通風和避免接近火源。
9.2.4 壓型鋼板的質量及貯運、保管應符合下列規定:
9.2.4.1 壓型鋼板應邊緣整齊、表面光滑,色澤均勻;外形應規則,不得有扭翹、脫膜和鏽蝕等缺陷。
9.2.4.2 壓型鋼板堆放地點宜選擇在安裝現場附近;堆放場地應平坦、堅實,且便於排除地面水。堆放時應分層,並宜每隔3-5m加墊木。
9.2.5 各種瓦的規格和技術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要求。進場後應進行外觀檢驗,並按有關規定進行抽樣復驗。
9.3 設計要點
9.3.1 瓦屋面的排水坡度,應根據屋架形式、屋面基層類別、防水構造型式、材料性能以及當地氣候條件等因素經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並宜符合表9.3.1的規定。
9.3.2 基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連接處,以及屋面的轉角處應繪出細部構造祥圖。
9.3.3 當平瓦、波形瓦屋面坡度大於50%,油氈瓦屋面坡度大於150%時,應採取固定加強措施。
9.3.4 當平瓦屋面採用木基層時,應在基層上鋪設一層卷材,其搭接寬度不宜小於100mm,並用順水條將卷材壓釘在木基層上;順水條的間距宜為500mm,再在順水條上鋪釘掛瓦條。
9.3.5 平瓦可採用在基層上設置泥背的方法鋪設;泥背厚度宜為30~50mm。
9.3.6 玻璃鋼玻瓦的長度方向,每800mm應加設檁條一根。
9.3.7 天溝、檐溝的防水層宜採用1.2mm厚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3mm厚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或三氈四油的瀝青防水卷材鋪設;亦可用鍍鋅薄鋼板鋪設。
9.4 細部構造
9.4.1 平瓦、波形瓦的瓦頭挑出封檐板的長度宜為50-70mm,波形瓦、壓型鋼板檐口挑出的長度不應小於200mm。
9.4.2 平瓦屋面上的泛水,宜採用水泥石灰砂漿分次抹成,其配合比宜為1:1:4,並應加1.5%的麻刀。煙囪與屋面的交接處在迎水面中部應抹出分水線,並應高出兩側各30mm。壓型鋼板屋面的泛水板與突出屋面的牆體搭接高度不應小於300mm;安裝應平直。
9.4.3 瓦伸入天溝、檐溝的長度應為50-70mm。
9.4.4 平瓦屋面的脊瓦下端距坡面瓦的高度不宜大於80mm;脊瓦在兩坡面瓦上的搭蓋寬度,每邊不應小於40mm。
沿山牆封檐的一行瓦,宜用1:2.5的水泥砂漿做出披水線,將瓦封固。
9.5 平瓦屋面施工
9.5.1 在木基層上鋪設卷材時,應自下而上平行屋脊鋪貼,搭接應順流水方向。卷材鋪設時應壓實鋪平,上部工序施工時不得損壞卷材。
9.5.2 掛瓦條間距應根據瓦的規格和屋面坡度確定。掛瓦條應鋪釘平整、牢固;上棱應成一直線。
9.5.3 平瓦應鋪成整齊的行列,彼此緊密搭接,並應瓦榫落槽,瓦腳掛牢;瓦頭排齊,檐口應成一直線;靠近屋脊處的第一排瓦應用砂漿窩牢。
9.5.4 脊瓦搭蓋間距應均勻;脊瓦與坡面瓦之間的縫隙,應採用摻有麻刀的混合砂漿填實抹平;屋脊和斜脊應平直,無起伏現象。
9.5.5 鋪設平瓦時,平瓦應均勻分散堆放在兩坡屋面上,不得集中堆放。鋪瓦時,應由;兩坡從下向上同時對稱鋪設;嚴禁單坡鋪設。
9.5.6 在基層上採用泥背鋪設平瓦時,前後坡應自下而上同時對稱施工,並應分兩層鋪抹待第一層乾燥後,再鋪抹第二層,並隨鋪平瓦。
9.6 波形瓦屋面施工
9.6.1 鋪設波形瓦(以下簡稱波瓦)屋面時,相鄰兩瓦應順年最大頻率風向搭接。其搭接寬度:大波瓦和中波瓦不應少於半個波;小波瓦不應少於一個波。上下兩排 波瓦的搭接長度應根據屋面屋面坡確定,但不應少於100mm。
