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java線程阻塞問題,怎麼解決
- 2、Java多線程: 如何阻塞和繼續線程運行 (轉)
- 3、如何讓線程阻塞,如何喚醒線程,說說不同的喚醒線程方法的區別
- 4、java 線程釋放讀寫鎖時候會喚醒被阻塞的線程么
- 5、JAVA中,線程有哪五個基本狀態?他們之間如何讓轉化?並簡述線程周期。
java線程阻塞問題,怎麼解決
典型地,suspend() 和 resume() 被用在等待另一個線程產生的結果的情形:測試發現結果還沒有產生後,讓線程阻塞,另一個線程產生了結果後,調用 resume() 使其恢復。但suspend()方法很容易引起死鎖問題,已經不推薦使用了。wait() 和 notify() 方法:兩個方法配套使用,wait() 使得線程進入阻塞狀態,它有兩種形式,一種允許 指定以毫秒為單位的一段時間作為參數,另一種沒有參數,前者當對應的 notify() 被調用或者超出指定時間時線程重新進入可執行狀態,後者則必須對應的 notify() 被調用。 初看起來它們與 suspend() 和 resume() 方法對沒有什麼分別,但是事實上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區別的核心在於,前面敘述的所有方法,阻塞時都不會釋放佔用的鎖(如果佔用了的話),而這一對方法則相反。 上述的核心區別導致了一系列的細節上的區別。 首先,前面敘述的所有方法都隸屬於 Thread 類,但是這一對卻直接隸屬於 Object 類,也就是說,所有對象都擁有這一對方法。初看起來這十分不可思議,但是實際上卻是很自然的,因為這一對方法阻塞時要釋放佔用的鎖,而鎖是任何對象都具有的,調用任意對象的 wait() 方法導致線程阻塞,並且該對象上的鎖被釋放。而調用 任意對象的notify()方法則導致因調用該對象的 wait() 方法而阻塞的線程中隨機選擇的一個解除阻塞(但要等到獲得鎖後才真正可執行)。 其次,前面敘述的所有方法都可在任何位置調用,但是這一對方法卻必須在 synchronized 方法或塊中調用,理由也很簡單,只有在 synchronized 方法或塊中當前線程才佔有鎖,才有鎖可以釋放。同樣的道理,調用這一對方法的對象上的鎖必須為當前線程所擁有,這樣才有鎖可以釋放。因此,這一對方法調用必須放置在這樣的 synchronized 方法或塊中,該方法或塊的上鎖對象就是調用這一對方法的對象。若不滿足這一條件,則程序雖然仍能編譯,但在運行時會出現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異常。 wait() 和 notify() 方法的上述特性決定了它們經常和synchronized 方法或塊一起使用,將它們和操作系統的進程間通信機製作一個比較就會發現它們的相似性:synchronized方法或塊提供了類似於操作系統原語的功能,它們的執行不會受到多線程機制的干擾,而這一對方法則相當於 block 和wakeup 原語(這一對方法均聲明為 synchronized)。它們的結合使得我們可以實現操作系統上一系列精妙的進程間通信的算法(如信號量算法),並用於解決各種複雜的線程間通信問題。 關於 wait() 和 notify() 方法最後再說明兩點: 第一:調用 notify() 方法導致解除阻塞的線程是從因調用該對象的 wait() 方法而阻塞的線程中隨機選取的,我們無法預料哪一個線程將會被選擇,所以編程時要特別小心,避免因這種不確定性而產生問題。 第二:除了 notify(),還有一個方法 notifyAll() 也可起到類似作用,唯一的區別在於,調用 notifyAll() 方法將把因調用該對象的 wait() 方法而阻塞的所有線程一次性全部解除阻塞。當然,只有獲得鎖的那一個線程才能進入可執行狀態。 談到阻塞,就不能不談一談死鎖,略一分析就能發現,suspend() 方法和不指定超時期限的 wait() 方法的調用都可能產生死鎖。遺憾的是,Java 並不在語言級別上支持死鎖的避免,我們在編程中必須小心地避免死鎖。 以上我們對 Java 中實現線程阻塞的各種方法作了一番分析,我們重點分析了 wait() 和 notify() 方法,因為它們的功能最強大,使用也最靈活,但是這也導致了它們的效率較低,較容易出錯。實際使用中我們應該靈活使用各種方法,以便更好地達到我們的目的。
Java多線程: 如何阻塞和繼續線程運行 (轉)
樓主怕是理解上有些錯誤。並不是說主進程與子線程的表現形式。
main()是主進程,在一個進程中可以有多個線程。
正確的代碼這樣寫你可能就更容易理解了。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1;
i
10;
i++)
{
system.out.println(“main函數正在運行”);
new
testthread().start();
}
}
}
class
test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interrupted())
