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c語言如何取模運算
取模運算:a % p(或a mod p),表示a除以p的餘數。
比如給定一個正整數p,任意一個整數n,一定存在等式 :n = kp + r ;其中 k、r 是整數,且 0 ≤ r p,則稱 k 為 n 除以 p 的商,r 為 n 除以 p 的餘數。
取模運算的規則如下:
1、(a + b) % p = (a % p + b % p) % p 。
2、(a – b) % p = (a % p – b % p) % p 。
3、(a * b) % p = (a % p * b % p) % p 。
4、a ^ b % p = ((a % p)^b) % p 。
擴展資料:
取模運算在c語言中的應用範圍:
1、判別奇偶數
奇偶數的判別是模運算最基本的應用,也非常簡單。已知一個整數n對2取模,如果餘數為0,則表示n為偶數,否則n為奇數。
2、判別素數
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或素數)。例如 2,3,5,7 是質數,而 4,6,8,9 則不是,後者稱為合成數或合數。用不比該自然數的平方根大的正整數去除這個自然數,若該自然數能被整除,則說明其非素數。
3、求最大公約數
求最大公約數最常見的方法是歐幾里德算法(又稱輾轉相除法),其計算原理依賴於定理:gcd(a,b) = gcd(b,a mod b)。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取模運算
C語言取模運算符(modulus operator)“%”的作用是什麼
取模運算,又稱求余運算或者模除運算。它的作用是其運算符為%,形式為a%b,其中a和b都是整數。計算規則為,計算a除以b,得到的餘數就是取模的結果。
如100%17 ,100 = 17*5+15。是100%17 = 15。2÷3 = 0 …… 2。即2 = 3*0+2。於是 2%3=2。這裡有一個規律,如果ba0,那麼a%b=a。
對這個數沒影響的,但是分清下面兩種情況如下
1、a = 1,a%2;
這樣的話a的值是不會變,而a%2的值是保存在另外一個臨時寄存器裡面的。
2、a = 1,a = a%2;(也可以寫成a %= 2;)
這樣的話a的值是會變的,因為a%2的值已經賦給a了(=的作用為賦值).所以a的值就是a%2的結果。
擴展資料
賦值運算符
在C語言中,賦值運算符的符號是”=”。在小學的數學中”=”表示等於,但在C語言中代表賦值。
舉個例子:
int i=0;
標識將0賦值給i這個變量。
相關術語:
數據對象:用來表示數據存儲區的術語。
左值:用來標識一個特定的數據對象的名字或表達式,通常是可以改變值的對象。
右值:能賦給可修改的左值的對象。
操作數:就是運算符操作的對象。
c++里函數以什麼為模是何意思
f(n)對m取模,即是用n(參數)除以m所得的餘數。
C語言有一種 modulo 運算,運算符是 %, 中文叫 “模除”運算。
參加 模除 的兩個數是整數,除的結果是 取餘數,丟掉商。
例如:
5 % 3 得 2
4 % 3 得 1
-5 % 3 得 -2
-4 % 3 得 -1
f(n) modulo m:
f(n) % m — 求餘數。
這裡的模是實整數“模除”,不是複數求模,複數的模是複數的絕對值。
什麼是c語言裡面的取模
C語言中的取模運算就是一個取餘數的過程。常用%號表示取模運算。可以將取模運算看成取余運算。
例如:10÷3=3….1 10除3的餘數為1 ,在C語言中10%3的結果也為1。兩者在處理的效果上沒任何差別。只不過一個是數學運算,一個是編程語言中的一種運算方式。
取模運算常用在判斷素數,判斷奇偶數,判斷最大公約數中較為常用,一般作為判斷依據。
擴展資料:
給定一個正整數p,任意一個整數n,一定存在等式 :
n = kp + r ;
其中 k、r 是整數,且 0 ≤ r p,則稱 k 為 n 除以 p 的商,r 為 n 除以 p 的餘數。
對於正整數 p 和整數 a,b,定義如下運算:
取模運算:a % p(或a mod p),表示a除以p的餘數。
模p加法: ,其結果是a+b算術和除以p的餘數。
模p減法: ,其結果是a-b算術差除以p的餘數。
模p乘法: ,其結果是 a * b算術乘法除以p的餘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取模運算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235713.html