9.6.2 當波瓦採用上下兩排瓦長邊搭接縫錯開的方法鋪設時,宜錯開半張波瓦,但大波瓦和中波瓦至少應錯開一個波兩個波。
當採用上下兩排瓦長邊搭接縫不錯開的方法鋪設時,在相鄰四塊瓦的搭接處,應隨蓋瓦方向的不同,先將對瓦割角,對角縫隙不宜大於5mm。玻璃鋼瓦可不割角。
9.6.3 波瓦應採用帶防水墊圈的鍍鋅彎鉤螺栓固定在金屬檁條或混凝土檁條上,或用鍍鋅螺栓固定在木檁條上;螺栓或螺釘應設在靠近波瓦搭接部分的蓋瓦波峰上。
在上下兩排波瓦搭接處的檁條上,每張蓋瓦的螺栓或螺釘應為兩個;在每排波瓦當中的檁條上,相鄰兩波瓦每張蓋瓦上,都應設一個螺栓或螺釘。
在大風地區採用螺釘固定波瓦時,應適當增加螺釘數量。
9.6.4 波瓦上的釘孔應用鑽成孔,其孔徑應比螺栓(螺釘)的直徑大2~3mm;固定波瓦的螺栓或螺釘不應擰的太緊,以墊圈稍能轉動為度。
9.6.5 玻璃鋼玻瓦鋪設時應用木螺絲或對擰螺栓固定,並加橡膠墊襯,每張瓦至少應有6處與檁條固定。
玻璃鋼玻瓦安裝時不得接觸明火,並應防止重物及工具將波瓦砸傷。在波瓦與檁條未用螺栓固定前,屋面嚴禁上人。
9.6.6 屋脊、斜脊應採用脊瓦鋪蓋,亦可採用鍍鋅薄鋼板鋪蓋;脊瓦與波瓦之間的空隙,宜用麻刀灰等嵌封嚴密。
9.6.7 當屋面有天溝、檐溝時,波瓦伸入溝內的長度不應小於50mm;溝底防水層與波瓦間的空隙,宜用麻刀灰等嵌填嚴密。
9.6.8 屋面與突出屋面的牆或煙囪的連接處採用鍍鋅薄鋼板做泛水時,波瓦與泛水的搭接寬度不宜小於150mm。波瓦與泛水間的空隙,宜用麻刀灰等嵌填嚴密。
9.7 油氈瓦屋面施工
9.7.1 油氈瓦鋪設在木基層上時,可用油氈釘固定;油氈瓦鋪設在混凝土基層上時,可用射釘與冷瑪碲脂粘結固定。
9.7.2 油氈瓦的基層應平整。鋪設時,在基層上先鋪一層瀝青防水卷材墊氈,從檐口往上用油氈釘鋪釘;釘帽應蓋在墊氈下面;墊氈搭接寬度不應小於50mm。
9.7.3 油氈瓦應自檐口向上鋪設;第一層瓦應檐口平行;切槽應向上指向屋脊,用油氈釘固定。第二層油氈瓦應與第一層疊合,但切槽應向下指向檐口。第三層油氈瓦應壓在第二層上,並露出切槽125mm。油氈瓦之間的對縫,上下層不應重合。
9.7.4 每片油氈瓦不應少於4個油氈釘;當屋面坡度大於150%時,應增加油氈釘固定。
9.7.5 鋪設脊瓦時,應將油氈瓦沿切槽剪開,分成四塊作為脊瓦,並用兩個油氈釘固定。
脊瓦應順年最大頻率風向搭接,並應搭蓋住兩坡面油氈瓦接縫的1/3。脊瓦與脊瓦的壓蓋面不應小於脊瓦面積的1/2。
9.7.6 屋面與突出屋面結構的連接處,油氈瓦應鋪貼在立面上,其高度不應小於250mm。
在屋面與突出屋面的煙囪、管道等連接處,應先做二氈三油墊層,待鋪瓦後,再用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做單層防水。
在女兒牆泛水處,油氈瓦可沿基層與女兒牆的八字坡鋪貼,並用鍍鋅薄鋼板覆蓋,釘入牆內預埋木磚上;泛水口與牆間的縫隙應用密封封嚴。
9.8 壓型鋼板屋面
9.8.1 壓型鋼板應用專用吊具吊裝;吊點的最大間距不宜大於5m。吊裝時不得勒壞壓型鋼板。
9.8.2 壓型鋼板應根據板型和設計的配板圖鋪設。鋪設時,應先在檁條上安裝固定支架;壓型鋼板和固定支架應用鉤頭螺栓連接。
壓型鋼板應預先鑽四角釘孔,並應按此孔位置在檁條上定位鑽孔,其孔徑應比螺栓直徑大0.5mm。
9.8.3 鋪設壓型鋼板屋面時,相鄰兩塊板應順年最大頻率風向搭接;上下兩排板的搭接長度,應根據板型和屋面坡長度確定,並不應小於200mm。接縫內應用密封材料嵌填嚴密。
9.8.4 壓型鋼板的安裝應使用單向螺栓或拉鉚釘連接固定。壓型鋼板與固定支架應用螺栓固定。
9.8.5 天溝用鍍鋅薄鋼板製作時,應伸入壓型鋼板的下面,其長度不應小於100mm;當設有檐溝時,壓型鋼板應伸入檐溝內,其長度不應小於50mm。檐口應用異型鍍鋅鋼板的堵頭封檐板;山牆應用異型鍍鋅鋼板的包角板和固定支架封嚴。