for
(int
i
=
0;
i
10;
i++)
{
system.out.println(“thread函數正在運行”+getid());
try
{
sleep(1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
}
}
如何讓線程阻塞,如何喚醒線程,說說不同的喚醒線程方法的區別
sleep() 方法:
sleep(…毫秒),指定以毫秒為單位的時間,使線程在該時間內進入線程阻塞狀態,期間得不到cpu的時間片,等到時間過去了,線程重新進入可執行狀態。(暫停線程,不會釋放鎖)
suspend() 和 resume() 方法:。
掛起和喚醒線程,suspend()使線程進入阻塞狀態,只有對應的resume()被調用的時候,線程才會進入可執行狀態。(不建議用,容易發生死鎖)
yield() 方法:
會使的線程放棄當前分得的cpu時間片,但此時線程任然處於可執行狀態,隨時可以再次分得cpu時間片。yield()方法只能使同優先級的線程有執行的機會。調用 yield() 的效果等價於調度程序認為該線程已執行了足夠的時間從而轉到另一個線程。(暫停當前正在執行的線程,並執行其他線程,且讓出的時間不可知)
wait() 和 notify() 方法:
兩個方法搭配使用,wait()使線程進入阻塞狀態,調用notify()時,線程進入可執行狀態。wait()內可加或不加參數,加參數時是以毫秒為單位,當到了指定時間或調用notify()方法時,進入可執行狀態。(屬於Object類,而不屬於Thread類,wait( )會先釋放鎖住的對象,然後再執行等待的動作。由於wait( )所等待的對象必須先鎖住,因此,它只能用在同步化程序段或者同步化方法內,否則,會拋出異常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join()方法
也叫線程加入。是當前線程A調用另一個線程B的join()方法,當前線程轉A入阻塞狀態,直到線程B運行結束,線程A才由阻塞狀態轉為可執行狀態。
java 線程釋放讀寫鎖時候會喚醒被阻塞的線程么
線程的阻塞和喚醒在多線程並發過程中是一個關鍵點,當線程數量達到很大的數量級時,並發可能帶來很多隱蔽的問題。如何正確暫停一個線程,暫停後又如何在一個要求的時間點恢復,這些都需要仔細考慮的細節。在Java發展史上曾經使用suspend()、resume()方法對於線程進行阻塞喚醒,但隨之出現很多問題,比較典型的還是死鎖問題。如下代碼,主要的邏輯代碼是主線程啟動線程mt一段時間後嘗試使用suspend()讓線程掛起,最後使用resume()恢複線程。但現實並不如願,執行到suspend()時將一直卡住,你等不來“canyou get here?”的輸出。
public class ThreadSuspend {
public static voidmain(String[] args) {
Thread mt = newMyThread();
mt.start();
try {
Thread.currentThread().sleep(100);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mt.suspend();
System.out.println(“canyou get here?”);
mt.resume();
}
static class MyThread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running….”);
}
}
}
}
JAVA中,線程有哪五個基本狀態?他們之間如何讓轉化?並簡述線程周期。
java中,每個線程都需經歷新生、就緒、運行、阻塞和死亡五種狀態,線程從新生到死亡的狀態變化稱為生命周期。
用new運算符和Thread類或其子類建立一個線程對象後,該線程就處於新生狀態。
線程的生命周期,把圖轉化為文字就是:
1、線程通過new方法創建,調用start,線程進入就緒狀態,等待系統的調度(時間片輪轉調度)。當系統調度,進入運行狀態。正常結束或者異常退出,進程進入死亡狀態。
2、處於運行狀態的線程若遇到sleep,則線程進入睡眠狀態,不會讓出資源鎖,sleep結束,線程轉為就緒狀態,等待系統重新調度。
3、處於運行狀態的線程可能在等待io,也可能進入掛起狀態。io完成,轉為就緒狀態。
4、處於運行狀態的線程yield,線程轉為就緒狀態。(yield只讓給權限比自己高的)
5、處於運行狀態的線程遇到wait,線程處於等待狀態,需要notify()/notifyALL來喚醒線程,喚醒後的線程處於鎖定狀態,獲取了“同步鎖”,之後,線程才轉為就緒狀態。處於運行的線程synchronized,加上後 變成同步操作。處於鎖定狀態,獲取了“同步鎖”,之後,線程才轉為就緒狀態。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3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