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NS污染的概念
DNS污染是指某些惡意攻擊者通過修改DNS系統中的記錄內容,導致用戶想訪問真正的站點時,卻被導向了一個類似於釣魚網站的惡意網站。攻擊者通常是利用DNS系統的漏洞繞過了DNS查詢的安全機制,進而篡改DNS響應消息,在顯示正常響應的同時實現對用戶的欺騙行為。
DNS污染有時候被稱為DNS劫持或DNS欺詐,因為它使用了一些欺騙手段,讓用戶誤以為他們正在訪問一個合法的站點,但實際上他們正在被引導到承載網絡釣魚或惡意軟件的篡改站點上。
二、DNS污染的類型
常見的DNS污染類型如下:
1. DNS緩存污染
攻擊者利用DNS響應消息中的安全漏洞,修改了本地DNS服務器的緩存內容,讓用戶在訪問正常站點時被誤導到篡改站點上,從而實現網絡欺詐。
2. DNS服務器劫持
黑客攻擊了DNS服務器,修改了其記錄內容,將正常站點的IP地址改為釣魚站點或惡意站點的IP地址。這樣,用戶無論如何訪問,都會被導向篡改站點。
3. DNS欺詐
DNS欺詐是通過欺詐的手段,誘騙用戶訪問篡改的站點,從而吸取用戶的個人信息或繞過系統安全控制等不良行為。攻擊者通常會發送郵件或者短信,誘騙用戶點擊惡意鏈接,進而訪問篡改站點,導致DNS污染。
三、DNS污染檢測方法
為了保障用戶信息安全,防止DNS污染行為的發生,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檢測。下面主要介紹兩種常用的DNS污染檢測方法。
1. DNS解析對比法
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主要是根據通常的DNS解析過程,對輸入的網址進行解析,並將其與本地NS的解析結果進行對比。這個方法的具體流程如下:
def dns_compare(target_url, local_ns):
dns_resolver = dns.resolver.Resolver(configure=False)
dns_resolver.nameservers = [local_ns]
try:
dns_request = dns_resolver.resolve(target_url)
ip = dns_request.response.answer[0].items[0].address
except Exception:
ip = False
if ip:
compare_request = dns_resolver.resolve(target_url)
compare_ip = compare_request.response.answer[0].items[0].address
if compare_ip == ip:
print("DNS解析一致,不存在DNS污染")
else:
print("DNS解析不一致,存在DNS污染")
else:
print("DNS解析失敗,請檢查URL是否正確")
2. DNS請求TRACEROUTE法
這種方法通過分析DNS請求的路由路徑,確定請求是否被篡改,可判斷DNS污染的具體位置,並對網站進行監控。這個方法的具體流程如下:
def dns_traceroute(target_url):
tracert_command = "tracert -h 120 %s" % target_url
tracert_result = os.popen(tracert_command).read()
ip_list = re.findall("\d+\.\d+\.\d+\.\d+", tracert_result)
ns_finder = dns.resolver.Resolver(configure=False)
ns_finder.nameservers = ["114.114.114.114"]
for ip in ip_list:
try:
dns_request = ns_finder.resolve(dns.reversename.from_address(ip), "PTR")
ns = dns_request.response.answer[0].items[0].to_text()[:-1]
print("Route path: %s, NS: %s" % (ip, ns))
except Exception:
continue
四、總結
隨着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使用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DNS污染是一種常見的網絡安全隱患,它可以導致用戶的信息被竊取或者惡意軟件的入侵。本文介紹了DNS污染的概念和類型,以及DNS污染的兩種檢測方法。網絡安全問題的解決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更加關注網絡安全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加強網絡安全防範。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3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