9.8.6 每塊泛水板的長度不宜大於2m,與壓型鋼板的搭接寬度不應小於200mm。泛水板的安裝應平直。
瓦屋屋面的坡度是多少有規範嗎
根據最新版本的《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 50352一2005)的規定:
瓦屋面的坡度為:
平瓦20%-50%;
波形瓦10%-50%;
油氈瓦=20%.
坡度(slope)是地表單元陡緩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方向的距離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即坡角的正切值(可寫作:i=tan坡角=h:l)】
擴展資料
坡度是地表單元陡緩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路程的比值稱為坡度。全國分省坡度分級數據產品是指全國各省按坡度級別劃分的坡度空間分布產品,它是地理國情監測雲平台推出的土地資源類系列數據產品之一。
表示方法
(1)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為常用的方法,即兩點高程差與其路程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
坡度 = (高程差/路程)x100%
(2) 度數法
用度數來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數計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 高程差/路程
應用案例
下圖為根據坡度數的計算方法,利用ArcGIS軟件製作的陝西省2005年的坡度數據,分為五個級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坡度
木結構坡瓦屋面包括哪些節點?
屋架在支撐點連接,木檀條與屋架連接,椽子與檀條連接;木望板與椽條,瓦與望板連接。
塊瓦坡屋面掛瓦形式分為 鋼掛瓦條及木掛瓦條,這兩種形式分別在那種情況下採用 一般民用建築採用何種形式
因為鋼掛的瓦條造價要高於木質掛瓦條,所以在金屬屋面鋪設的時候,應該是採用鋼龍骨。個別地產公司實力雄厚的話,也可以採用金屬掛瓦條。有個別的小塔尖造型時,它的屋面坡度非常陡,像60-70度,這種時候適合使用鋼掛瓦條。除此之外,普通的房屋大多數為了節省成本,會採用木掛瓦條。
一般情況下,民用建築都是採用木方做順水條與掛瓦條。鋪設的屋面瓦,主要是以水泥瓦與陶土瓦為主,也可以用水泥砂漿進行濕貼。
擴展資料
掛瓦法的工藝特點
1、針對地理環境,面對亞寒帶季風和大型高層小區內群樓風產生的旋渦上升風壓的影響,增強所掛瓦的牢固性。
2、坡屋面掛瓦技術成熟可靠,能確保屋面瓦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
3、掛瓦施工步步為營,首尾呼應,能很好的保證安裝質量和外觀裝飾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掛瓦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坡屋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掛瓦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3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